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徐州和东北两个“剿总”副总司令的杜聿明,一生中最讨厌的两个“国防部厅长”,一个是第三厅的郭汝瑰,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杜聿明讨厌的第二个厅长,在影视剧中出现的不多,好不容易在《沉默的荣耀》中跟“参谋次长”吴石中将有了很多对手戏,却用了化名“段退之”。
我们查阅史料可知,1946年到1948年的“国防部”二厅厅长是郑介民,1950年到1954年的厅长是赖名汤,在郑介民和赖名汤之间的,是侯腾:此人一直跟着郑介民干,郑介民晋升“国防部次长”,侯腾顺利扶正,当了二厅厅长,这就是说,侯腾其实是郑介民的人,而郑介民跟毛人凤的矛盾在当时尽人皆知,所以《沉默的荣耀》中“段退之”跟毛人凤唱反调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生、曾任军统局行动处处长、情报局(军统先改为保密局,后又改成情报局)澳门组少将组长的程一鸣,代完成潜伏任务归来后,写了一本《军统特务组织真相》,对蒋系三个特务机构都做了详细介绍,其中关于二厅的介绍是这样的:“1946年7月,由原军令部二厅和军统局结束后被裁汰的军统特务合并,成立国防部第二厅,厅长郑介民,副厅长侯腾。”
郑介民是军统局最后一任正局长、保密局首任正局长、“国安局”首任局长,这几个职务,说明老郑跟小蒋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窗之谊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小蒋接管全部特务系统后,又弄出了凌驾于党通局(内调局)、保密局(情报局)和二厅之上的特务机构“安全局”,这个机构的一把手,当然就是郑介民。
程一鸣回忆:“1950年3月,蒋介石复职为‘总统’,为了统一特务组织,派他的长子蒋经国任‘总统资料室’主任,所有特务机关的情报,都要送到蒋经国那里处理,蒋经国实际已经控制了国民党的各个业务机关。1954年设立‘国家安全会议’,蒋介石自任主任,会议辖‘国家安全局’和‘动员局’,安全局领导下列机关:……二厅、军情室、内调局、警察总署。”
据程一鸣回忆,郑介民为局长的安全局管着十个机关,因为名字太长或有违碍字眼,这里就不全列举了。
不管怎么说,郑介民都一直是毛人凤的“长官”,郑介民1956年2月23日晋任陆军二级上将,死后追晋一级上将,毛人凤死后追晋二级上将还被“行政院”卡住了(笔者上一篇文章有提到),这说明毛人凤死前顶多是中将,或许只是铨叙少将挂中将职务军衔(戴笠死前就是铨叙少将挂中将职务军衔的军统局副局长)——一般来说,中将死后晋升二级上将比较“合规”,而铨叙少将直接追晋二级上将,可能就要有麻烦了。
郑介民和毛人凤的明争暗斗,沈醉在回忆录中多次提到,但沈醉说郑介民是被他和毛人凤联手“挤”出保密局,可能就未必客观了,因为不管谁坐在老蒋的位置上,也不能让“国防部次长”郑介民还兼任“国防部二厅厅长”和“国防部保密局局长”。
虽然未必是被毛人凤挖坑设计,但郑介民跟毛人凤不对付是真的,而二厅和保密局、党通局(内调局)是竞争关系,也是不争的事实,老蒋败退台湾之前,留下的潜伏特务,也基本全出自这三个特务机关。
侯腾作为郑介民的老部下和接班人,跟毛人凤暗中较劲也是很正常的,作为老蒋曾经的亲信,侯腾和郭汝瑰经常像哼哈二将一样跟在老蒋身边,前线将领对这两个厅长都比较不待见:二厅厅长侯腾管军事情报,但那情报经常不准;郭汝瑰制定的作战计划,看似无懈可击,但执行不执行都是每战必殆。
杜聿明在《辽沈战役概述》和《淮海战役始末》(刊发于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辑、第二十一辑)中都多次提到侯腾和郭汝瑰——杜聿明和郭汝瑰的“恩怨纠葛”笔者写了很多,咱们下面只聊可能是“段退之”历史原型的侯腾:这个侯腾虽然不受前线将领待见,但还是比较敢讲真话的,有时候老蒋也会被侯腾的真话气得脸红脖子粗,我们结合史料分析,也会发现“段退之(侯腾)”可能也因“吴石案”受了牵连,所以最后也丢了厅长官帽而改任虚职,五十岁就“退役”了。
杜聿明笔下的侯腾有时候哪壶不开提哪壶,所以在1948年11月10日的军事会议上被老蒋臭骂了一顿:“我到时,郭汝瑰、侯腾等人已到会。首先由国防部第二厅厅长侯腾报告战况。侯腾说:‘……敌人将以有力之一部(实际是半数以上)牵制我军,主力(实际不到一半)有包围歼灭黄兵团之企图。目前徐州情况吃紧,南京后方秩序也极混乱。昨今两日满街到处抢粮,警察袖手旁观,粮店大部关门不敢营业……’侯的报告未完,蒋介石即怒气大发,手指着侯腾说:‘你造谣!胡说!胡说!哪里有这回事?’其实我一到南京也发现类似的情况,本来也想提出这个问题,见蒋介石这样的发怒,眼里露出一股杀气,我也不敢说了。”
杜聿明之所以在回忆时用括号里的文字“纠正”侯腾,还是要证明侯腾的情报不准,但对侯腾敢揭老底的说法还是比较赞同的,因为侯腾说出了他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但一看老蒋对侯腾这样的“亲信”都动了杀机,他也被吓得不敢吭声了。
我们看沈醉的《军统内幕》,不难推断出侯腾在1949年末和1950年初,依然是二厅厅长,因为老蒋是1949年12月10日才真正逃到岛上的,前两三个月根本来不及进行人事调整:“郑介民被免去保密局局长和二厅厅长改任国防部次长以后,侯腾当了二厅厅长,毛人凤自己也很清楚,保密局在军事情报方面抢不过二厅,但他不肯放弃这一项工作,便暗中指使还留在二厅系统内工作的军统分子,继续保持与保密局的关系,并尽力设法和侯腾捣乱。直到逃台前,彼此还在钩心斗角,互相倾轧。”
毛人凤给侯腾捣乱,侯腾自然也不能闲着,但是在“吴石案”中,毛人凤显然是占了上风,侯腾也难免有“失察”甚至“泄密”之嫌,所以当年(不知几月)就变成了“国防大学副校长”,这明显是被剥夺实权“打入另册”了。
段退之的历史原型侯腾是搞军事情报的,跟毛人凤虽然都是“特务头子”,但“术业有专攻”,抓地下党的事情侯腾并不在行,所以他才只是丢了实权而没有下狱。
笔者总觉得段退之和侯腾这两个名字在字面上也有关联,但却说不出两者之间有哪些相似,或许只有对侯腾了解更多的读者,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侯腾“帮”吴石是“天经地义”,因为保密局名义上隶属“国防部”,但却直接对小蒋负责(当时还没隔着郑介民的“安全局”),所以一向被视作“外人”,而“参谋次长”则是“国防部”的自己人,跟各厅长都有直接关系。
我们不能说侯腾站错了队,但且不能不奇怪时任“国防部次长(或参谋次长,史料记载不一,不知他改任具体月、日)”的郑介民为什么没有出现——郑介民跟吴石大致平级,如果他出手帮助吴石、收拾谷正文,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