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9 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宣布开工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
这个总投资达 1.2 万亿元、建成后发电规模相当于三个三峡水电站的超级工程,被称为近 20 年来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国家战略项目。
消息一出,A 股市场上相关概念股立刻掀起炒作热潮,从周一开始,水泥、电力建设、电网设备等板块中,不少个股连续三天涨停。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类短期爆炒背后暗藏风险,一旦涨停板打开,投资者就得警惕离场时机了。
为什么说短期炒作风险不小?
先算一笔账就清楚了。虽然 1.2 万亿元的总投资听起来惊人,但这个项目地处西藏,地理条件特殊,建设周期至少需要 10 年。
分摊到每年,实际投资额大约只有 1200 亿元。即便有 10 家企业参与分食这块 “蛋糕”,每家每年能分到的潜在收入增量也不过 120 亿元。
而参与这类大型工程的企业多是央企巨无霸,年营收动辄上千亿甚至几千亿,120 亿元的增量对它们的业绩影响其实很有限。
但反观股价,短短三天就涨了 33% 到 35%,如果再连涨几天,涨幅可能接近 50%。
这种涨幅早已透支了项目带来的实际利好,甚至远超企业未来可能的业绩增长预期。
更关键的是,现在连续涨停的这些企业,最终能否真正参与到项目中、分到多少份额,都还是未知数,不确定性极大。
除了雅鲁藏布江水电站概念股,近期 A 股市场的炒作氛围确实有些过热。
比如以 “反内卷” 为主题的光伏多晶硅料板块,不到一个月价格反弹幅度就达 50%;焦煤价格也涨了 30% 多。虽然 “反内卷” 是国家鼓励的大方向,但短期价格暴涨未必是好事。
拿光伏硅料来说,价格大幅上涨会直接推高光伏项目的建设成本,进入 7、8 月份后,很可能导致项目开工量萎缩,反而给行业下半年的增长添堵。
这种脱离基本面的短期炒作,就像给气球快速充气,看起来膨胀得很快,一旦后续没有实际业绩支撑,很容易破裂。
其实在资本市场上,任何股价都逃不开 “地球引力”,这个引力就是企业的基本面。
利好政策和重大项目确实能给相关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但机遇转化为业绩需要时间,更需要企业实实在在的经营能力。
短期炒作往往只盯着 “消息面”,忽略了项目周期、业绩兑现节奏、企业真实竞争力等核心因素,最后很可能变成 “击鼓传花” 的游戏,接最后一棒的投资者难免被套。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追逐这些短期爆炒的热点,不如多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 —— 那些能真正从重大项目中持续获益、业绩稳步增长的公司,才值得长期持有。
毕竟,股市里没有永远飘在空中的泡沫,只有脚踏实地的业绩才能支撑股价走得更远。
更新时间:2025-07-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