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茅台酒被誉为国酒,名气大大。比如53度500ml飞天茅台酒,出厂价为1169元/瓶,厂方建议零售1499元/瓶。但在终端消费市场上,却被无良的商人们操作成了1850元~2200元/瓶。
茅台酒卖这贵还有人买,是因为茅台酒根本上就是卖方市场,它每年就产那么多的量。另一方面中国有钱的人太多、喜欢非茅台不喝的官员太多,结果就是供不应求,价格就会被商人们炒到了如此离谱的高度。
茅台镇,一个镇的GDP总量2024年达到了1500亿,茅台镇人均GDP高达120万元,中国哪个地方敢比?
53度飞天茅台
一、其实茅台酒在1935年之前,也不过是一款普通的白酒。但有一支英雄的红色部队4次经过了这里,彻底地改变了它的命运。
茅台酒的名气能上来,与当年四渡赤水的红军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年中央红军长征时曾4渡赤水河,经过贵州省仁怀市的茅台镇。
红军四渡赤水、攻占茅台镇
当时的茅台镇虽然不大,但这里非常适合酿造白酒,镇上有大大小小的上百家白酒厂作坊。
茅台酒当时并不太出名,因为明、清的皇帝都是北方人,他们喝的酒主要是北方的古井贡酒、鹤年贡酒、屠苏酒、玉泉酒和太平春酒等等,这些酒也成了那时候的中国上流社会所推崇的酒。
红军渡赤水河的时候是被国军围追堵截的,缺医少药。
这客观上让茅台酒就成了消炎、解乏、壮胆的重要东西,就成了各部队必备的一种重要的后勤补给物资。
各部队都购买了数量不少的白酒携带着,连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都派警卫员去买了一些茅台酒带上备用。
红军在茅台镇买酒
二、时任红一军团教导营营长的陈士榘将军发明了用茅台酒洗脚的办法,对提升部队的战斗力贡献极大。
1935年3月15日,陈士榘奉命率部到茅台镇的赤水河上架浮桥。
可是他部下的多数战士因长时间的在又热又湿的贵州山区急行军导致脚伤严重、无法行动,这可怎么办?
陈士榘就是奉命率部到茅台镇的赤水河上这个地方架浮桥
读过几年书的陈士榘突发奇想,茅台酒应该可以洗脚消炎、疗伤吧?
于是他让战士们从一家酒厂搞来了几大缸茅台酒倒在了洗脚盆里,给士兵们泡脚、消毒、止痛、疗伤,成功地缓解了战士们的伤痛,又变得生龙活虎的红军战士于是顺利完成了架设浮桥的重要任务。
陈士榘将军个性鲜明,68岁时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娶了28岁的美女李峥
陈将军的后代里,当兵的可以单独组成一个排
罗元发中将曾是陈士榘的下属,当时就是他率先用茅台酒泡脚杀菌,解决了长时间烂脚病的困扰。
罗元发中将
三、当然茅台酒除了用来洗脚,主要还是用来喝的。1955年被授予了开国将军的解放军将领们,当年谁没有喝过茅台酒呢?所以茅台酒厂早在1935年就成功地在开国将军们的中间,做了一次最成功的广告。
中央红军出身的哪位将军没有喝过茅台酒?恐怕没有一个。
而当年没有喝过茅台酒的其它方面军的红军将军们如许世友等,在解放后也被其它将军带出了只喝茅台酒的习惯。
很多有身份的人,喝酒非茅台不喝
别说普通的红军将领了,就连毛主席和朱德在第三次渡赤水河时,都被满镇的酒香所吸引,也派警卫员来到了酒厂买了些酒。
有网友好奇,如今包装过度漂亮的茅台酒,当年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买的酒,是用什么来分装的?
那时候贵州茅台镇的酒厂里并没什么统一的玻璃瓶之类,去酒厂买酒的人,大部分都是自带盛酒的容器,比如魔法超过的葫芦等。
民国时期的茅台酒
1958年的茅台酒包装
记得我小时候,有多次到我们老家的一家白酒厂里去给爷爷“打”(买)酒,每次都是带上一个行军水壶去的,灌上满满的一水壶酒回家。
四、猜猜毛主席买的茅台酒,是用什么容器装起来的?
毛主席的警卫员当时是陈昌奉(后来做到了江西省军区司令员)、朱德的警卫员叫范唐华(1955年授予大校~师长级别),他们两个人奉命去买酒。
毛主席接见陈昌奉
当时陈昌奉他们都还不到20岁,对出动买酒的任务非常开心。
不过他们对茅台镇并不熟悉,于是就找到了中央纵队的工兵连长的王耀南(1955年大授衔时少将)一起去买酒。
王耀南将军在朝鲜战场上。他被称为解放军的工兵鼻祖。
工兵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是遇山开山、遇水架桥的开路王。工兵连长王耀南自然是早就对茅台镇的一切情况熟悉到不能太熟悉了。
王耀南对两人说:“买酒这事好办,我们工兵连就住在靠赤水河的一个白酒厂的旁边,走吧,我们现在就去找他们酒厂的师傅。”
因为酒厂的老板早就跑路逃到贵阳去了,三个红小鬼一起来到了酒厂买酒。酒厂里就只剩下了几个没有办法逃走而留下来看厂的长工造酒师傅,看到3个背着枪的红军走进厂来,都非常害怕。
1935年时茅台镇的一个普通酿酒作坊
吓得哆哆嗦嗦的酒厂里老长工把这几个红军战士领到了储存白酒的车间里,那一排排的酒瓮让人非常震憾。
三个红小鬼并没有带盛酒的家伙,这可犯了难。
还是那名酒厂的长工师傅给出了主意,让他们现场自己制作了一个盛酒的容器。这容器是用什么做的呢?原来就是用酒厂围墙外的大毛竹来做的。
三个人砍倒了一棵大毛竹,锯下了两段碗口粗、半人来长的竹子。
在酒厂长工师傅的指导下,他们用烧红的铁条把竹子中间的竹节捅开,只留下最后的一个竹节,于是一个盛酒的容器就完美地制作好了。
这是现代人做的装酒的小竹筒
这也是当时贵州茅台镇一带乡下人常用的盛酒的办法。
长工师傅给竹筒里灌上满满的酒。没有盖子,于是就找了个玉米瓤子包上布,从上面紧紧塞住。
当三名红军战士把4块白花花的银元递给酒厂师傅时,师傅可是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嘴里直唠叨:“红军与中央军、贵州军真的不一样啊……”
毛主席平时并不喝白酒,那天也少见喝上了一小口。
毛主席并不是不能喝酒,但是他的自律性极强,这就是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的根本原因
朱老总对坐在另一边的周恩来说:“恩来副主席,这茅台酒好!”
周恩来用的是一只大粗碗,里面倒了满满的一碗,只见他喝了一口仔细地品了品,然后说:“这酒真的不赖!”
周总理是让茅台走向世界的第一功臣
结束语:茅台镇位置好、气候好、水好,是中国最适合酿造白酒的地方之一。中国还有一条河叫涡河(淮河最大的支流),涡河的两岸也是中国最适合酿造白酒的地方之一,古井贡酒就出自涡河河畔。为了保护茅台镇和茅台酒,毛主席于1935年3月15日当天写下了一个保护茅台酒的红军通告,这下子,茅台酒在所有的中央红军指战员的心目中,就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所以在中国,喝茅台酒本身并不是喝酒,它本身就是中国红色历史的一种传承。可惜的是,现在这酒里的商业铜味道也是越来越重了。茅台酒,这个国酒的品牌,一定要大家共同努力来保护好它,而不是只把它看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商品、商人们逐利的平台和工具。
贵州赤水河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