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开始“生事”了。
10月8日,美国商务部一纸公告,宣布将多家中国企业纳入“实体清单”。
不仅如此,他们还抛出“穿透性”管制规则,意味着一旦母公司被制裁,持股超50%的子公司自动拉黑,连少数股权关联企业都要额外审查。
对此,中国也是丝毫不惯着,不到一天就连出了两条稀土禁令,其尺度之大、范围之广堪称世上最严 。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剑拔弩张之势,究竟谁能笑到最后呢?
特朗普政府这轮对华制裁,打得依旧是“国家安全”的老旗号。
美国商务部公告里,只字不提中企的具体违规证据,只含糊称防止技术助力军事现代化。
可明眼人都清楚,核心是怕中国在电子、无人机领域再进一步。
为了堵死中企的技术路,他们甚至连“连坐”都用上了。
9月29日推出的“穿透性”规则,让北京某科技公司的深圳子公司一夜之间失去美国供应商,原本谈好的芯片测试设备订单直接黄了,
然而,这还只是数千家受影响中企子公司的一个缩影。
但特朗普政府没料到,这轮制裁非但没压垮中企,反而让中国亮出了藏在产业链深处的“王牌”。
10月9日,也就是美国制裁落地的第二天,
中国商务部密集发布六项公告,不仅管国内稀土出口,连境外用中国技术生产的稀土产品,想转卖第三国都得先过中国这关。
更狠的是,涉及14纳米以下芯片制造或军事用途的稀土申请,要么直接拒,要么从严审查。
消息传到美国军工圈,最先慌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该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F-35战机的交付量比预期少了6架,原因一栏明明白白写着稀土永磁材料供应短缺。
美国空军更是紧急发声,警告若稀土缺口持续,F-35的年产量可能再降。
可为了遏制中国科技,特朗普显然是顾虑不了这么多了,制裁手段也是越来越极端。
此前制裁中企,好歹子公司还能正常接业务,可这次的“穿透性”规则,直接打破了行业惯例。
可问题是,这种“一刀切”的霸道做法,不仅折腾中企,连美国自己的产业链都被搅得鸡犬不宁。
一位美国半导体供应商透露,自从新规落地,他们每周要花20小时核查客户的关联关系,尽调成本环比上涨了不说,还有些小客户干脆因为嫌麻烦终止了合作。
可即便代价这么大,特朗普却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杰弗里·凯斯勒还在辩解,称这是维护国家安全。
然而他们没料到,尽管新规的核心就是卡中国芯片和人工智能的脖子,可频繁的极端制裁,正在让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寻找美国技术的替代品。
韩国三星已经在测试非美国技术的芯片生产线,欧盟也在加快自主稀土供应链的调研。
这恰恰印证了,中美博弈新阶段里,美国迷信的制裁威力正在递减,反而把自己推到了产业链信任的对立面。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的反制没有跟风“一刀切”,反而走了精准打击+柔性兼顾的路子。
这次稀土管制覆盖了全生命周期。
从国内稀土开采设备出口,到境外用中国技术生产的稀土合金,再到废旧稀土的回收技术,都被纳入管控。
但中国也没忘了兼顾合理需求。
新规明确提到,紧急医疗、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救助所需的稀土,可申请豁免。
这种原则不让步,特殊有兼顾的做法,不仅让美国挑不出理,还赢得了不少国际企业的理解。
从法理上看,中国的做法也站得住脚。
WTO《出口管制协定》强调,稀土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就像各国不会随意出口核技术一样。
这种“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制,和美国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美国还在靠霸权施压时,中国已经用成熟的策略,在国际社会争取到了更多支持,这正是中美博弈新阶段里,中国占据主动的关键所在。
说来也讽刺,美国一直想靠制裁卡中国的脖子,却忘了自己的军工产业早被中国稀土“捆”住了。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35的雷达系统需要钐钴磁体才能保持高频稳定,发动机的高温合金涂层更是离不开钇元素。
可这两种稀土,中国的供应量占全球的90%以上。
如今由于稀土短缺,该公司已经把F-35的月产量下调,交付周期延长了却依然焦虑万分。
不止战斗机,美国海军的核心装备同样离不开中国稀土。
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需要2600公斤稀土,其中核反应堆的屏蔽材料依赖钐和铕,声呐系统的超磁致伸缩元件必须用铽和镝。
而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稀土用量更是高达4600公斤,其永磁推进电机能把噪声从105分贝降到95分贝。
可这些稀土,美国本土几乎没有经济可采的矿源,只能从中国进口。
而一旦中国稀土供应中断,那么相当一部分的美国国防承包商将被迫停产。
其中负责生产精确制导导弹的雷神公司,会因为缺少稀土永磁电机,导致导弹弹头姿态控制系统无法工作。
这时候人们才发现,美国军工嘴上喊着“自主”,实则早已离不开中国稀土。
在中美博弈的新阶段,美国想靠制裁压制中国,却先让自己的“拳头”没了力气。
眼看军工产业陷入困境,美国也想过自救。
2024年,美国重启了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还拉着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德州建分离厂,五角大楼更是砸了4.39亿美元补贴。
可芒廷帕斯矿主要产轻稀土,而美军工急需的钐、钇、镝等重稀土,这里几乎没有。
莱纳斯公司的德州工厂原本计划2024年底投产,可直到2025年初,分离技术还没过关,投产时间一推再推。
有消息称,该工厂的核心分离设备,其实还是得从中国进口。
美国还想拉第三国补缺口,和巴基斯坦达成稀土合作协议,计划利用巴基斯坦的稀土矿建加工厂。
可问题是,巴基斯坦没有稀土精炼技术,原本想从中国某企业引进技术,却恰逢中国新规禁止“,合作直接卡了壳。
美国想靠“绕路”自救,却发现这条路根本走不通,他们缺的不只是资源,更是中国深耕三十年的产业链优势。
而在这场博弈中,真正掌握话语权的是东大。
信源:北京日报 2025年10月10日关于“美将我多家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商务部回应”的报道
信源截图
中美博弈早已进入新阶段,美国迷信的制裁手段,不仅没能遏制中国,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
而中国“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制,既守住了国家安全,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理解。
没有哪个国家能脱离产业链独善其身,也没有哪种霸权手段能长久奏效。
美国若想摆脱被动,唯有放下对抗思维,回到合作共赢的轨道上来。
毕竟,在稀土背后的产业链博弈中,最终的赢家,从来不是最会“制裁”的一方,而是最懂合作的一方。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