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这面包你是不是从面包店买的?”老公一边咬着刚出炉的奶香小面包,一边含糊不清地问我。
“不是买的,是我自己做的。”我笑着回他,心里其实有点小得意。
“你自己做的?这也太像面包店的了吧!奶香奶香的,口感又软又弹,关键是,吃起来还特别香!”老公边说边又抓了一个,看得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其实,我自己也没想到会做出这么成功的面包。以前我做面包总是失败,要么太硬,要么太湿,要么发不起来。后来我开始钻研各种配方,试了无数次,直到有一次,我突发奇想——能不能不用水,只靠鸡蛋和面粉来揉面?因为鸡蛋本身含有水分和蛋白质,加上牛奶和黄油,应该能代替水的作用。没想到,这一试,竟然成功了!
这个配方,我试验了不下十次,每次都在调整比例、温度、时间,现在这个版本,可以说是我在厨房里摸索出的“黄金配方”。只需要3个鸡蛋、一碗面粉,再加点糖、黄油、牛奶,就能做出奶香浓郁、柔软拉丝的小面包。关键,是不加一滴水!
老公现在每天早上都要吃一个,有时晚上回来还要“加餐”,说比买的还好吃。我也从一个“面包失败专业户”,变成了他眼里的“面点高手”。
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做面包,不一定非要专业设备、昂贵原料,只要方法对,用最普通的食材也能做出让人惊艳的味道。
食材准备(成品约12个,每个约60克):
- 高筋面粉:250克
- 鸡蛋:3个(带壳总重约150克)
- 牛奶:50克
- 黄油:25克(室温软化)
- 白砂糖:30克
- 盐:3克
- 酵母:3克
- 蛋液:适量(刷表面用)
- 奶粉:10克(可选,增加奶香味)
第一步:准备好食材,别偷懒,称重是关键!
我以前做面包总是凭感觉,结果面团不是太湿就是太干。后来我才知道,做面包最重要的是比例精准,尤其是液体和面粉的比例。 所以这次我买了厨房秤,每样都精确到克。
那天我刚把鸡蛋拿出来,老公问我:“你这是要做蛋糕吗?怎么还称鸡蛋?”
我说:“不,是做面包,这次我可下狠心了,要精确到每一个克数。”
他笑着摇头:“你这是把厨房当成实验室了。”
“对,这次我要做个成功的面包,不然我就天天吃失败品。”我笑着回他。
第二步:混合干料,把面粉、糖、奶粉、盐、酵母放在一起
我用的是高筋面粉,这个做面包最合适。糖我放得不多,因为老公不喜欢太甜的。奶粉是后来加的,是为了增加奶香味,其实这个配方本来奶香就足够浓了,但如果你喜欢特别奶的口感,可以加点奶粉。
老公看我搅拌这些干料,说:“你这是不是像做中药?”
我说:“差不多吧,这可比中药讲究多了,做面包,每一步都不能出错。”
第三步:打入鸡蛋,加入牛奶,开始和面
这是我最激动的一步,因为鸡蛋就是这个面包的关键,它不仅提供水分,还带来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让面包更柔软、更有弹性。
我先把鸡蛋打入碗里,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牛奶一起倒进面粉里。这时候面团看起来有点干,但别急着加水,继续揉,它会慢慢变得柔软。
老公在旁边看我揉面,说:“你这像是在做包子,哪像做面包?”
我说:“面包其实和包子差不多,只是多了一道发酵的过程,还有烘烤的温度。”
他说:“那我得看着你,万一你又失败了,咱俩今晚就只能吃失败品了。”
第四步:揉面到扩展阶段,别怕累,揉到位才拉丝!
我揉面揉了差不多15分钟,刚开始面团特别粗糙,后来慢慢变得光滑、有弹性。判断是否揉到位的方法是:取一小块面团,慢慢拉伸,能拉出薄膜,破口边缘是光滑的,说明揉到位了。
老公看我揉得满头大汗,说:“你这是不是太拼了?”
我说:“你不想要拉丝的面包了吗?这可是关键步骤!”
他说:“那我来帮你揉两下。”
结果他揉了两分钟就说手酸,我笑着继续揉。
第五步:加入软化黄油,继续揉
黄油是我提前从冰箱拿出来放室温软化的,黄油必须软化到位,不然会揉不进去,面团就容易断。
我把黄油分三次加入,每加一次都揉到完全吸收再加下一次。这时候面团变得更柔软、更光滑,闻起来也更香了。
老公说:“这香味儿,真的像面包店。”
我说:“你等会就知道有多香了。”
第六步:第一次发酵,盖上保鲜膜,放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
我用了烤箱的发酵功能,温度设定在35度左右,大概1小时。如果没有发酵功能,可以在烤箱里放一碗热水,利用蒸汽和温度发酵。
老公看我往烤箱里放面团,说:“这像不像孵小鸡?”
我说:“差不多吧,面团也需要温暖的环境才能‘长大’。”
一个小时后,面团果然变大了不少,轻轻戳一下,不会回弹,说明发酵好了。
第七步:排气、分剂、整型,别偷懒,每个步骤都要认真做
我把面团拿出来,轻轻按压排气,然后切成12份,每份大约60克。分剂的时候尽量均匀,这样烤出来大小才一致。
接着我把每个小面团滚圆,然后稍微压扁,卷起来,再搓成椭圆形,放进烤盘里。
老公看我整型,说:“你这像不像在捏小馒头?”
我说:“可比馒头讲究多了,形状影响发酵和烘烤效果。”
第八步:第二次发酵,同样在温暖环境中发酵至1.5倍大
我又把烤盘放回烤箱继续发酵,大概40分钟左右。这次发酵是让面包更蓬松柔软的关键步骤。
老公等得有点急了:“怎么还没好?我都饿了。”
我说:“你再等会,这可是关键期,不能打断。”
第九步:刷蛋液,预热烤箱,170度烤15-18分钟
我在面包表面轻轻刷上一层蛋液,这样烤出来颜色更金黄、更诱人。
老公说:“你这刷蛋液的样子,像不像给面包化妆?”
我笑着说:“差不多吧,蛋液就是它们的‘妆容’。”
我把烤箱预热到170度,放中层,烤15-18分钟,表面上色后就可以出炉了。
第十步:出炉冷却,掰开看看有没有拉丝!
我迫不及待地掰开一个,哇,里面真的拉丝了!奶香味扑鼻而来,老公也忍不住伸手抢了一个。
他说:“这口感,真的像面包店的!”
我说:“那以后你就别买面包了,我天天做。”
做这个奶香小面包,其实每一步都藏着我和老公的小故事。
比如揉面,我以前总是嫌累,后来老公看我揉得辛苦,说:“你要是能坚持揉到位,我就天天吃你做的面包。”
于是我就坚持了下去,结果真的揉出拉丝的面团,做出了成功的面包。
比如发酵,我以前总是怕发酵不够,结果反而发过头,面团塌了。后来老公说:“你就像我,做事太着急,其实慢一点,反而更好。”
于是我就学会了耐心等待,面包也变得更好吃了。
还有烤面包的时间和温度,我一开始总是掌握不好,不是上色太深,就是没熟透。后来老公说:“你试试看别只靠时间,多观察颜色。”
果然,我开始用“看”而不是“等”,面包的颜色和口感都好了很多。
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其实背后都有讲究,做面包,就像过日子,讲究的是耐心、细致和用心。
老公现在每次吃面包都会说:“你这面包,真的比外面卖的好吃。”
其实我心里知道,这面包的成功,不是因为我有多厉害,而是因为我愿意花心思去尝试、去调整、去失败、再去成功。
我从一个不会做面包的人,到今天能做出拉丝奶香小面包,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公的鼓励和支持。他不仅是我的试吃员,更是我做菜路上的“灵魂搭档”。
有时候我觉得,做饭这件事,不只是为了吃饱,而是为了让生活更有滋味。当你愿意为一个人花时间、花心思去做好一顿饭,那种幸福感,是任何外面买来的东西都比不了的。
所以我想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也能在家做出让人惊艳的面包,也能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不平凡的味道。
如果你也喜欢这个配方,不妨试试看,说不定,你也能成为你家人的“面包达人”。
小贴士:
- 面团发酵时间受温度影响,夏天快,冬天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如果没有奶粉,可以用等量牛奶代替。
- 面包出炉后,趁热吃最香,冷却后可以密封保存,第二天加热一下依然柔软。
结语:
做面包这件事,让我和老公多了很多互动,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里很多事,其实都不难,难的是你愿不愿意去尝试和坚持。
希望你们也能做出这款奶香小面包,也希望你们的厨房,也能飘出幸福的味道。
我是小玉,一个爱做饭、爱老公、爱生活的普通家庭主妇。
如果你喜欢我的做法,记得点个赞、收藏、转发,咱们下期见!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