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2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年度报告《世界知识产权指标》。
《指标》显示,2024年,全球创新者提交的专利申请量达370万件,创下历史新高,较2023年增长4.9%,创下2018年以来的最快同比增速。
全球专利申请量的多寡,反映着全球创新步伐的快慢速度。

2010年时,全球专利申请量从不足200万件,而到了2024年,则猛增至370万件。十多年的时间,专利申请总量近乎翻倍。
从图表来看,2024年,专利申请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的本土申请人。中国申请人新增申请量至少15.3万件,印度新增1.2万件,韩国新增7523件,日本新增4533件。
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申请180万件,较2023年增长9%,数量是美国专利商标局受理量的三倍多。

自2015年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年度受理量持续稳定在100万件以上,美国专利商标局以60.3万件的受理量位居第二。紧随其后的是日本专利局的30.7万件、韩国知识产权局的24.6万件和欧洲专利局的19.9万件。2024年,这五大知识产权局的受理量合计占全球总量的85.5%。
我国以年度受理量持续稳定在100万件以上,从而让中国全球占比从2014年的34.6%升稳步提高至2024年的49.1%,几乎包揽了全球总量的一半。
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我认为,离不开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在于国家这个外因。
直接说吧,就是国家有一个好政策、好举措,能指导、吸引和鼓励各类人才搞发明、弄创造。对于发明创造,国家从各个层面予以保护,让申请人确确实实得到实惠,获得放心。
例如,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出七大举措,包括提高审查标准、优化流程、加强审查员队伍建设等,旨在提升专利质量,并促进高质量创新。

再如,我国还积极推动PCT国际专利申请,目的是使企业能够更便捷地在国际范围内获得专利保护。这一有利举措,让中国PCT申请量在2024年达70160件,同比增长0.9%,且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我国政府想民众所想,急民众所急,为他们“遇水搭桥,逢山开路”,诚心实意、尽心竭力做申请人的得力帮手。
有一个好政府,有一系列好政策在指引和刺激,民众们自然有激情、有动力去开动脑筋,去发明创造。
国家很明白,一项发明创造会给国家带来何种影响和后果。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每1000亿美元GDP对应4977件申请,日本以每1000亿美元GDP对应4150件申请紧随其后。瑞士、芬兰、德国、美国分列第三至六位。

这回大家都懂得了吧?
专利申请量,与一个国家的GDP呈正比例关系。
我国可是从中得到了满满的实惠和足足的好处。自然,我国政府会对专利申请尤为重视,从各个环节上做到尽善尽美。
其次,在于个人这个内因。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而内因,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
也就是说,自2015年起,我国每年年度专利受理量持续稳定在100万件以上,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我国上百万个人在搞发明创造。
每年都有上百万个人在绞尽脑汁地搞创新,在起早贪黑地弄发明,让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得以升华,让自己的青春和声名得以辉耀。
不管哪个行业,也不管大小高低,只要关乎创新,只要是在突破,只要是与众不同,统统都可以申请专利,给个人带来声名和利益。
如手机的外观吧。只要你能在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色彩组合等方面有所创新,都可以名正言顺地提出申请,获得专利。
他日,若有哪个手机商看中了你的发明,那么,人家自然会给你一笔不菲的报酬的。
或者,你干脆卖掉专利,照样也能稳获一笔酬劳。
所以,外因和内因相结合,让我国每年的专利申请量不仅多得惊人,而且也是能攀登到全球第一、是美国三倍多的重要原因。
专利申请量让我国的GDP稳重猛蹿,这越发使得我国非常非常看重专利申请,自然也会不时地调整方针、改变举措,只为能吸引和激励更多的人奔跑在发明创造的大道上。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富国之基,强民之柱。
人才的多寡,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今天、明天和未来!
【我是@心花手中开,感谢你的阅读,也希望你能点赞、评论和转发,带给更多的人知识、道理和能量!】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