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睒睒巨资押注冰杯:行业洗牌,600亿市场如何颠覆传统饮品生意

大家好,我是乔叔,这期咱们聊聊3元冰杯怎么让钟睒睒抢占600亿的大市场,看看这冷门生意背后到底有啥门道。

最近谁都能发现,便利店冰柜前排队买冰杯成了新风景。一个看着不起眼的透明塑料杯,装了点冰却能卖出3块钱。

商场里,学校边,连送外卖的都频频爆单。北京这边的罗森店,短短几分钟冰杯就被拿空几杯。

这场谁都能感受得到的热潮背后,竟然连中国首富农夫山泉老板钟睒睒都投入近三千万建厂造冰,让人不得不多问一句:一个利润不高的小玩意,为啥吸引了他这样的“巨头”下场?

冰厂是苦差事,渠道才是赢家

我们常以为小产品有大暴利,其实冰杯这门生意,做工厂的都累得不轻。一个冰杯出厂价也就1元钱,绝大多数的钱被用在了包装上,尤其那种特制塑料杯,不仅要抗冷还要保证运输过程杯子不裂。

这么算完账,工厂还得搞净水、冻冰几天还不能省电费,休想能赚多少钱,基本靠走量来维持生计,哪怕日产上百吨也就赚辛苦费。

说到赚钱,真正赚得轻松的其实是便利店和饮品店。从厂家收货一杯顶多1.7元,他们门口直接按3元甚至更高卖,利润动不动一翻再翻。

外面蜜雪冰城、古茗这些新茶饮,冰杯卖只要一块钱看似赔钱,但带来的客流实在太香了,买冰杯的人有三分之一后来还要搭配饮品,瞬间让一笔小生意变大生意。

茶饮店自己做冰,不用花高价买包装省大笔钱,冰杯成了留住顾客的小武器

钟睒睒的布局

其实农夫山泉进场,早就不仅仅是为了卖冰。他们的路子新,主打一个“饮料+冰杯”的捆绑玩法。

花一块多买瓶饮料再加一块不到就能多得一杯冰,这种活动让饮料卖得更快,还引导大家习惯上饮料必须配杯冰。

对农夫山泉来说,全国到处都是他们的饮料货架,冰杯顺着老路一起运直接省出一大片运输成本,对合作便利店更是好事——多了个高利润、会引人进店的利器。

渠道高兴、农夫山泉赚吆喝,生意自然转得快。

现在国内的冰杯生意越来越热,行业大佬一个比一个下场速度快,而各类小公司若还守着低价硬拼,慢慢就熬不下去了。想活下来,就得有花样和创意。

像有的公司搞特殊造型的冰、一些便利店干脆把冰杯玩成社交话题,甚至打上性格标签或自带风味,把杯子变成噱头。

现在年轻人拿着各式各样的冰杯回家泡茶、调饮料,拿出手机就要跟网友晒晒自己“魔改”过的喝法。这早已不再是纯粹降温的小辅料,成了年轻人的个性生活小乐趣。

行业巨头推动下的消费变革

中国冰杯的消费水平其实还远低于日本、韩国,但这种缺口也正是增长空间。有数据显示,中国人一年下来人均冰杯消耗连日韩的一半都不到,但各路资本、工厂和品牌正在疯狂扩产。

随着外卖、即时零售越来越发达,冰产品不再只是夏天才卖得动,随时随地都能满足大家突发的喝冰需求,冰杯成了不少人包里都要备一个的“标配”。

但热闹过后也有问题。蜜雪冰城的“1元冰杯”就曾经因为太火导致供不应求,不少消费者抱怨根本买不到。

这种场面说明,只有那些更懂供应链、更能看准消费者想要啥的企业,才能最终笑到最后。

市场的蛋糕还在长,只是要吃到嘴里,从比谁走量更快转到谁能拿出好创意,最终拼得就是谁能守住好品质和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6

标签:美食   巨资   饮品   生意   传统   押注   行业   市场   山泉   饮料   农夫   创意   利润   工厂   外卖   杯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