近日,中纪委国家监委发布要闻,要求压实城中村和危房改造责任,监督护航民心工程建设!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工程有哪些困难?如何纾困解难建设好民心工程?@安徽建设者结合纪检委的要闻精神,综合总结分析如下:
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关乎民生利益,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各地已经在大面积改造执行中,改造执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难:
1、拆迁安置对象众口难调。城中村和危旧房一般都在城市的核心地段,所谓寸土寸金,加之居住在城中村和危旧房中的居民,习惯了周边的环境,有种“故土难离”的情结,很多人不愿意异地安置,但是原址复建又面临诸多困难。如何妥善安置居民,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2、改造资金筹集困难。改造工程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包括拆迁补偿、土地征收、新建筑的建设成本、基础设施的更新等。筹集如此庞大的资金并非易事,很多开发商也不愿意轻易接盘,这可能导致工程进度很难符合计划进度要求。
3、加装电梯困难。加装电梯方便老人上下楼,提高老人的幸福指数,是社会的共同责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在兼顾到反对者的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顺利加装电梯,也是一大难点。
4、规划设计困难。对于老旧小区的改造更新,需要在保留城市原有建筑和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功能的优化和提升,需要精心的规划和创新的设计思路。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工程虽然意义重大,但面临的困难也不少,需要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和居民共同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城市的更新改造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1、通过组织居民开展谈话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诉求,梳理统计问题清单。各地房屋建筑工程主管部门承担主体责任、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实施单位抓好执行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格局,尽可能第满足居民的合理诉求。
2、组织成立专项督查组,深入各地住建局、规划局、房产局、民政局、街道办等职能部门,通过座谈交流、个别谈话、查阅台账等方式,对危旧房改造对象资格审查、规划审批、施工监管、竣工验收、资金拨付等程序标准及职责履行情况“把脉问诊”,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
3、组织业内专家对改造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实地检查改造效果、工程质量安全、配套设施、改造资金落实等情况。对发现的改造不彻底、整改不及时、实施进度缓慢等问题,及时反馈,落实责任人督促整改。
4、推动职能部门定期公开村民申请信息、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补贴资金发放台账,以及集体改造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群众可随时随地线上查询,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咨询反馈。通过拓宽问题线索来源,公正公平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屋改造工程的实施,守护群众切身利益。
5、制订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质量安全技术规范或行业标准,确保加装电梯使用安全和既有建筑的结构安全。鼓励动员老旧小区居民发扬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能装尽装。
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工程对于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住环境、优化土地资源利用以及增强社会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希望各地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实施单位通力配合,在充分了解居民诉求的基础上,积极出谋划策,解决改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将民生工程做好做实。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此时介入恰到好处,能够进一步统筹力量强化监督检查,督促责任单位、部门履职尽责,为改造工程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更新时间:2025-05-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