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仟煜 记者 李超)暑运即将结束,苏北大地热浪未消。8月28日19时许,当城市渐次沉寂,连云港——这座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依然跃动着忙碌的身影。
据统计,今年7月,连云港中欧(亚)班列开行77列,同比增长3.5%;全年累计开行已突破500列。
上铁集团徐州电务段云台山检测值守点的车载信号工谭论,带着两位90后徒弟房席冰和汤文博,疾步走向轰鸣的DF7C-5159号调车机车。三人身影没入夜色,如同汇入钢铁丝路的万千微光中的一束。
徐州电务段车载设备车间职工谭论(中)为青工示范机车车下车载设备巡检作业。 受访者供图
“工具齐全、时钟精准、防护灯到位……”谭论一丝不苟地核对着设备清单。“人要精神、物要整洁、活要标准、业要精通”十六个大字不仅是贴在墙上、印在书中的班组精神,更是刻进骨子里的职业信念。
这个仅有5名电务职工和6名机务职工的小小值守点,肩负着连云港地区全部中欧班列、电煤专列等调车机车的信号设备检测任务,是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神经末梢”的守护者。
“时钟正确!”“信号正常!”19时30分,机车机械间热浪翻滚,温度逼近50摄氏度。谭论半跪在狭窄空间里,手持摄像手电,逐项完成60多项检测。他一边严格执行“手比、眼看、口呼”作业标准,一边为徒弟讲解要领。汗珠顺着额角滚落,工作服早已湿透,紧紧贴在背上。
检测结束不久,对讲机里传来新的指令:“DF8B-5443号机车速度信号波动,立即排查!”值守点负责人赵磊打开备品柜,上百件工具排列整齐、随时待命。
20时50分,DF8B-5443号机车缓缓入库。赵磊、谭论迅速带着同事们登车,分头检测,很快锁定故障——速度传感器电缆虚接。更换备件、拆解安装、功能试验,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汗水顺着信号工们的下巴滴落在设备上,很快蒸发。
徐州电务段车载设备车间职工谭论登乘机车进行车载设备巡检维护作业。 受访者供图
21时许,故障排除。谭论顾不上擦汗,抓紧时间指导徒弟汤文博进行实操练习。“名师带徒”在这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日夜不断的技艺传承,是“用心点亮信号灯”精神的接力。
8月29日清晨,朝阳初升。DF8B-5443号机车披着晨光鸣笛启程,新的一列中欧班列正等待调车作业。云台山麓,微光成炬。一群默默无闻的“信号卫士”的精细检修,为中欧班列开行增添了坚实而温暖的底色,守护着新亚欧大陆桥的强劲脉动。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