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22年1041万去世,23年1110万,2024年呢


在过往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依托庞大的人口规模所形成的人口红利优势,实现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迅速崛起。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曾经人口总量长期稳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当前正逐步迈入人口死亡的高峰阶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于1月1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数量为954万人,同期死亡人口数量为1093万人,全年人口总量较2023年年末净减少139万人。

这已是我国人口总量连续第三年呈现负增长态势。

2022年中国离世人口达成了1041万人,2023年攀升至1110万。

当这一系列客观且严峻的数据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时,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关键问题无法回避:未来,我国人口死亡高峰是否会以更快的速度到来?

针对这一现象,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张震教授与老龄研究院李强教授,通过开展系统性研究并进行深入分析后,归纳总结出导致我国人口死亡高峰形成的三大核心驱动因素。

首先就是历史遗留的婴儿潮。

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中国的新生儿数量特别多,平均下来每年有2700万新生儿。

但是俗话说得好,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

中国刚刚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动荡与战争,人口数量最多的时候也只有5.4亿。

为加速经济复苏进程、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以积极鼓励生育,提升人口总量规模。

因此,就不难理解以前老一辈人说的人就是生产力。

除此之外,受“多子多福”等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过往社会生育意愿普遍较为强烈,一度出现人口增长态势难以有效调控的局面,进而推动当时人口数量呈现急剧攀升态势。

然而,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人能够规避。

当下,此前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群,大部分已步入60岁至80岁的高龄阶段。这部分人群正逐渐成为死亡人数增长高峰中的主体力量,且其规模仍在持续扩张。

从人口年龄结构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突破3亿大关,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达到21%;

同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攀升至13.7%,这一比例已十分接近国际上关于深度老龄化社会的界定标准。

基于当前的人口发展趋势及相关预测模型分析,预计到2027年,我国或将正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而第二原因其实也非常好理解,就是医疗的进步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受战乱频仍、医疗资源极度短缺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民众的健康状况缺乏有效保障,青壮年群体因疾病早逝的现象屡见不鲜。

彼时,即便是常见的感冒、发热等病症,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不过,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持续优化与提升,这一状况已得到显著改善。

而医疗的进步以及生活的改善,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人口的寿命的延长。

要知道,建国初期,我国的人均寿命只有35岁,而2023年,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增长到了78.6岁,即将迈入80岁大关。

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高龄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死亡人口数量的持续递增。

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死亡人口数量为1041万人,至2023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1110万人,而2024年达到了1093万人。

可见,人口死亡高峰的出现,是我国人口发展演变进程中一个具有必然性的特定阶段。

它的到来,既是对我国现有医疗体系与养老保障制度承载能力及应对效能的重大考验,同时也为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了关键契机与内在驱动力。

在政策层面,需加快完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确保其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

同时,广泛开展生命教育普及工作,提升社会公众对生命全周期的认知水平;此外,还应进一步优化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从经济激励、服务保障等多维度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

就如张震教授直言,死亡高峰是人口结构的“自然现象”,但是怎么应对,却决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头条深一度频道上线#

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人口数据 我国60岁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封面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4

标签:财经   人口   我国   高峰   人口数量   总量   国家统计局   社会   规模   医疗   我国人口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