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难入眠?专家支招破解夏季“睡眠危机”

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19日电(马佳欣 李道国 郭婷婷)炎炎夏日,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夜半惊醒、破晓早醒……为何夏季睡眠格外脆弱?不同人群如何科学应对?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刘浩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深度解读夏季睡眠奥秘,送上实用安眠锦囊。

刘浩介绍,夏季高发睡眠问题人群不同,困扰各异。具体看来,老年人担忧“空调病”而拒绝空调,高温下易频繁夜醒,睡眠质量骤降。更年期女性潮热盗汗本已困扰,高温加剧症状,导致睡眠片段化。婴幼儿湿疹、痱子高发引发瘙痒,夜间哭闹不休,睡眠连续性严重受损。过敏人群潮湿环境助长尘螨、霉菌,夜间呼吸道症状加重,干扰睡眠。

此外,不少人群普遍面临入睡困难高温“烘烤”下辗转反侧至深夜;睡眠浅易醒,稍有声响即惊醒;因昼长夜短,凌晨天亮即醒且无法再睡,白天精神不振等问题。

刘浩指出,夏季睡眠问题频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核心体温调节失衡,入睡需要核心体温自然下降。高温阻碍散热,体温居高不下,干扰入睡信号。酷热环境及夏季强光、长日照,共同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加大入睡难度。湿度成“隐形杀手”,湿度大于70%时,汗液蒸发慢,体感更闷热。高湿还滋生尘螨、霉菌,加重过敏人群夜间不适;昼长夜短、夜间活动等误导大脑保持觉醒,普遍推迟就寝30-60分钟,导致“睡眠债”。

睡眠需求是否随季节变?刘浩说,基础睡眠需求由生理阶段决定,季节不改变本质。夏季的特殊干扰如入睡难、早醒导致“实际睡眠不足”,身体会发出补偿信号,但这并非需求增加。

科学安度“夏眠”,刘浩提醒四大“睡眠陷阱”。一是盲目追求“8小时”,夏季睡眠“宜短不宜贪”,若清晨5点自然醒,精神好即可,不必强求。二是过度依赖“补觉”,补觉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可能陷入“失眠-焦虑-更失眠”恶性循环。三是忽视环境湿度,除温控外,务必关注湿度,及时除湿防霉防螨。四是饮食放纵,夜间不当饮食是睡眠“隐形杀手”,务必管住嘴。

据悉,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医学中心是该院特色科室,致力于为睡眠障碍患者提供全面、精准的诊疗服务。中心由睡眠专病门诊、睡眠病房和睡眠评估检查室组成,拥有一支由睡眠科医师、护士、技师、心理治疗师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精英团队,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及中医康复等多种技术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改善生活质量。多项诊疗技术处于重庆市先进水平,为区域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养生   伏天   夏季   睡眠   危机   专家   夜间   重庆市   湿度   人群   昼长夜短   高温   体温   医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