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的产业版图中,荆州正以独特的姿态崭露头角。荆州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聚力打造4个千亿产业、6个过500亿产业以及11条特色产业链,试图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朝着产业强市的目标迈进。
荆州的纺织服装产业历史源远流长,但也曾面临着规模不大、龙头企业不强、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困境。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近三年来,荆州加大了对纺织服装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积极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82个 ,企业总量迅速攀升至1031家,成功构建起从种植、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包装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如今,荆州区生产的苎麻布在全国市场的份额中占比高达60%;沙市区年产童装1.8亿件,国内每8件童装中就有1件产自这里;荆州经开区更是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纺织印染产业基地。
在技术改造与升级的浪潮下,曾经“千人纱、万人布”的传统生产场景,正逐步被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所替代。湖北德永盛纺织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公司在2022年先后入选湖北省5G全连接工厂和工信部5G工厂名录。与同规模的传统企业相比,德永盛实现了用电量下降20%,用工下降70%,产能提升30%的卓越成绩,其中万锭用工仅20多人,代表着全球粗支纱生产的最高水平。
2023年,荆州市将纺织服装产业列入五大主导优势产业倍增发展计划,全力朝着打造华中纺织服装重要产业基地的目标奋进,计划到2027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在产业布局上,荆州明确了“一镇三园五基地”的发展规划。“一镇”即沙市区金色童年小镇;“三园”包括经开区纺织印染产业园、荆州区“苎麻+楚服”产业园、江陵县化纤与高性能新材料产业园;“五基地”则涵盖松滋市女装、公安县工服、石首市棉纱、洪湖市鞋服、监利市华中地区家纺服装。此外,荆州还成立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联盟和研究院,旨在推动产业的抱团发展与高质量前行。
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荆州同样成绩斐然。美的集团在荆州经开区投资百亿元建设的冰箱、洗衣机、楼宇科技三大产业园于2022年陆续投产,并成功列入“世界灯塔工厂”“5G全连接工厂”“世界绿色工厂”,已然成为荆州智能制造的新标杆。美的“空冰洗”荆州工厂的产销形势一片大好,仅冰箱在2023年就产出760万台,实现产值137亿元,预计今年产量可达855万台,产值150亿元,三大板块的总产值将超过200亿元。在未来的3至5年,美的在荆州有望形成1500万台冰箱、3000万台洗衣机、1000万台中央空调的年产能力,向着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基地大步迈进。
美的“空冰洗”产业的蓬勃发展,吸引并集聚了124家配套企业,带动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实现产值300亿元;恒隆、法雷奥等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达到211家,使得荆州成为武汉、襄阳之外,省内传统汽车零部件生产品种最为完善的地区之一;石油石化装备企业也达到115家,荆州区石油固井压裂装备产业成功入选工信部首批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目前,荆州智能装备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已达450家,总产值907.6亿元,距离千亿产业目标仅一步之遥 。
荆州的生物医药化工产业也在稳步发展,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7家,总产值610亿元。两大支柱产业的总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过半,成为荆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荆州在新兴产业领域也实现了快速突破。荆州经开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内,总投资200亿元的湖北先导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近年来,荆州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培育和引进新能源新材料企业,数量已达134家,总产值达566.7亿元,一批半导体材料项目发展势头迅猛。
像联仕新材料项目,其主要产品满足国内最尖端半导体制程使用标准,客户包括台积电、中芯国际等知名集成电路企业;拓材科技年产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也已正式开工,计划在荆州建设高纯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和国家级高纯材料工程研发技术中心;半导体产业链上的明星企业安德科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也已落户经开区,投资10亿元建设高纯半导体薄膜前驱体生产基地。
荆州本土企业菲利华、太和气体、汇达科技等也在半导体材料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菲利华的超低膨胀石英玻璃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成功抢占高端光学材料新领域;太和气体公司的高纯氯、氯化氢、四氟化锗、溴化氢、三氟化硼等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打开了高端电子特气国产化大市场;瑞华科技从引进到投产仅用了14个月,在国内率先布局第四代半导体基体材料。湖北先导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补齐电子信息产业上游材料短板,在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间搭建起联动的桥梁。短短几年间,荆州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在电子气体、湿电子化学品、光引发剂前驱体、光掩膜基板、高纯半导体金属材料等产业环节实现了突破,产业集群效益日益凸显。
此外,荆州的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已形成“三集群两基地”的格局:以四机公司为龙头的油气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长江石化为龙头的石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嘉华科技、湖北汉科等为骨干的油田化学及智慧油服产业集群,以中石化机械钢管分公司为龙头的油气集输管材生产基地,以长江大学为主的石油石化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荆州将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纳入11条特色产业链重点发展,推动了石油石化装备及油服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在绿色循环经济领域,荆州也有亮眼表现。金茂源(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电镀产业集聚区,以电镀废水集中处理为核心,整合表面处理产业链,打造绿色循环经济模式 ,目前一期已建成并入驻30余家企业,2024年部分企业年产值达64亿元。
在多式联运的推动下,江陵崛起了“双千亿”产业基地。华鲁恒升、华电江陵、荆州煤炭储备基地等优质项目纷纷落户荆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一个“投资过千亿、产值过千亿”的新高地正在江陵强势崛起。荆州煤炭储配基地占地4500亩,全部建成后煤炭年接卸能力将达到5000万吨,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煤炭中转交易平台和煤炭应急储备供应保障平台,江陵“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交通网络也成为湖北省多式联运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基地。
荆州的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从纺织服装到智能装备制造,从生物医药化工到新能源新材料,荆州正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技术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等多种举措,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向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未来,荆州有望在湖北乃至全国的产业版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典范。
更新时间:2025-07-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