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芬太尼税换取中国购买美国大豆和取消稀土管控,特朗普的算盘打得真叫一个精!
美国的 “甩锅式关税”
特朗普所谓的 “取消芬太尼税”,本质上是一场政治表演。美国芬太尼危机的根源在于国内医药资本泛滥、监管失控和社会治理失效,却长期将责任转嫁到中国身上。2025 年美国政府以 “打击毒品走私” 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 20% 的芬太尼税,这种单边措施不仅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更严重破坏了中美禁毒合作的基础。事实上,中国早在 2019 年就全球率先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此后未再查获向境外走私案件,美国国务院报告也承认 “几乎没有发现来自中国的芬太尼”。特朗普试图用一个本就不合理的关税作为谈判筹码,无异于 “贼喊捉贼”。
更讽刺的是,美国国内对芬太尼税的合法性存在严重质疑。2025 年 5 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的行为违法,认为其 “超越法定授权”。尽管联邦巡回法院后来撤销了全国性禁令,但这一法律争议本身就削弱了芬太尼税的权威性。特朗普此时提出 “取消” 这一可能随时被法院推翻的关税,更像是一种姿态性让步,而非真正的政策调整。
大豆博弈
特朗普要求中国恢复购买美国大豆的诉求,同样忽视了市场的现实。过去几年,中国通过多元化采购策略,已大幅降低对美国大豆的依赖。2025 年 1-7 月,巴西对华大豆出口占比飙升至 71%,而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量同比锐减近六成,9 月甚至出现零进口的情况。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对美国贸易霸凌的直接回应,也是市场对单边主义的自发选择。
美国大豆产业的困境,本质上是其自身政策失误的结果。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推高了美国大豆的出口成本,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美国豆农长期依赖中国市场,却缺乏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2025 年美国大豆库存已升至十年来高点,主产区伊利诺伊、艾奥瓦等州的农场主损失惨重,部分中小型农场因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面对这种局面,特朗普试图通过政治施压迫使中国 “救市”,却忘了市场规律不会因政治操弄而改变。
稀土管控
在稀土问题上,特朗普的算盘更是打错了方向。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并非单纯的贸易反制,而是基于国家安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长远考量。2025 年 4 月,中国新增 5 种中重稀土元素出口管制,直击美国产业软肋 —— 其 83.7% 的稀土供应依赖中国,F-35 战斗机关键部件离不开镝、铽等元素,而五角大楼储备仅够维持 42 天。更关键的是技术代差:中国掌握全球 90% 的稀土加工能力,拥有 439 项独家萃取专利,美国即便重启矿山,建成达标工厂需 5-7 年,且成本比中国高 30%-40%。
特朗普试图用关税让步换取稀土解禁,却忽视了中国稀土政策的深层逻辑。2025 年 10 月,中国进一步将稀土产业链全环节技术纳入出口管制范围,从 “单点管控” 转向 “全链条闭环”。这种措施不仅是对美国 “50% 规则” 的反制,更是为了确保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战略优势。正如外交部所言,稀土管控是 “维护国家安全和履行国际防扩散义务” 的必要举措,轮不到美方指指点点。
谈判僵局
特朗普的这三项诉求,本质上是一种 “单方面让利” 的逻辑:美国取消本就不合理的关税,却要求中国在核心利益上做出实质性让步。这种 “以小换大” 的策略,显然无法得到中方的认同。外交部发言人郭嘉坤明确表示,谈判必须建立在 “相互尊重、平等” 的基础上,中方 “打,我们奉陪到底;谈,我们敞开大门”。这种表态既体现了中方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也为未来谈判预留了空间。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两国发展模式的竞争。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和技术封锁遏制中国崛起,而中国则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自主创新应对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任何谈判都必须解决结构性矛盾,而非简单的利益交换。特朗普若不能正视这一点,继续抱着 “美国优先” 的陈旧思维,只会让谈判陷入更深的僵局。
全球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的外溢效应正在全球范围内显现。在航运领域,中美互征港口费已导致巴拿马型船需求锐减,运费市场剧烈波动。中国对美船舶征收的特别港务费,首单案例就高达 445.8 万元人民币,迫使国际粮商调整运输策略,中远海运等中资船公司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这种变化不仅重塑了全球航运格局,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大宗商品市场,中国转向巴西大豆和人民币结算的举措,正在动摇美元在国际经贸中的主导地位。2025 年中巴大豆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已显著提升,中国还与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合作开发优质矿源,预计 2026 年投产后年供 1.2 亿吨,成本仅 60 美元 / 吨。这种 “去美元化” 趋势,既是中国应对外部风险的策略,也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迁。
结语
特朗普的这场 “明牌” 博弈,最终可能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如果美方继续坚持 “以压促变” 的策略,只会加剧双方的对立,损害两国和全球利益。反之,若能以务实态度推动对话,中美完全可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找到共赢之道。毕竟,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 “脱钩” 或 “对抗” 都不符合时代潮流,唯有合作才是破解困局的关键。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