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日
———
夏日牛首 快乐出行
今天,是第二十一个中国航海日
也是牛首山景区免费开放日
恰逢晴雨参半的天气
牛首山如期敞开绿荫如盖的怀抱
与大家共享这场夏日美景~
自2016年将7月11日中国航海日
定为牛首山景区免费开放日
连续9年从未间断
牛首山为何选择将中国航海日
定为景区免费开放日?
这并非偶然
航海精神是
探索未知、联通世界的勇气与智慧
而牛首山作为金陵文化的重要篇章
蕴藏着千年文化积淀与心灵启迪的追求
二者内核,皆指向开放、包容与探索
每年今日,都有数万名游客慕名而来
这份热情
正是大家对文化根脉的深切认同
1405至1433年间
郑和七下西洋
帆影遍及亚非三十余国
缔结友谊、促进贸易、传播文明
在惊涛骇浪间开辟出一条
以文明互鉴为底色的“海上丝绸之路”
本图由AI生成
明宣德年间
这位见惯大洋浩瀚的航海家
专程到牛首山拜访住持宗谦
行至东峰险绝之地兜率岩
当即决定在险峰之上捐建兜率殿
这份于险峻处构筑永恒
在绝顶处寻求安宁的执着
与其远航深海、探索未知的勇气同源共振
然而
第七次远航,他终未归航
长眠印度古里
“赐葬山麓”,最终魂归牛首
将生命最后的锚点,深深扎进这片热土
走进郑和文化园,郑和墓二十八级台阶
镌刻着他二十八载劈波斩浪的壮阔生涯
塑像目光如炬,仿佛穿透时空
依然能感受到万里之外的惊涛骇浪
映照着那份“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初心
郑和的船队劈波斩浪
探索的是地理的远方
而登临牛首山
则是开启一段探索自然之美
感悟历史积淀的“心灵旅程”
免费开放日对景区是责任与诚意的考验
对游客是热情与期待的回应
从络绎不绝却秩序井然的人流
到游客脸上满足的笑容和真诚的赞誉
我们看到了一场圆满的“双向奔赴”
牛首山以周到的服务、优美的环境、
深厚的底蕴回应了游客的热情
▼
“手速拼赢了,感觉像中奖!”一位开园前就守候在景区入口的徐女士难掩兴奋,向大家分享着自己的抢票经历。
“免费票难求,但我很幸运。”张先生说“我很幸运抢到了免费票,游览整体体验感很好,下次就算要花钱买票,也要带亲朋好友来一趟牛首山!”
“人虽多,但有序!”南京本地的王先生点评,“原以为免费日会人挤人,没想到景区安排井井有条,标识清晰,工作人员引导热情又高效,游玩节奏舒适得很。”
“炎炎夏日,但今天不热。”李先生说“我个人很怕热,但好不容易抢到票,一定要来牛首山,虽然今天有大雨 但正好气温合适,等待检票时也有风扇,尤其佛顶宫里面很凉快,玩得压根不想出来。”
“文化氛围更浓了!”带着孩子来的父亲说“牛首山文化底蕴深厚,今天免费开放,感觉更多了一份共享的温暖。
“航海日登牛首山,有种特别的连接感。” 有摄影爱好的游客捕捉着风景,感慨着“站在山顶远眺,想象着当年郑和船队扬帆起航的浩荡场面,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牛首山以周到的服务
优美的环境
深厚的底蕴回应了游客的热情
▼
音乐喷泉,观赏降温两不误
入园前,牛首胜景喷泉
随音乐节奏翩翩起舞的水柱
先给大家来一波视觉上的清凉
东出入口游客中心
配备了空调和新风系统
保持各个室内空间的凉爽
超大凉棚
晴可遮阳,阴可遮雨
树荫葱茏的佛顶前苑
设置了仙气儿飘飘的雾森系统
水雾触及肌肤,起到降温效果
让徒步登山的游客无惧炎热
为让游客安心游览
牛首山工作人员
筑起一道道严密的安全屏障
一遍遍检查检修各类设备设施
驾驶员师傅进行车辆安全检查
园丁辛勤劳作
把牛首山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在东游客中心门外、佛顶宫禅廊层
设有医务室提供医疗救护服务
配备专职医务人员
日常医疗药品、防暑用品等
为在游览途中出现
心慌、胸闷、头晕等不适的游客
提供医疗救治服务
如今,牛首山以历史为锚
汲取航海精神中和平、开放、
探索、担当的内核
以绿色为帆,在修复的矿坑之上
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传承为桨,以创新为引擎
在文旅融合的新航程中乘风破浪
常态化开展“小小航海家”研学课程
至今已接待海内外团队超300批次
惠及近5万名青少年,与20余所学校携手合作
孩子们在郑和文化园寻海丝遗韵
从郑和舟楫启航的浪痕里
重溯“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文明坐标
孩子们手中的航海图
恰是对航海巨擘郑和的深切缅怀
更是对中华文明和平基因的溯源探本
航海精神
当新时代的航标在牛首山巅熠熠生辉
这座承载着航海精神与千年智慧的山峦
正以破云穿雾之势
驶向更为壮阔、更为深邃的文化新图景
每一次对郑和的深情回望
都是为了更坚定地驶向远方
本图由AI生成
错过这次免费开放日?
别遗憾!
牛首山四季皆美
总有值得住进心里的风景
期待下次与您再续这份山海之约~
来源: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