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上泥河惨案


峄县东北有一条进出北部山区的大道,道路从安城穿过,南通郭里集北达抱犊崮。安城继续往北进出山口处,还藏着一个名叫上泥河的村庄。从这里继续往北翻过分水岭就是连绵群山的周村,于是这里成了通往深山的咽喉。

1938年那个春天,这里发生了一件惨绝人寰的杀戮……

四月的天气春寒已消,彻夜的暗黑裹挟着清晨仍意犹未尽。这时,日寇的铁蹄早已踏碎鲁南的宁静。3月18日枣庄沦陷,郭里集、纪官庄、于官庄相继遭到屠戮。日军狞笑着,万恶的大炮在牛角村北岭一字排开。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北部山区。

钢铁铸造的炮弹撕裂虚空,如初夏的冰雹,无情而又决绝地倾泻而下!房舍在村民的哀嚎中坍塌。仅仅片刻,二十九个鲜活的生命自此陨落,他们是田间劳作的父亲,灶前忙碌的母亲,是懵懂嬉戏的孩子,他们的名字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1938年4月26日。

硝烟尚未飘散,日军驾驶着十二辆装甲车,轰鸣着碾向抱犊崮。恐惧,像瘟疫般蔓延。四邻八乡的百姓,扶老携幼,仓皇奔向鲁王桥东北那道深沟——那是绝望中最后的掩体。

日军的车队冒着蓝色的青烟,分水岭前的羊肠小道和被岁月冲出的沟壑成了他们无法跨越的鸿沟,受阻的侵略者把满腔的怒火,毫无保留地倾泻在了附近的村庄,一场突如其来的屠杀降临了。

日军的刺刀闪着寒光,一扇又一扇紧锁的大门被踹开。在赵允堂家,他和他的儿子,倒在了冰冷的枪口下,父子连心,血染家门。噼啪的烈焰吞吐着贪婪的火舌,舔舐村民世代栖居的屋梁。破败的校舍学堂里,黑板上“抗日救国”四个大字被熏的焦黄,方正的屋脊在烈焰中化为断壁残垣。

留下的人被生生掐断了生机,两百余只牛羊牲畜被掳掠一空,粮食、布匹、赖以活命的家什,被洗劫殆尽。原本安静祥和的村子成了一片死地,阴风阵阵呜咽着也吹不散厚厚的硝烟。

这一日,田埂荒芜,炊烟断绝。半个月后,逃反的人们回来了,而这里只剩下一片废墟与饥饿的煎熬。家园已毁,生路断绝,想活命的人,唯有背井离乡,踏上乞讨的漫漫长路。然而,死神并未走远,紧随其后的,是可怕的瘟疫,再次无情地收割了二十四五个在劫难中残喘的生命。

五十余位同胞的生命,永远留在了1938年的春天。这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这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被彻底摧毁的家庭,是一个村庄集体记忆里无法愈合的剧痛。

上泥河的焦土,是侵略者暴行的铁证;泥河水的呜咽,是遇难同胞永不消散的悲鸣。如今的上泥河,已是新屋俨然,绿树成荫。那段往事早已被深埋在历史的洪流中,河水日夜流淌,映照着天光云影,时间用它的默默无声,把伤口抚平。

然而,我们永无法忘记,这些曾经存在的生命;我们永无法忘记,日军犯下的累累罪行;我们永无法忘记,上泥河的血色黎明。




作者简介

葛龙飞 ,枣庄市市中区政协文史专员,枣庄市薛城区政协文史研究员,鲁南抗战展览馆馆长,湖南省收藏协会古兵器研究会技术顾问,浙江青铜冷兵器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枣庄市作家协会会员,枣庄市市中区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台儿庄区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研究会副会长,枣庄市地方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历史   枣庄   惨案   枣庄市   日军   生命   村庄   台儿庄区   山东省   协会会员   侵略者   分水岭   瘟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