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战再输一局!船缴千万费还遇港务瘫痪,军属靠救济度日

这一局,美国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船先缴了千万级港口费,转头自家政府却关门大吉,军属凌晨排队抢救济粮。想靠征费压中国?没等到妥协,先迎来反噬。

中方连出两招,港务反制配合稀土管制,一手锁航线,一手断命脉。贸易战还没打完,美国内政已先失控。这盘棋,美国到底走错哪步?

交了钱,还靠救济?——美舰缴费与军属领粮的魔幻现实

2025年10月14日,本该是美方打压中国航运的关键节点。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早在4月17日就下了狠招:对中国籍、由中企建造或运营的船舶,统一加收所谓“港口服务费”,数额最高高达150万美元。官方理由写得好听,说是“威胁国家安全”。

但真相呢?就是想堵中国航运的口,逼中国低头。可没想到,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比美国动作更快的,是反应。

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掀牌。

文件甩出来,条款一条比一条精准,点名要对美国籍、美国建造、由美企运营的船只,加收“船舶特别港务费”。

标准定得一点不虚心:每净吨400元人民币,未来三年逐步上涨,到2028年涨到1120元,直接对等反击美方收费。

这还不止,最狠的在定义上。中方把“美国船”的范围往外一拉,只要美国企业或个人持股超过25%,就算外企控股船也得乖乖缴费。

这一下,美国那些打着第三方旗号的航运资本,集体中招。

结果很快就显现:中方政策10月14日正式落地当天,已有美籍船只照规缴费,换句话说,美国的第一枪,成了“自费试刀”。

可更离谱的,还不在海上,而在陆地。

同一天,美国政府关门进入第14天130万美军领不到工资,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当场表情凝重,在发布会上承认:“军人生活已受重大影响。”

最扎心的,是她说出那句:得州胡德堡的军属凌晨五点排队抢救济粮

港口收费刚上线,美军粮食却靠发放站。美国这口贸易战的“操作锅”,还没砸到中国,先把自家财政和军队给炖进去了。

而这一切的共振点,正好卡在10月14日。中方反制政策生效,美方财政系统崩盘,两条线交错出一个讽刺现场:美国政府对外征费,对内停摆;军舰缴完钱,军属靠施粥。

这不是双重失控,是双倍反噬。

一吨四百元,规则反制不讲价——中国港务反制的精算逻辑

美国掀桌那天,是战略挑衅;中国还手那天,是制度落地。反制不是愤怒,是计划。

2025年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文件中最亮眼的一笔,不是“收费”,而是“定义”:凡是美籍、挂美旗、由美公司运营或美资控股25%以上的船舶,统统纳入“特别港务费”征收对象。

这不光是对接美国原始条款的反制,更是“穿透式追责”。什么叫“精准”?不是简单回敬,而是直插美方资本架构的软肋。

更重要的,是政策工具背后的制度准备

早在2025年9月29日国务院就已修订了《国际海运条例》,其中新增明确反制条款,专门授权对“采取歧视性措施的国家”实施对等征费与港口限制。

也就是说,中方这次不是临时上手,而是“早有预案”。

再看执行节奏。10月10日发文,10月14日正式实施,四天完成从政策发布到实操落地,给市场反应时间,却不给美方谈判机会。

跟美方那边一边征费一边政府停摆的混乱局面,形成了强烈对照。对中方而言,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制度节奏在主导贸易节奏。

中国商务部紧随其后发声:“中方反制旨在维护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公平环境,是正当防卫。”表态一出,立场坐实,规则升位,等于是对美方“单边制裁逻辑”的系统性反驳。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在10月13日的记者会上点名批评美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破坏中美海运协定。这句话不是简单批评,而是将整个争端上升到国际规则争议层面

到了这一步,争的已不是“谁收钱”,而是“谁有规则解释权”。

而结果很快传导到市场。航运企业与船东开始感受到成本压力转嫁,一些注册在香港、澳门的美资租赁公司被迫重算成本。有人担心总部迁移,有人考虑退出中国航线。

中国这一招,等于同时打击三个层级:航运公司、金融租赁、港口操作。不是“堵一口气”,而是“断一条线”。

而此刻的美国,还在忙着众议院选议长。没人接盘,也没人回应。中方政策继续执行,美方政府仍在“关门”。

这一段,不是对等冲突,而是制度对空档的反制。

稀土不出口,白宫也停工——从资源卡位到系统崩塌

中方的反击,不止一招“港口费”。

就在港务费政策落地前夕,另一颗重量级“定向炸弹”也被精准引爆。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联合安全与管制局发布2025年第61号公告,明确启动对相关稀土物项的出口管制,适用于境外企业在使用中国原产稀土或中国技术情况下制造的产品。

一句话:你用的是中国稀土?占比超过0.1%,管;你用了中国的开采或冶炼技术?也管。再加一条:只要涉及军用终端用户或军方控制企业,原则上不予许可

这一系列措施,直接卡住全球半导体、军工、高端制造的脖子。美方反应迅速却无力反制——因为供需结构早已固化。

BBC10月17日直接刊文标题就是:“中国找到了特朗普的痛点——稀土”。文中直言:就算美国和所有盟友把稀土提炼当国家项目,也至少需要五年才能赶上中国的综合能力。

澳大利亚伊迪丝考恩大学的研究员也补刀:“这措施直接打乱了美国谈判时间表,震动了整个系统。”

这不是“策略反制”,而是“结构压制”。

美方内部焦虑蔓延,结果就是情绪内卷——开始琢磨“报复性措施”。

于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出现了:美国考虑将“中国食用油”列为禁运目标。问题是,这“食用油”并非咱们炒菜的油,而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废弃食用油(UCO),通俗点说:地沟油

连自己都搞不清楚在禁什么,美国官员也只能讪讪表示“正在评估”。

这就像饿了砸面包车,还以为炸了武器库。

与此同时,美方贸易代表在不同场合放出风声,扬言若中国不让步,将在11月1日前输美商品加征100%关税。而中美上次签署的90天关税休战协议,正好将在11月10日到期

而在最后一个可用的时间点上,仍然是中方先出手——在规则框架内打断美方节奏。

这就是节奏战,不靠大嗓门,而靠先卡位。

白宫财政告急,军饷发不出,联邦系统失控。对外想“加征费”搞讹诈,对内却连士兵肚子都顾不过来。

最后的画面停在两个交叉点:

10月14日,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正式实施;同日,美国军属在清晨排队领救济粮。

至此,这一局的“胜负”,已经写在了制度执行与生活崩盘之间。

参考资料:

美对华征收港口停靠费?饮鸩止渴,却甘之如饴. 中国日报. 2025-03-12

业界惊呼:对美反制中方动真格了 反击美国港口费. 中华网. 2025-10-11

美国对华船舶加征港口费:船企成本激增,中国如何反制. 第一财经. 2025-10-09

美政府关门致130万美军无处领饷,有军属5点起排队领救济粮. 观察者网. 2025-10-04

就算美国和所有盟友把稀土当做国家级项目,赶上中国至少要5年. 观察者网. 2025-10-17

美国加收天价港口费将反噬自身经济. 21世纪经济网. 2025-10-14

商务部公告2025第61号 公布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安全与管制局. 2025-10-09

殷之光:“选举→分裂→衰落”,美国政治闭环了. 观察者网. 2024-11-05

沈逸:“地沟油外交”中折射的美方政策失措和中方反制精准. 观察者网. 2025-10-1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财经   军属   港务   美国   贸易战   中国   反制   美方   中方   稀土   港口   管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