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自闭症患者在内的残障人士,进入校门只是第一步,后续如何适应环境、顺利开展学习生活,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则、落实保障。比如,特殊教学设备是否充足、专业师资力量是否具备、教学课程安排是否适配等等,这不仅仅是校方的事,而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相关部门持续沟通配合,全社会协同发力的系统工程。
正值开学季,在这个许多学生迈入校门迎接新生活的时刻,今年19岁的李同学却被拒之门外。
据媒体报道,李同学是一名自闭症患者,今年4月18日通过广东省残联选拔、推荐,报考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并被录取至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一段时间后,他收到了学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但8月30日开学报到时,校方相关工作人员在得知李同学是自闭症学生后,拒绝为其办理入学手续。
校方对此解释称,该残疾人招生项目主要面向肢体残疾和言语残疾学生,面试时校方教师对李同学患有自闭症并不知情,并给出了“怕影响其他学生”“不可能学得下去”“状况会变得越来越差”等等理由。校方的担忧,或许并非全无道理,但以此作为劝退的依据,于理于法都站不住脚。
从招录流程来看,学校的工作存在不少疏漏。既然认为自闭症学生不适合入校学习,为何在招考环节不充分了解情况,甚至没有察觉到相关特征?李同学明明持有标注残疾类别与等级的残疾人证,为何在面试时想当然地没有要求提供?从录取通知书发放到开学,学校三个多月时间未提出任何异议,直到学生报到当天,在家长主动告知下才发现问题并一口劝退,这是将自身工作失误的后果转嫁给了学生,且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粗暴”。
从法律层面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普通高级中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要求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更何况,李同学被录取的升学项目本身就是残联与学校合作的一个残障项目。《广东省残联关于做好2025年残疾人学生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指出,该项目由广东省残联从全省各地推荐优秀残疾人学生到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接受全日制职业教育学习。因为学生残障类型不同而拒绝接收,这是针对残障类型的一个明显歧视。
回看校方的理由,有更多值得我们思索的层面。包括自闭症患者在内的残障人士,进入校门只是第一步,后续如何适应环境、顺利开展学习生活,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则、落实保障。比如,特殊教学设备是否充足、专业师资力量是否具备、教学课程安排是否适配等等,这不仅仅是校方的事,而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相关部门持续沟通配合,全社会协同发力的系统工程。
而目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是确保李同学能够尽快入学。对于一个尚不能依靠自己在社会立足的年轻学生,无论是不是自闭症患者,他无疑需要也有权拥有一个接受学校教育、谋求自身更好发展的机会。
令人欣慰的是,9月9日,广东省残联会已与学校就此事进行沟通,共商解决方案。我们期待李同学能够早日踏入校园。
津云评论员|嘉良
更新时间:2025-09-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