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友在论坛上提出一个看似天真却尖锐的问题:中国明知美债可能打水漂,为何还要继续购买?这问题背后藏着多少国际金融的深层博弈。
截至今年8月,美国国债总额已飙升至37.2万亿美元,每天新增债务近60亿美元。而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约为7563亿美元,处于近16年来的最低水平,且今年以来已多次减持。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复杂博弈和中国的战略选择。
中国购买美债不是“喜欢美国”,而是当年“没得选”。2000年代初中国加入WTO后,成为世界工厂,每年对美贸易获得数千亿美元顺差。
这些美元外汇不能揣在手里现金:那会持续贬值,需要寻找投资渠道。当时欧洲债券市场容量有限,新兴市场股市波动太大风险高。
美债凭借其安全性高、流动性强、规模庞大的特点,成为全球各国外汇储备的核心资产。对于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来说,美债是当时唯一能容纳如此巨额资金的“安全筐”。
购买美债并非“无偿资助美国”,而是一种理性的金融决策。通过美元资产获取稳定回报、管理金融风险。
美债对中国而言有三个重要作用:资产保值增值、维持中美贸易循环、提供金融稳定缓冲区。特别是当中美贸易形成循环:
美国人购买中国商品支付美元,中国用这些美元购买美债,资金又回流美国,维持了其消费能力。这种循环确保了中美经济的高度相互依赖,不是单方面“赠送”资金给美国。
美国自己把“信用牌”打烂了。2022年冻结俄罗斯资产成为关键转折点,美国一句话就把俄罗斯央行存在美国的3000多亿外汇储备冻结了。
这一举动彻底打破了“美债是中立资产”的神话,表明美债还能作为“政治工具”使用。全球各国此后都开始慌了,纷纷担心“手里的美债会不会哪天也被冻了”。
同时美国债务“无底洞”越来越深。2020年后,美国为刺激经济大量印钱发债,债务从27万亿涨到37万亿只用了5年。现在美国政府每年要还的利息就有1.3万亿美元,比军费还多。
中国对美债的态度已经发生战略性转变。从曾经长期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2013年巅峰时达1.32万亿美元),到2025年持仓已暴跌42%,仅剩7654亿美元。
的减持不是“大甩卖”,而是很有节奏感。今年1-6月,每月减持幅度都在30-200亿之间,没有一次过度抛售。
这种渐进式减持避免了市场恐慌,让日本、欧洲等国家接盘,保持了美债市场稳定。今年6月,日本就增持了120亿美债,正好补上中国减持的缺口。
中国减持美债的本质是“把鸡蛋从美债这个篮子,分到其他篮子里”。黄金储备大幅增加至2150吨,比2020年多了400多吨。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占比已到5.8%,比2020年翻了3倍。中国和俄罗斯买石油用人民币,和东盟国家做贸易也用人民币。
还投资其他国家的债券,如巴西、印度的国债,虽然收益不如美债,但能分散风险,同时拓展与这些国家的合作。
有人问:既然美债风险这么大,中国为啥不干脆清仓?这里面有三个现实原因。中美贸易还在做,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还是赚了2300亿美元。
这些美元总得有地方放,完全不持美债,短期内找不到其他能承接这么多资金的资产。“留着筹码”,中国手里的7500亿美债,虽然占美国债务总额不到2%,但关键时刻能影响市场信心。
顾全全球经济,如果中国突然清仓美债,美债价格会暴跌,其他持有美债的国家(比如日本有1.1万亿)会跟着受损,全球金融市场会乱。
美国网友的担忧反映了其国内债务问题的严重性。美国国债钟上的数字以每秒10万美元的惊人速度飞速跳动。
特朗普政府的应对方法简单粗暴:先是甩锅给拜登政府,说穆迪下调美债评级是拜登政府花钱太多。然后催促美联储尽快降息,降低美国财政部举债的压力。
甚至想出离谱的“海湖庄园协议”,忽悠盟友把美债换成100年期零息债券,美其名曰“为全球安全买单”。但欧洲和日本不买账,反而加速抛售美债。
中国减持美债的同时,正在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如今,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在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区,越来越多大宗商品交易采用人民币结算5。对许多国家而言,人民币结算可规避美元波动带来的成本。
人民币国际化并非一蹴而就,但趋势已显现。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或将呈现多币种并存格局,而非美元一家独大。
中国持有美债的变化,本质上是全球货币体系从“美元一家独大”向“多极发展”的缩影。今年已有28个国家宣布“减少美元结算”。
人民币、欧元、甚至印度卢比都开始在局部贸易里使用起来。中国不再需要靠美债来管外汇,美国也不能再靠发债来“薅全球羊毛”。
美国网友的问题本身就带有误导性:中国购买美债不是出于信任或喜爱,而是基于现实利益的理性决策。如今减持也不是出于对抗,而是为了资产安全和多元化。
未来中国可能会继续“慢慢减、不清仓”的策略,同时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再稳固一些,美债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只会越来越低。
这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金融博弈正在进入新阶段,美元霸权松动的迹象已经显现,而多极化的货币体系正在悄然形成。
参考资料:
《中国连续3个月减持美债!》——中国经济周刊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