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最该较劲的不是罗永浩

本刊记者 崔晓萌

9月15日,西贝为之前的“预制菜争议”发了封致歉信,还列了儿童餐现做、换非转基因大豆油等9项调整——这本该是个挽回口碑的好机会,结果信里一句“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直接被网友吐槽成“2025年最差公关”。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西贝这次舆情应对还是没摸到门道:网友最关心的疑问没回应,公众心里的疙瘩没解开,反倒用一句煽情的话把焦点带偏了。

回头看整个事件,西贝几乎每个节点都有回应,但每次都“精准踩雷”。贾国龙说“西贝价格不贵”,消费者立马晒出21元一个的白面馒头;承诺“开放后厨参观”,结果两年保质期的西蓝花、提前腌好的烤鱼成了“求锤得锤”的名场面;更别提还意外被扒出转基因大豆油,每一次“回应”都在消耗消费者的信任。

说到底,争议的根子就两件事:预制菜用没用、价格值不值。可惜西贝的解释全没踩在点上,贾国龙始终没说清“为什么没做”“贵在哪儿”——光喊口号,没有实锤支撑,谁会信?

有意思的是,这次把西贝推上风口的罗永浩,在直播间背景板上写着:“不反对预制菜,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这话恰恰说到了很多消费者心坎里:大家不是跟预制菜有仇,预制菜也未必等于不卫生,贾国龙说的中央厨房也并非让人厌恶,靠谱的中央厨房反而能让餐品更卫生、更安心,大家争的无非“透明”二字:吃要吃得明白,花钱得值这个价。

很多网友提到了老乡鸡。同样做餐饮,老乡鸡在门店里把话说得透亮:哪些是餐厅现做,哪些是半预制,哪些是复热预制,连餐品加工等级都标得清清楚楚。不藏着掖着“预制”的事儿,也不刻意标榜“现做”的噱头,就一个原则:让食客心里有数。

再回头说西贝的价格。贾国龙嘴中的“不贵”,到底贵在哪儿?40到60元一份的儿童餐、26元三个的蒸饺、39元一盘的炒鸡蛋、46元一份的凉皮、79元一份的小锅牛腩……

这些价格摆出来,普通消费者怕是很难认同“不贵”的说法。可西贝自始至终没说清,定价背后的价值支撑在哪儿——是食材特别好,还是工艺有讲究?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预制菜的监管要跟上了。据媒体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经通过专家审查,很快会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意味着以后预制菜的“身份”有了统一标准,餐厅用不用预制菜、怎么用,都得公开披露。这对消费者是好事。

西贝现在最该较劲的不是罗永浩,而是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其在致歉信里写煽情话,不如好好跟大家解释:西蓝花能锁鲜两年的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人均近百元的消费,到底值不值?

食客要的从来不是“初恋式”的讨好,而是明明白白的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财经   罗永浩   消费者   价格   知情权   食客   网友   老乡   百元   初恋   顾客   餐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