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产儿日】有爱有未来:呵护早产宝宝,托举健康未来

每年11月17日为世界早产儿日,2025年世界早产儿日宣传口号为“有爱,有未来——呵护早产宝宝,托举健康未来”,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早产儿的生存与发展,通过家庭、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呵护,积极采取肌肤接触、呼吸支持、尽早开始母乳喂养、感染预防,以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等措施,共同托举早产宝宝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每一个提前降临的早产宝宝,都像未成熟却坚韧的嫩芽,需要医学的专业守护与家庭的温柔滋养。11月17日世界早产儿日,让我们聚焦“呵护早产宝宝,托举健康未来”的主题,详解从院内照护到居家护理的核心要点,为早到的小天使们保驾护航。

一、院内照护是早产宝宝的“生命筑基期”

胎龄<37周的早产儿,器官发育尚未成熟,需闯过呼吸、感染、体温调节等多重难关。医护人员会通过暖箱精准调控温湿度(32-34℃、湿度50%-60%),模拟子宫环境减少能量消耗;对呼吸不稳定的宝宝提供无创或有创通气支持,同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密切监测黄疸与视网膜发育情况。其中,袋鼠式护理是不可或缺的“爱的疗法”——宝宝赤裸上身紧贴父母胸口,不仅能稳定心率、呼吸,还能通过肌肤接触传递免疫物质,缓解疼痛反应,更能刺激母乳分泌,帮助父母快速建立亲子依恋。这种简单却有效的护理方式,从1978年诞生至今,已被证实能显著提升早产儿存活率与健康质量。

二、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是延续健康成长的关键

喂养上需坚持母乳优先,母乳中的免疫活性物质与生长因子,是早产儿的“黄金口粮”;高危宝宝可在医生指导下添加母乳强化剂,补充高密度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素,助力追赶生长。同时要遵循科学补充原则:出生1周起每日补充800单位维生素D,2周后添加铁剂,满足快速生长需求。居家环境需保持清洁通风,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55%-65%,避免过度消毒,谢绝过多访客,家人感冒时务必戴口罩隔离,杜绝二手烟暴露。

三、早期干预与定期随访同样重要

0-3岁是早产儿神经发育的黄金期,家长可通过黑白卡追视、轻柔抚触、被动运动等方式,刺激宝宝视听与运动发育。需警惕呼吸急促>60次/分钟、拒奶、黄疸加重等异常信号,一旦出现立即就医。随访要坚持“定期监测、动态调整”:矫正6个月内每月1次,6-12个月每2个月1次,1-2岁每3个月1次,通过生长曲线评估追赶情况,避免盲目求快导致过度喂养。

早产宝宝的成长之路,是专业与爱意共同铺就的旅程。从院内的科学救治到居家的精细照护,每一份精准呵护都在为他们的追赶生长赋能。愿我们以科学为翼,以关爱为壤,让每一位早到的天使都能稳步追上成长的脚步,拥抱健康光明的未来。

作者:马悦

来源:沈阳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周长琳

校对:陈泽明

初审:郜红艳

审核:崔乐文

免责声明:本文配图除注明单位外,其他来自于AI生成或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育儿   未来   早产儿   宝宝   健康   世界   母乳   呼吸   院内   生长   家庭   黄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