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要变天?英伟达砸355亿拉拢英特尔,国产芯片的出路在哪

9月18日,英伟达宣布以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5亿元)入股英特尔,成为其大股东之一。这两个昔日对手,突然变成合作伙伴,不仅要在资本层面“牵手”,还要一起开发多代AI芯片,打造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和AI PC

更令人吃惊的是,英伟达竟然开放自家一直封闭的NVLink互联技术给英特尔使用,允许其定制AI专用的x86 CPU。这场看似商业操作的合作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战略意图?英伟达图什么?英特尔靠什么翻身?国产芯片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2024年,美国政府就开始为英特尔铺路。先是通过《芯片法案》承诺拨款,后来又直接以57亿美元“补贴款”形式换来了英特尔近10%的股份。这让美国财政部一跃成为英特尔最大股东,并且不干涉管理,名义上是“被动持股”

与此同时,软银也出资20亿美元买下英特尔部分股份,两大资本力量的加入让英特尔一下子“回血”。而9月18日的英伟达投资,更像是压上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英特尔曾是芯片制造的王者,x86架构几乎统治全球PC市场。但这几年,在AI、GPU、芯片工艺等关键战场上接连失手,不仅被AMD侵蚀市场份额,还被台积电在制程技术上彻底甩开,连老对手英伟达都把它远远甩在身后。

英伟达市值突破4.2万亿美元,是英特尔的近30倍,数据中心业务一个季度营收就超过英特尔全年的收入。按理说,根本没有联手的必要,但黄仁勋偏偏选择了“回头看”。

原因很简单,英伟达缺CPU。早年英伟达试图用自研的ARM架构Tegra系列CPU打入PC市场,但由于无法兼容x86体系,最终以失败告终。如今AI大模型时代来临,英伟达需要一个能与自家GPU深度绑定的x86 CPU,而英特尔正好是最佳选择

这次合作中,英伟达将为英特尔定制GPU,英特尔则为英伟达量身打造x86 CPU,并计划推出集成RTX GPU的x86 SoC芯片。这意味着未来的AI PC、AI服务器可能会直接搭载“英伟达集显”,全面进入原本属于AMD的消费级市场

这不只是一次资本合作,而是一次彻底改写芯片产业格局的产业联盟。英伟达之所以愿意“放权”NVLink互联技术,核心就在于要让英特尔加入自己的生态系统,把CUDA、GPU计算能力带入更广泛的x86世界。这对于未来AI PC和企业级AI服务器布局意义重大

英特尔也借机摆脱过去靠PCIe链接GPU的技术劣势,终于能在AI硬件系统中拥有真正的“连接权”。这一步,不仅是面子问题,更是未来市场份额的生死线。但这场合作真正引发关注的,并不是两家公司之间的“联姻”,而是背后悄然发生的全球芯片产业权力重组

过去英伟达的芯片几乎都由台积电代工,CPU多数基于ARM架构。这次与英特尔的合作,不仅将部分产品转向x86阵营,甚至未来可能将部分制造任务交由英特尔完成。这对台积电和ARM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背刺”

虽然黄仁勋公开表示还会继续支持ARM路线图,但现实是,x86版本的AI超级芯片已经在路上了。对于AMD来说,这无疑是一次两面夹击的危机。过去几年,AMD凭借Zen架构和EPYC处理器不断蚕食英特尔的服务器市场份额,甚至在轻薄本、游戏掌机等细分领域靠APU站稳脚跟。

但未来,搭载RTX GPU的x86 SoC将直接对准AMD的主战场,在品牌影响力、性能和生态支持上,AMD恐怕难以招架

中美芯片博弈的背景下,这场合作更像是美国政府主导下的一次“国家队重组”。英伟达是“技术担当”,英特尔是“制造担当”,软银和美国财政部是“金主担当”对于中国来说,真正需要警惕的,是这场技术、政策、资本三位一体的“芯片联盟”背后可能带来的封锁升级

过去几年,中国AI芯片市场对英伟达高度依赖,H100、A100几乎是大模型训练的“标配”。但从2024年开始,美国政府几轮出口限制几乎全面封锁了英伟达对华出口,连“特供版”H20也频频被叫停

英伟达虽一再妥协,甚至愿意将中国销售额的15%交给美国政府,只为换取许可,但也难挡趋势。2025年上半年,英伟达在中国的收入已同比下滑超24%,市场份额急剧缩水。与此同时,中国本土芯片企业集体发力,掀起了一场“去英伟达化”的芯片突围战。

9月18日,华为正式发布新一代昇腾芯片与Atlas超节点平台,性能直接对标英伟达同期产品,甚至在互联带宽、算力密度等方面实现超越

昇腾950PR、960、970三代芯片将以“一年一代”的速度推进,互联带宽最高达16PB/s,远超英伟达NVLink,而且全部采用自研HBM高带宽存储技术。

阿里巴巴的平头哥、百度的昆仑芯也在加快自研进度,部分AI模型训练任务已经开始替代英伟达产品。最新国产PPU芯片在多个关键指标上已经追平甚至超越英伟达A800

中国科技巨头也已接到明确通知,暂停采购英伟达特供芯片,国产替代成为政策导向。虽然黄仁勋仍在努力争取中国市场,强调中国AI市场潜力高达500亿美元,并表示不会放弃Blackwell平台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但市场已经在悄然转变。

国内大模型产业的兴起,反过来也在推动国产芯片技术突飞猛进。从以往依赖进口,到如今AI芯片、服务器、编程框架全链条布局,中国正在建立起自己的“第二条AI赛道”。

这次英伟达与英特尔的联手,不是结束,而是开端。AI芯片的全球竞争进入新阶段,未来的主战场,将不再是单一的GPU性能比拼,而是CPU+GPU+DPU的深度融合,以及制造、生态、政策、资本的综合较量

对于中国来说,这既是挑战,更是窗口期。只要把握住当前的国产替代风口,继续突破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未来完全有机会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主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芯片战争中,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技术霸权。谁能掌握核心技术、控制供应链、建立完整生态,谁就能笑到最后。

现在,是国产芯片该全力加速的时候了。英伟达和英特尔的牵手,表面是商业合作,实则是地缘、资本、技术多重力量的博弈。国产芯片的突围战已经打响,未来到底走向何方,关键在我们自己。

信息来源:

[1]史诗级震撼!英伟达豪掷355亿入股英特尔,AI芯片产业要变天 钛媒体APP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科技   芯片   英伟   英特尔   出路   中国   美国政府   未来   技术   资本   美元   架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