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觉得剪指甲只是个小事,随手一剪没什么讲究。但你知道吗?中老年人剪错指甲,轻则红肿疼痛,重则引发感染,甚至截肢。医生提醒:到了这个年纪,剪指甲可不能随心所欲,这5点千万要注意!
门诊里,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因为脚趾发炎来就诊。她说几天前剪了趾甲,结果第二天就又红又肿,疼得走不了路。

医生一看,是甲沟炎,已经化脓了。再一问,才知道她剪的时候把指甲剪成了“半月形”,还顺手撕掉了两边的倒刺。
这不是个例。临床数据显示,中老年人因剪指甲不当导致甲沟炎、灰指甲、嵌甲等问题的比例逐年上升,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一旦感染扩散,后果更严重。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末梢血液循环减弱,指甲会变得更厚、更硬、更脆,而且生长速度减慢,稍有不慎就容易误伤皮肤。

尤其是脚趾甲,本身就容易积压在鞋子里,若剪得太短或形状不当,更容易嵌入肉中,引发炎症。
此外,糖尿病、高血压、风湿免疫病患者本身就存在皮肤脆弱、伤口愈合慢等问题,一旦剪破皮肤,伤口感染的风险远高于常人。
第一,别剪太短,留出“安全边”
指甲不是越短越好,剪得太短容易伤到甲床,建议至少留出1毫米指甲边缘。尤其是脚趾甲,剪得过短或两边剪太深,容易导致嵌甲。

第二,剪成平直,不要剪圆弧形
很多人习惯把指甲剪成弯弯的“半月形”,觉得看着舒服。但医生强调:脚趾甲必须剪平直,这样才能防止指甲往两侧生长、压入肉里。
第三,剪前先泡水,别“硬来”
指甲太硬,直接剪容易崩裂甚至剪伤手。建议先用温水泡5—10分钟,让指甲软化,再慢慢修剪,尤其是中老年人,手部力量减弱,更容易误伤。
第四,专剪专用,别混着用
家里一把指甲剪全家用?不行!指甲可能携带真菌或细菌,共用工具容易交叉感染。每人应有独立指甲剪,并定期用酒精消毒。

第五,剪完别忘了“收尾工作”
剪完指甲别急着结束。用锉刀磨平边缘,防止倒刺刮伤皮肤。发现有倒刺,也不要撕,应用小剪刀剪掉,避免撕裂造成感染。
如果剪指甲时不小心剪破了皮,很多人习惯涂点红药水、贴个创可贴就完事。但医生提醒:中老年人的皮肤愈合能力下降,尤其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慎重处理!
若伤口两天内仍红肿、渗液,或局部温度升高,就要尽快就医,避免感染扩散。千万不要自行涂抹偏方、土办法,以免耽误治疗。

不少人发现自己年纪大了后,指甲开始变厚、变黄、变形,以为是正常衰老,其实这可能是灰指甲。
灰指甲的学名叫甲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疾病,具有传染性。根据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发布的数据,我国灰指甲患病率约为15%—20%,中老年人更是高发人群。
如果发现指甲变色、表面粗糙或容易碎裂,应尽早就医确诊,切忌自行涂药或拔除指甲,以免引发继发感染。

医生特别提醒,以下几类人群剪指甲时更需谨慎:
· 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感觉迟钝,不容易察觉伤口;
· 血液循环障碍者:如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伤口愈合慢;
· 免疫力低下者:如接受化疗、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人群;
· 曾有甲沟炎或嵌甲史者:更易复发,需定期检查;
如果自己实在不好修剪,建议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或足病门诊进行专业修剪,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别小看指甲这点“小事”。它不仅是健康的“窗口”,还可能是疾病的“前哨”。剪指甲剪得不当,引发的问题远比你想象中严重。
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重视这些生活中的细节,把小动作做对,才是真正的健康管理!
来源:医事大明白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