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庆贺,看了辛芷蕾的竞争者,才知道威尼斯影后含金量有多高

从籍籍无名,靠多次争取才能拿下资源的小配角,到成为世界镜头中唯一焦点的国际影后。

辛芷蕾这一路,有“辛”有“累”,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有很多人可能都不太清楚威尼斯影后的含金量,以为是什么不知名的小奖,恰恰相反,看这一次辛芷蕾的对手们就知道了,威尼斯影后这个含金量绝对不低,而内娱荣获这个称号的,到如今只有三个。

一张奖状掀翻牌桌

第一个坐上影后宝座的,是凭借《秋菊打官司》在世界舞台一战成名的巩俐,第二个是14年前凭借一部《桃姐》火力全开,享誉国内外的叶德娴。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这次辛芷蕾获得这个奖项,几乎全内娱都在为她骄傲,在欢呼,为什么呢?

其实威尼斯这座奖杯的意义,远不止于为辛芷蕾的履历镀金,明面上看她成为了继巩俐和叶德娴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女演员。

但一个关键的区别在于,前两位获奖者的国籍分别是新加坡和美国,这意味着,39岁的辛芷蕾,成为了历史上首位摘得威尼斯影后的中国籍女演员,这个“首位”的分量,足以载入史册。

而和她同场竞技的,有手握两座奥斯卡小金人的凯特·布兰切特,有出演过《007》和《碟中谍》的法国女星蕾雅·赛杜,还有早已在韩国国内实现大满贯的孙艺珍,在这样一群星光熠熠的对手中杀出重围,足以证明这座奖杯的含金量有多惊人。



再把坐标拉回国内,就更具戏剧性了,在她刚出道时,杨幂的《宫》、刘诗诗的《步步惊心》早已火遍大江南北,“85花”的格局初定,她似乎连挤进去的机会都没有。

而如今,随着获奖消息传出,一张VOGUE杂志的群封照片,都能在网络上引发关于“谁的奖项更硬”的热烈讨论。


她用一座奖杯,完成了从昔日的“边缘者”到如今“行业标杆”的惊天逆转,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她,乃至对同代女演员的认知。

把想红写在脸上

在那个习惯了谦逊和内敛的圈子里,辛芷蕾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她从不掩饰自己的欲望,把“想红”这两个字几乎写在了脸上,这种坦荡,在很多人看来是冒犯,却是她撬动资源唯一的杠杆。


还记得在《演员的诞生》舞台上,当她输给对手舒畅后,面对镜头直言不讳:“我没预设过自己会输,也没觉得她有特别好。”这句话在当时引来了不小的波澜,但现在看来,那不过是她好胜心最真实的一次流露。

这种“我一定要赢”的姿态,也并非凭空而来,早在争取《拥抱星星的月亮》角色时,她就在首轮面试失败后,硬是为自己争取到了第二次机会,她不是去乞求,而是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告诉制作方,这个剧本简直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这种强烈的攫取欲,最终要追溯到她那个贫瘠的童年,她生长在从黑龙江鹤岗一个拮据的家庭里,父亲下岗,母亲打零工,家里的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小小的她6岁就要站在凳子上给全家人做饭。


再后来,父亲瘫痪在床,一直想要的电脑,她却因为收入微薄迟迟无法满足他,外祖父肝癌晚期,她带老人去吃一次烤鸭,看着外祖公因为心疼价钱而不敢点菜的样子,那种心酸,成了刻在她心里的烙印。

所以,当她把野心公之于众时,那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被生存压力逼出来的唯一选择。


不够漂亮才更高级

辛芷蕾没有一张符合传统审美的“惊艳”面孔,五官偏“钝”,面部偶尔显得圆润,为此没少遭受过“丑”、“脸肿”之类的网络攻击。

那么她是如何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杀出重围的?


答案就是她懂得如何将“短板”化为利刃。

当她在受到网友们的对她外貌的攻击时,她没有试图去迎合主流审美,反而将这种特质变成了独一无二的标签。


后来也证明,这种非标准化的“钝感”,恰恰是导演和高端品牌所青睐的,它有故事感,有辨识度,能让人在千篇一律的美人中一眼记住。

而在为了争取《长江图》的角色,一个根本不会游泳的东北姑娘,敢当着导演的面谎称自己水性极佳。这听起来像是一场豪赌,甚至有点“不诚信”,但她用后续的行动,为这次冒险付出了最沉重的代价。


在寒冷的冬季,她一次又一次跳进刺骨的江水里,脚部受伤也咬牙坚持,甚至要靠喝白酒来抵御严寒,她用近乎搏命的姿态,弥补了最初的那句谎言,最终,这场用身体和意志换来的赌局,为她赢来了一张通往柏林国际电影节的红毯入场券。


这种“改造自我”的狠劲,在拍摄《繁花》时再次上演。王家卫导演曾批评她走路姿态“不拘小节”,不像那个摇曳生姿的李李。

于是,她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去练习穿高跟鞋,去寻找那种感觉,直到双脚磨出水泡和老茧,直到那种体态变成了身体的本能,她不是在扮演,而是把自己彻底变成了角色的一部分。


结语

回看辛芷蕾走过的路,你会发现,对于一个没有背景、资源匮乏的普通女孩而言,最珍贵的“奢侈品”,从来不是美貌或运气,而是那种敢于把欲望写在脸上,敢于为了机会去“争”的勇气。

她的故事,呼应了她在威尼斯领奖台上说出的那句话,为更多还在迷茫、还在挣扎的女孩,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范本。


39岁,对于一个女演员来说,绝不是落幕,而是一个黄金时代的真正开端。威尼斯影后只是一个更高的起点,未来,她那份毫不掩饰的“野心”,将继续为她铺就一条无人能复制的道路。

本文信源:红星新闻《从辛芷蕾回望张曼玉:她的野心也不曾遮掩》

红星新闻《辛芷蕾获得威尼斯影后,为什么是她“弯道超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4

标签:娱乐   含金量   影后   竞争者   威尼斯   女演员   奖杯   红星   野心   杀出重围   姿态   脸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