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被曝没捐400万,学校发声痛斥,警惕“造神”骗局毁了孩子

文 | 小城幻想家

编辑 | 小城幻想家

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全红婵一跃成为跳水冠军,从此她的名字也被大众所熟悉。

可是人红是非多,网络上出现了全红婵向学校捐款的新闻,而且还是巨额捐款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究竟是事实还是骗局

全红婵的身世很是令人动容,她出生在农村,家里有兄弟姐妹,家境也不是很富裕。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全红婵向体育教练展示了自己的特长。

教练原以为小个子的她并不能跳很远,可是她的迸发力很强,跳出了很远的距离。

这让教练很是惊讶,之后她就被选进了体校去接受跳水训练。

因为这所学校管吃管住,还不用付学费,全红婵立马就答应了。

可是她没想到来这里还要每天起早贪黑的训练,和自己想的并不一样。

但她并没有为此退缩,而是暗下决心要跳出一个好成绩来证明自己。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时间里,全红婵不断地训练基础姿势,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有无限的可能。

在这期间她参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比赛,为自己积累了不少的比赛经验。

终于在2018年的一次跳水比赛中,她的努力得到了印证,这一跳让她进入了省队训练。

之后便是东京奥运会,在奥运会中,她的“水花消失术”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了她。

当时的评委和观众更是大为惊叹,回看她的慢动作,就好像机器人在输出特定的程序一般,每个动作都堪称完美,也获得了奥运奖牌

在之后的比赛中,她都以优秀的表现获得高分,成为最年轻的“跳水皇后”。

当全红婵的优秀经历与日俱增时,同时她的负面新闻也会接踵而至。

因为全红婵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得到的奖金会干什么。

她的回答却让人意想不到,就是想把钱寄给妈妈去治病,听到的人心里都五味杂陈。

可是这句话却被有心之人去恶意解读,大肆宣扬全红婵拿比赛奖金去捐助自己的母校,而且还是400万,这很是令人震惊。

因为全红婵很有孝心,也说过类似的话,所以人们都相信了她捐款的行为。

而此时的舆论发酵迅速,因为捐款的数额很大,让人怀疑她的比赛奖金这么高的吗

好在全红婵的母校立马发了声明,说没有捐款事情发生,这也让那些传谣的人啪啪打脸。

从这件事情的发生我们知道了谣言有多么可怕,它会给当事人带来精神和身体的双重伤害。

全红婵作为一个刚满20岁的孩子,这次的捐款谣言无形间给她增添了经济压力,她能否捐出这么多钱。

还让喜欢她的人感到失望,觉得她在有能力后就应该去帮助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作为为国出征的人,谣言会深深地影响全红婵的心情,如果她不久之后就要参加比赛呢?这些谣言可能会毁了一个运动员的职业生涯

所以谣言止于智者,我们要杜绝这些谣言的传播。

既然有一个谣言,那就会有很多个谣言。

随着社会网络的发展,我们难免会看到那些“善意的谣言”。比如杨幂资助贫困儿童、马云建立希望小学。

作为公众人物的他们,这些谣言让他们的人设增加了虚假感。

还有关注度极高的“南大碎尸案”,近些天来有关这个案件的细节不断被提起来,说案情有了新进展。

这对我们这些看众没什么影响,可是对于逝者的家属来说呢。

每一次的提起都会给家属的心理带来重创,让他们不断地回忆起这件悲伤的事情。

当人们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就会被某种情感所牵制,这些善意的谣言让一些有同理心的人去过多的关注,从而让事件的传播越来越广。

而散播谣言的人就是抓住了同理心这一点,让事态走向一种不可逆转的道路。

尤其是一些事态不好的谣言,更要客观的去看待它,去追求它的真实性,而不是让假象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全红婵事件的背后也到道出了网络社会的可怕,因为这件事情影响很大,所以记者们第一时间就去了解真相。

而湛江体校也及时回应,所幸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假如事情没有得到制止,全红婵就会持续被舆论所攻击,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都是网络造神的后果,为了博取眼球,将一些虚假信息拼凑起来写得很逼真,误导网友们的思想,从而获取更多的流量。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现在流量的过度捧杀,我们不能过多的去关注放大她的某一点。

当人在受到过多关注时,与之而来的就是责任和压力,这样就会适得其反。

比如前段时间因为理发而走红的晓华,她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就是她的技术很出圈。

因此许多人都慕名而来找她做发型,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向佐

因为向佐的发型让网友们实在看不下去,就在网络上喊话让他去找晓华理发师去改造一下。

晓华当时的流量很大,她也凭一己之力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少的网红都去蹭流量。

向佐也不例外,他借着去改造的名义去找晓华,实际上也是去带货直播了。

随着时间的过去,流量终究会褪去,晓华的理发店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这也让晓华看到最终留下的才是真心的顾客,她也不在乎所谓的流量,只是在店里精进自己的技术,不辜负顾客和自己

还有全红婵一家被AI技术利用,网络借着一家人的流量去在各个平台上卖货。

这些都指出了现在社会发展的畸形和网络的可怕。

当一个人和一个企业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就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这也是在无形的“捧杀”

这种“造神-毁神”模式本质上是公众情绪的宣泄:“人们需要偶像,更需要亲手推翻偶像的快感。”

不管全红婵有没有这么多的资金,我们都不能过多的去关注,毕竟钱是人家的。

至于钱用来干什么也是人家的事情,网友更不用借捐款的名义去道德绑架

网络媒介的发生会给我们带来便利,如果让有心之人去利用的话,就会往坏处发展。

因此我们要有辨别能力,去客观看待事情的发生,平台也要有所作为,让谣言扼杀在摇篮中

信源

《湛江体校辟谣全红婵给母校捐款400万》——河北新闻网2025-5-16

《全红婵带货土蜂蜜?父亲辟谣》——南方网

《破世界纪录 天才少女全红婵:夺冠靠天赋加苦练》——中新网2025-04-24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标签:体育   骗局   孩子   学校   谣言   流量   网络   体校   跳水   事情   母校   发生   奖金   东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