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是第34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为“支持母乳喂养,呵护健康未来”,深刻体现了母乳喂养对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紧密联系,旨在强调母乳喂养对儿童健康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母乳喂养促进工作机制,完善支持母乳喂养的政策体系、服务网络、场所设施,不断提升母乳喂养水平,同时继续呼吁家庭、医疗机构、哺乳顾问、社区、工作单位等社会各界共筑支持母乳喂养的“暖链”,通过建立支持网络,切实帮助母亲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共同营造支持母乳喂养的社会氛围。
母乳喂养不仅是一种喂养方式,更是一场贯穿母婴生命早期的健康对话,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生存智慧与情感密码。世界母乳喂养周之际,让我们携手共建支持母乳喂养的社会环境,给予妈妈们更多的帮助与关爱,让母乳喂养发挥强大优势,呵护宝宝们健康成长。
1.对婴儿来说: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可以增强婴儿的抗感染能力,尤其是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及免疫因子,可以在肠道中发挥免疫防御的作用。母乳中富含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都是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容易消化和吸收,是奶粉无法替代的。再好的奶粉也只是在模仿母乳。通过母乳喂养还可以建立母亲与宝宝之间的感情联系,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
2.对妈妈来说:有利于母亲健康。母亲产后哺乳可以刺激子宫的收缩,防止产后出血,促进母亲排除恶露利于子宫复旧,有助于产后身材的恢复,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生。
3.对家庭来说:母乳喂养是一项需要全家人共同参与的事情,能够促进家庭和谐,经济实惠,减轻经济负担。
4.对社会来说:母乳喂养的母亲对婴儿慈爱,有助于小儿智力、社交能力的发育,有助于家庭和睦、社会安定。而且母乳喂养的孩子身体素质好,不易患病,有利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1.尽早开奶:新生儿出生后早接触,勤吸吮是成功母乳喂养的关键措施,产后1小时内开始哺乳,刺激泌乳反射。新生儿本能寻乳,即使无乳汁也应频繁吸吮。
2.按需喂养:按需哺乳是满足婴儿需求和促进母亲泌乳的核心要素。新生儿每日需哺乳8-12次,无需严格定时,观察饥饿信号(张嘴、舔手、转头觅食)。
3.正确衔乳姿势:正确的哺乳姿势和乳房含接可以避免乳房肿胀,乳头皲裂等问题的发生。婴儿口含乳头及大部分乳晕,下巴紧贴乳房。避免“乳头皲烈”,若疼痛,需调整姿势。
4.判断母乳充足:判断婴儿是否吃到足够母乳是新手妈妈必备的技能。输出指标:每日6-8片湿尿布,体重每月增长500g以上。哺乳表现:婴儿吸吮时有吞咽声,哺乳后满足入睡。
作者:徐晓冬 王靖雯
来源: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编辑:柴杨 王玉苗
校对:陈泽明
初审:梁 煊
审核:崔乐文
免责声明:本文配图除注明单位外,其他来自于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