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节假期,各地景区人头攒动,但热闹过后,商家和景区却开始集体皱眉:人是来了,钱却没留下。数据显示,8.88亿人次出游,人均消费却不到114元,同比还降了近13%。
这场“看似繁荣”的假期旅游,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今年双十一为例,全国各地景区几乎被挤成“人从众”。铁路、机票、民宿平台的预订量都创下新高,社交媒体上的旅游分享一波接一波。但到了假期结束,公布的数据却让人瞠目:人均旅游支出跌破114元,远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
这并不是统计口径的问题,而是消费方式真的变了。以上海为例,静安寺、朱家角、思南公馆等地人流如织,但大量游客选择当天往返,不住酒店、不吃大餐,最多在路边摊买杯咖啡或者几串小吃。

有的年轻人干脆就是“在市区溜达”,甚至带着家里的猫狗出门“打卡”,拍照发圈,完成“仪式感”,然后回家洗洗睡。
不仅是本地游,特种兵式旅游也再度回潮。节前几天,山西大同飞往泰国曼谷的往返机票低至350元,飞首尔的票价更低到令人怀疑人生。内蒙古一位大学生麦柯,利用这波“白菜票价”,从呼和浩特坐高铁到大同,再飞曼谷,8天玩转三个城市,总花费控制在3000元以内。

住的是青旅或民宿,吃的是街头小吃,全程自助,几乎不买纪念品。这种“极限白嫖式出游”,正是年轻人旅行新趋势的缩影。
这类玩法也不是偶然,而是有利益链在背后推动。一些旅行社在包机后为填空位进行低价甩卖,为了吸引人气,还能享受地方政府补贴。但由于利润微薄,航班设备老旧、取消率高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面对这种“不稳定但便宜得过分”的出行方式,年轻人反而乐在其中,敢赌也敢玩。

旅游行业的逻辑正在被彻底改写。过去,游客意味着“钱袋子”,景区靠吃住行、纪念品、导游提成等环节层层加码来赚钱。而现在,年轻人用行动告诉你,他们来是来玩,不是来消费。
2023年实习生晓晨的经历就很典型。她报名参加一日游团,价格仅168元,去的是桂林阳朔,行程紧凑、风景确实不错。但她拒绝导游推荐的所有自费项目,自带干粮,基本没掏钱。这种“只用车位和门票”的玩法,让传统低价团几乎无利可图。

如今,这种现象已经不是个例,而是大规模趋势。年轻人旅游的关键词变成了“体验感”“氛围感”“朋友圈素材”“性价比”,而非“舒适度”“高档服务”或者“买买买”。他们愿意为一场音乐节掏钱,为一顿地道小吃排队,为一次滑翔伞尝鲜,但不会为了所谓“旅游纪念品”买单。
商家和景区感受到的冲击是真实的。人流量再高,如果无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经营压力就只会更大。

不少地方的餐饮和住宿商家吐槽,“假期人多,但人均消费还不如去年”。而一些景区则在尝试“体验导向”的转型,比如举办集市、街头演出、主题活动等,希望通过氛围经营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从而带动周边消费。

济南就是一个案例。在发现年轻游客不愿意住酒店后,当地推出了“青年旅社白名单”,并配套免费住宿名额和市集活动。结果效果不错:虽然人均消费没明显提升,但停留时间增长了,消费结构也更平衡了。由“强制消费”转向“自愿体验”,这是旅游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热闹的场面掩盖不了一个问题:旅游业过去那套“人多=赚钱”的逻辑已经站不住脚。人是来了,但消费方式和心理预期都变了。年轻人不再为“低价团”买单,也不愿为“景点打卡”二次付费。他们要的是自由、便捷、低成本但不低质量的体验。
这场“报复性白嫖”并不是年轻人故意薅羊毛,而是他们对消费的优先级变了。房价高、工资内卷、生活压力大,他们更看重“花得值不值”,而不是“花得多不多”。在他们看来,旅游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一次性消费盛宴。

问题并不在消费者,而在供给侧。如果旅游行业还在用十年前的思维设计产品,那自然会被现实打脸。门票经济、购物返点、跟团提成,这些模式都已经过时。年轻人更愿意为“内容”付费,比如摄影服务、文化讲解、手工体验,而不是为“套路”埋单。
不少地方已经开始转型。一些城市的博物馆夜游、古镇市集、非遗体验等项目,受到年轻人追捧。他们不再追求“花多少钱”,而是“怎么玩得有趣”。这对商家是挑战,也是转机。谁能提供独特、有趣、真实的旅行体验,谁就能把“人气”变成“财气”。

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尊重年轻人的选择,而不是想办法“套路他们花钱”。让旅游回归本质:不是去买东西,而是去看世界。这种转变,才是行业真正的出路。
旅游不再是“花钱享受”,而变成“低成本体验”。年轻人不是不愿意消费,而是不愿意被动消费。他们想要的是选择权,是体验感,是能晒也能记住的旅行记忆。这一切,倒逼整个旅游行业重新定义自己,重新寻找价值。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