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信大牵头多个国家共建气候学院与联合实验室,深耕国际气象与农业合作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陈岩 张天意 记者 李楠)10月28日,2025年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大气科学学术专场开幕式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南信大-吉加大学气候学院正式揭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乌兹别克斯坦TIIAME国立研究大学、淮安高新区宣布共建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土壤健康与气候智慧型农业联合实验室。现场还举办了埃塞俄比亚校友会成立仪式和中外联合培养导师聘任仪式。

开幕式上,南信大-吉加大学气候学院正式揭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自布局成立“一带一路”气候学院战略启动以来,短短一年间,已在加纳、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及乌兹别克斯坦成功建成6所气候学院。截至目前,已招收该框架下来华留学生共计11人。

气候学院致力于通过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涵盖大气科学、气候变化、人工智能、防灾减灾及信息工程等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气候学院依托“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和“亚太经社会/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面向共建国家及相关部门开展高水平国际培训,内容涵盖气候变化应对、可再生能源、卫星遥感导航、气象防灾减灾和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并提供相关学科的高水平师资培训。

同时,开展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在内的学历教育及非学历学生联合培养,并积极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合作平台,联合申报国际项目,推动科研协作。此外,学院还组织国际会议及多种形式的校际交流合作。

大气科学学院院长周波涛说:“已经开始招生了,学生一半的时间在本土学习,一半时间来到南信大学习。”

会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乌兹别克斯坦TIIAME国立研究大学和淮安高新区宣布将携手共建“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土壤健康与气候智慧型农业联合实验室”,重点围绕土壤健康与气候智慧型农业开展合作研究。中方依托其“双一流”学科优势及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具备扎实的科研积淀;外方TIIAME作为乌兹别克斯坦顶尖农业类高校,在节水灌溉与农业机械化等领域优势显著。

实验室围绕中乌典型区域灌溉农田土壤,特别是盐碱障碍农田,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减排增汇、土壤健康培育与气候变化应对,以及生态水文与农业气象研究,旨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提升区域粮食安全与气候韧性。各方将以此为基础,构建跨国界的知识与技术共享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以赋能人才培养,携手推动农业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实践。

国际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协会新增会员宣告。

实验室中方负责人、南信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申卫收教授表示,“只有健康的土壤,才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研究土壤健康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绿色发展。”

(通讯员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科技   气象   气候   实验室   农业   国家   学院   国际   乌兹别克斯坦   土壤   大学   南京   健康   埃塞俄比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