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进口的稀土,转手就被印度倒卖给欧美?
中方刚收紧“稀土禁令”,美国和欧盟就急得跳脚,到处找能替代中国的供应源。
没想到印度这时候跳出来,从中国进了120吨稀土,转身就干起了倒买倒卖的生意。
现在印度掩耳盗铃,违规向欧美“投喂”稀土赚差价,以为能神不知鬼不觉,但中方果断出手施以“反制”。
这一次,印度的如意算盘还能打响吗?靠坑蒙拐骗讨好欧美,印度最后真能捞到好处吗?
«——【·印度“空手套白狼”的骗局·】——»
去年年初,印度一家企业主动找到了中国表示要进口120吨稀土的意见。为了表示出十足的诚意,该企业还精心准备了多达 30 份的详细文件。
在这些文件里,明确阐述了这批稀土的用途,声称仅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和手机配件等民用设施的生产制造。
而且信誓旦旦地保证,绝不会将其涉足军工领域,更不会私自转卖给第三方国家。
而我国在对各项手续进行审查后,确认了这些文件合规后,就批准了这笔交易。
可是仅仅半年后,这件事情就发生了反转。中国通过对稀土中的特殊元素进行精准标记追踪发现了大问题。
原本约定用于民用领域的大部分稀土,并没有像承诺的那样流入印度的新能源产业,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入了北方邦的军工厂。
更过分的是,印度将剩下一部分稀土在更换包装后,贴上了标签又以三倍的价格转手卖给了欧美市场。仅仅一次交易,印度就净赚了千万美元。
印度甚至还想借此取代中国成为欧美的“稀土长期供应商”,进而拉近与欧美的关系。
在印度人眼里,中国好像就是个能随便占便宜的冤大头,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完全不把规矩当回事,一门心思只想着捞好处。
«——【·中国雷霆反制,印度美梦破碎·】——»
但是我国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在发现印度的违规操作后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第一步就是启用了自主研发的稀土监管 “神器”—— 动态阀门系统。
这个系统如同给稀土贸易装上了 24 小时监控一样,从货物装船、运输、卸货,到最终使用,每个环节都能搞清楚。
只要是发现问题,系统会立刻拉响警报,让违规操作根本没机会发生。
随后我国又公布措施:以后但凡是印度要用在军事上的稀土,一律都不予批准。
这下直击印度要害,让他们重点研发的“无畏”导弹和“苍鹭”无人机产线直接瘫痪。而印度后续的武器研发计划也因为缺少稀土陷入僵局。
至于带头搞小动作、靠违规捞钱的印度企业,则直接被中国拉进了 “黑名单”,彻底失去了和中国做生意的机会。
印度政府这下慌了神,精心算计的计划全泡了汤,可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于是又想出了用五百亿卢比发展自家的稀土产业,还放话要在三年内彻底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可是在计划开始后没多久就发现制作出来的稀土纯度只能达到82%,而手机芯片、战机等高科技都需要。
而欧美国家在看到印度稀土产业的处境也都选择撤资。曾经要和印度一起合作的日本也赶紧选择和印度划清界限,而印度在国际上也再次成为了“笑话”。
被现实狠狠 “打脸” 后,印度最后还是认清了现实,没有办法只呢再次找到中国,低声下气地赔不是。
不仅答应补上之前耍赖给中国造成的损失,并再次保证,未来进口稀土时一定会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合规使用。
从这件事情也能看出,我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身份彻底变了。
中国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供应商,如今靠着完整的生产链条、领先的加工技术,还有对稀土资源的掌控力,中国开始在这个领域 “立规矩” 了。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