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3次提价,利润却下降22%!“涨价续命”的奢侈品,中产不惯着了

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引言:8月1日清晨,当大部分人还在梦里幻想自己的周末怎么度过,LV已经默默完成了它今年的第三次价格上调。


图源:湖南日报社视频号


没错,涨幅普遍在 2%-3%,幅度不算大,但贵在频繁——LV正在用行动告诉大家:你以为是奢侈品涨价,其实是你钱包通缩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小红书上的女孩们一边喊着“涨疯了”,一边在涨价前排队冲店;朋友圈的代购开启了“最后一小时!再不买就真涨了!”的狂轰乱炸;而坐在巴黎总部的LVMH高管们,或许正悠哉地喝着咖啡,说一句:“品牌形象这东西,不靠价格压不住场。”



涨的不是包,是所谓“身份”;守的不是利润,是所谓鄙视链顶端的“自尊”


不过这回别再相信什么“品牌调性”、“身份标签”,真相是:LVMH 2025年上半财年报告刚刚发布,时装皮具部门增速创下近几年最低


图源:新浪网


LV,作为这个部门的顶梁柱,正在用频繁涨价的方式,给利润“打肾上腺素”


这不仅仅是在抬高身份,也是在拖住营收。


品牌涨价,表面是气场,实则根本是保命。


奢侈三连涨”

是价格战还是生存战?


你以为LV是优雅地坐在巴黎的沙发上谈笑风生,其实背地里已经开始大口喘气,喘得精致又克制。


2025年,LV分别涨价三次:1月、4月、8月,像是在给消费者发起一场“季度包包抢购挑战”。


图源:新鲜实验室


这次8月的价格上调,又是一轮不讲武德的操作。


最受欢迎的Nano Speedy小包,一口气涨了300元,虽然个头还是那么小,但价格越来越不迷你Biker小号直接加码1000元,已经从“冲动消费”升级到“先打草稿、再思考人生”。


图源:小红书


图源:小红书


涨价幅度虽不惊天动地,但在消费信心本就不稳的当下,确实涨得令人头皮发麻。


别以为LV是疯了,其实是“疯得很清醒”。


“奢侈品再不涨价,就只能跟快时尚一个命运。”


但笑话背后,是LVMH集团近几个季度交出的并不奢侈的成绩单——


图源:路易威登2025上半财年报告


上半财年营收398亿欧元,同比下滑3%;净利润跳水22.6%,至56.9亿欧元;把握核心业务的“时装与皮具部门”收入下降7%,其中第二季度下滑9%。


图源:路易威登2025上半财年报告


这就像一个天天在朋友圈晒“财富自由”的人,某天突然开始悄悄转发“如何优雅地应对信用卡逾期”的小红书干货贴,怎么看怎么透着点破绽。


于是怎么办?只能涨价!


不能打折,不能降价,不能摆烂,那就抬价把自己打造成“依旧高贵”的人设。


图源:路易威登小程序


这一套逻辑,说白了就一个字:撑。


但只要消费者还愿意为“稀缺”“身份”“仪式感”买单,这场“体面焦虑”的营销战,就还会继续演下去。


涨价不是定价

是信号,是心理博弈


LV涨价当天,社交平台上瞬间炸锅,仿佛每个人都跟这个涨价包有段旧情未了。


图源:小红书


但LV为什么非要涨?它的皮更贵了吗?工人加班要涨工资了?都不是。


奢侈品的定价,从来不是成本逻辑,而是心理逻辑,是用来营造“你能负担得起我”的身份标识。


图源:管理会计知识汇


品牌不怕大众化,但最怕“太接地气”,所以涨价,是重新筛选“合格受众”的最快方式。


谁还记得当年Chanel每年两次涨价?


它已经在这条路上卷出花,Classic Flap从三四万卷到八九万,把“轻奢少女梦”一路送上“梦里才能拥有”的阶段性终点。


图源:香奈儿官网


这一次,LV明显也学到了这一招,三次涨价,不是收割,而是想着“进化”顾客:


第一次:探探底,看市场是抵触还是认命;第二次:打标签,重新塑造“高攀不起”的品牌印象; 第三次:收割焦虑,用“现在不买,以后更贵”制造最后的情绪爆点。


图源:小红书


涨价就是奢侈品世界里的“朋友圈滤镜”——一层层把“犹豫型”、“等等党”、“理智消费者”全滤掉,最后留下义无反顾掏出卡的他们。


图源:小红书


这个时候,LV卖点已经不是包,而是一个理直气壮说:“我还能买得起”的资格证。


涨价能造势,但也在倒逼消费观转型:从“炫耀式拥有”切换到“体验式合理”。


你可以贵,但必须贵得有诚意、有设计、有故事。

图源:路易威登官网


否则,消费者虽然不会立刻翻脸,但会悄悄在心里说一句:“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买你。”


图源:小红书


曾经买LV是为了“进阶”,如今买LV更像是“防守”——维持自己体面的最后一步。


二手市场反哺一手市场

“保值幻觉”撑起品牌神话?


LV敢年年涨价,除了自己有点“品牌执念”,还有个更现实的支点——二手市场太争气了。


关于LV,可别光盯着它店里那“明面儿”的价格标签,更要看看“暗战”正在火爆的二手市场。


图源:闲鱼


现在不少人买包前的流程是:先看官网价格,再刷小红书关键词“最保值LV”,最后打开闲鱼蹲“带票据9成新”,操作比买房还严谨。


图源:小红书


买个包搞得像金融投资,大家不是非理性,而是“过于精算”。


正是这些被包装成“理财建议”的内容,把LV从奢侈品变成了一种“临时通货”


图源:小红书


一边是平台上的真实成交数据在跑:某些爆款挂出来转手就出;一边是涨价消息刚放出,二手价同步“升温”。


这一来二去,消费者心里的算盘就打响了:“反正不掉价,先买了再说。”



甚至出现了“屯货倒卖”的现象:涨价前先入两只热门款,涨完挂平台,“一包赚一餐日料”,听起来像茅台周边业务,但操作对象是LV。


可问题也正出在这儿:涨价变得“有道理”,但道理不一定长久;包像理财,一旦二手市场熄火,包也变成烫手山芋。


图源:小红书


LV的价格逻辑,已经不全靠门店,而是建立在一种“只涨不跌”的共识幻觉里。


但这“保值”也有风险,消费者对涨价心生反感,整个链条就可能断裂。


所以说,LV涨价背后,其实是二手市场撑起的“隐形护城河”,它让涨价不仅用“合理”形容,更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图源:澎湃新闻


买的不只是包,而是一张“可流通的社会筹码”,也许这才是LV这场价格游戏真正的底牌。


不过这个幻觉一旦被戳破,最后心疼的,还得是当初咬牙掏卡、幻想着“总能出手”的那一群人。


图源:小红书


“高贵”遮不住焦虑?

奢侈品的尽头是库存爆仓


2025年,奢侈品圈的共识变了:不是“越贵越抢手”,而是“再不涨价,利润撑不住”。


在全球消费降温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奢侈品牌不再靠爆款撑场,而是都在靠“悄悄涨价”续命。


图源:VOGUEBUSINESS


Chanel一马当先,继续扮演“涨价天后”角色。


十年间,它的Classic Flap从3万元一路涨到近8万元,仅2022到2024年,就连续提价5次。


图源:香奈儿官网


最近一轮,部分热门型号在欧洲市场再次上涨5%,而原因很简单:营收增长跟不上成本压力,价格就成了最方便“调节器”。


图源:新华网


Gucci日子更难。


母公司开云集团2024财年报告显示,全年营收 171.94 亿欧元,同比下降 12%;归属于集团的净利润为 11.33 亿欧元,较 2023 年的 29.83 亿欧元同比大幅下滑 62%。


图源:Gucci2024财年报告


Gucci作为营收大头,已连续多个季度疲软,尤其在中国市场跌幅超两位数


尽管新创意总监接棒上任,想借“低调复古”翻盘,但目前效果仍在观望中。


图源:Gucci2025财年Q1报告


为了保利润,开云集团旗下多个品牌已从2024年初集体上调零售价幅度在3%-10%不等。


图源:赢商网


就连一向靠“亲民奢侈”定位打天下的Coach,也在悄然提价。


Tapestry集团高管在财报会上直言,2025年要“提升定价结构”,以对抗全球运营成本上涨。背后原因同样扎心:品牌增长正在放缓,只能靠单价拉动整体收入。


图源:Reuters


一句话总结:如今的奢侈品,活得像投行——靠涨价保利润、靠限量造稀缺。


根据BCG联合Altagamma发布的《全球“真奢”洞察调查》报告,过去12个月,35%的“轻奢消费者”已经减少或干脆停止了奢侈品消费。 未来12个月,65%的人更是表示“要继续精打细算”。


图源:全球“真奢”消费者洞察调查


涨价不是万能解药,它可以缓冲当下,但扛不住消费者对品牌故事与情绪价值的长期透支。


奢侈品原本卖的是“意义”,如今价格先行,意义却未必跟上。


写在最后


在一个“精致穷”都开始反思消费意义的年代,LV还在用“涨价是信仰”来维持那点高冷


看起来像是坚定,实则更像是孤注一掷地守旧。


图源:网友评论


问题是,消费者已经不是十年前那群容易被Logo震慑的人了。


今天的高端消费群体,手里拿的不只是卡,还有一把放大镜。


图源:FASHION DIVE


他们审视的不光是材质、设计和价格,更在意的是品牌值不值、服务好不好、情绪有没有被尊重。


图源:小红书


真正的奢侈感——不再只是“买不起”,而是“值得买”。


奢侈品的未来,注定是“品牌力+服务感+体验值”的加法,而不是“价格标签×情怀溢价”的乘法。


涨价可以保你半年营收的体面,但撑不起一个时代的品牌神话。那些靠一次次涨价营造出来的“高岭之花”滤镜,终有一天会在消费者的理性面前碎掉。


说到底,涨价不是LV的错,是它太想守住那个永远不打折、永远高不可攀的自己。


但今天的消费者,已经不迷恋高冷,而是更相信温暖与真诚。


所以,LV,别只顾着涨价,偶尔也可以学学涨心。


在这个品牌人设越来越透明的时代,贵得动人,比贵得吓人,更能长久。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时尚   中产   奢侈品   利润   半年   品牌   消费者   价格   路易   欧元   报告   奢侈   身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