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拒绝带娃引热议:父母是否有义务,小夫妻又该如何破局?

带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责任,更不该是老人的义务。


近日,网络平台话题 #父母拒绝帮我带娃# 登上热搜,引发数万年轻父母热议。一边是工作繁忙的小夫妻渴望老人“搭把手”,一边是向往自由晚年生活的父母们坚决拒绝——这场家庭拉锯战背后,是三代人的无奈与困境。


法律视角:父母有义务带孙辈吗?

其实父母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家长作为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行为规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实中,不少家长却存在责任转嫁行为:衡阳市图书馆每天接待近100名无看护儿童,家长点份外卖就把孩子“寄存”一整天。这种“甩手放娃”现象,实际上是将监护责任转嫁给社会机构。


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法》更是明确规定: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应增加对未成年人的陪伴时间,提高陪伴质量。即使离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也不免除。


男方父母带还是女方父母带?

在传统观念中,带孩子常被默认为“婆婆带”或者“妈妈带"。但现实中,这种分工不均常引发家庭矛盾:


“我月薪一万,不带孩子怎么了?”部分父亲理直气壮地拒绝参与育儿。这种观念不仅加重了妻子负担,更对孩子成长造成深远影响


还有的人总觉得生出来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该由男方父母带的。


但其实带娃归根到底还是父母的责任,没有规定孩子一定是哪方父母负责带,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有些老人家的确身体情况不允许,或者不同跟孩子住在同一个城市,所以理想的解决之道在于夫妻共同承担,沟通彼此难处,根据双方老人的时间和身体情况、带娃意愿来决定日常带娃的任务。


老人真不愿带娃,年轻父母如何破局?

当老人确实无法或不愿帮忙时,夫妻可尝试以下方案:

1、调整工作模式

与单位协商采取弹性工作或远程办公,确保工作与育儿平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图书馆为解决医务人员子女看护问题,专门设置“亲子服务空间”,这种做法值得更多单位借鉴。


2、夫妻分工协作

明确各自职责,如一方负责接送孩子,另一方负责饮食起居,通过轮流照顾确保双方共同参与育儿。


3、善用资源

探索社区内的亲子活动中心、托儿所等设施。福建省松溪县创新构建 “1+2+3+N”指导阵地矩阵,通过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分中心、特色驿站和遍布社区的 “吃茶话事”点、家长学校等“微阵地”,把家教服务送到家门口。


而且现在暑假,很多公司都设置了一些托儿班,可以让员工带娃上班,上班时间有专门的人照顾他们,也会有专门的房间给他们玩耍,这样既不用打扰到家长工作,又能保障孩子的安全,解决了很多双职工家庭的烦恼。


4、培养孩子独立性

从小训练孩子自己穿衣、吃饭、整理玩具等自理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是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黄金期,错过将增加后期矫正成本7倍。


5、科学育儿

学习“少插手”的养育智慧——在保护与放手之间找到平衡。研究表明,过度管控会使孩子焦虑指数提升37%,自主行为降低42%。可通过分龄训练(如2岁自主进食、4岁整理书包)培养孩子责任感。


总结

老人也有自己的人生,他们有自己的朋友,日常有自己的生活安排,他们辛苦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可以闲下来做自己想要的事情,却被孙子阻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这其实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带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责任,更不该是老人的义务,希望夫妻和父母之间能有更多的体谅和尊重,这样也有利于孩子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育儿   老人   父母   夫妻   孩子   责任   工作   家庭教育   家长   家庭   监护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