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鳌拜才是大清忠臣?《孤臣血》:鳌拜最后的冲锋

【声明:野史大瓜,娱乐而已,未经证实,切勿当真】

2025年最大的反转来了,难道鳌拜才是被误解的大清忠臣?

剧情前情提要:康熙是洪承畴的儿子?这个野史大瓜是怎么来的

原来鳌拜之所以不服康熙,是因为他发现了大清最大的秘密,那就是大玉儿(孝庄)私通洪承畴,皇室血脉已经被狸猫换太子了。

现在,故事开始,以下内容纯粹是我梳理的网络吃瓜的段子,虽然很逼真,细节丝丝入扣,但是切勿当真,纯粹虚构演绎。要看真正的历史的话,请以官修清史为准。

洪承畴宇宙之《鳌拜篇:孤臣血》

紫禁城的飞檐在暮色中如同蛰伏的巨兽,吞噬着最后的天光。乾清宫的琉璃瓦映出残阳的血色,一如瓜尔佳·鳌拜此刻的心境——一片灼热而冰冷的赤红。

这位满洲第一巴图鲁,曾几何时,是太宗皇帝皇太极麾下最锋利的刀。此刻,他却独自徘徊在内务府档案库沉重的阴影里。一个模糊而可怕的念头,像毒蛇般缠绕着他,驱使他在这些落满灰尘的卷宗中,寻找一个能让自己安心的答案。

年轻的皇帝对顺治朝旧档,尤其是已故的洪承畴经略东南期间的文书,表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执着。这太不寻常了。鳌拜的指节拂过那些发黄的纸页,上面是洪承畴工整到近乎刻板的字迹,汇报着军粮、调度、平叛……一切看似无懈可击。

直到,他的目光凝固在一张没有抬头与署名的私函草稿上。

"关山阻隔,魂梦相随。幸而残明孙李二贼再生内讧,终不足为虑。遥念宫中玉体是否安康?麟儿聪颖,闻之心慰,然此中心绪,百转千回,唯天知地知。万望珍摄,待时而动……"

"宫中玉体……麟儿……"

鳌拜的呼吸骤然停滞,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先帝顺治尚在时,一个外臣,如何敢用这般口吻与太后私语?"魂梦相随"、"麟儿聪颖"……这绝非臣子对主上的忠诚,这是情人间的呓语,父子间的期盼!

洪承畴那张总是低眉顺目的脸,在鳌拜记忆中瞬间清晰起来,尤其是那双儒雅、深邃的大眼睛,还有那清秀的脸庞。它们此刻,竟与养心殿御座上,年轻皇帝康熙那双日益深邃的眸子和脸型,缓缓重合!

"轰——!"

多年来散乱的线索,在这一刻被这封密信点燃,炸成一片惊心动魄的图景:先帝顺治哭祭崇祯时那近乎癫狂的悲痛与自责:"你我皆有君无臣!";今上玄烨幼年出宫避天花,归来后容貌身形竟似茁壮了许多;江南士人间隐秘流传的,关于太宗皇帝用妃子劝降洪承畴的香艳故事……难道,那不只是故事?

太宗皇帝!先帝爷!奴才……奴才好像发现了足以倾覆我大清江山的毒疮!

那一夜,瓜尔佳·鳌拜府邸的书房,烛火彻夜未熄。

窗纸上,他巍峨的身影时而凝固如铁,时而焦躁徘徊。松锦战场上,洪承畴麾下明军火器轰鸣,八旗子弟在炮火中血肉横飞的景象在他眼前浮现;更早以前,努尔哈赤老汗王在杲城下,面对明将李成梁时所承受的屈辱与隐忍,那份刻骨铭心的痛楚仿佛也融入了他的血脉。

他想起了天聪三年,那是1629年的寒冬,太宗皇帝亲率大军绕道蒙古,直扑大明京畿。在蓟州城下,八旗铁骑陷入了明军的重围。箭矢如雨,炮火轰鸣,皇太极的亲兵卫队被冲散,眼看就要被明军合围。正是他鳌拜,率领麾下白甲兵,不顾箭雨倾泻,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冲到皇太极身边,用身体为太宗挡住流矢,最终护着太宗冲出重围。那一战,他的铠甲上插着七支箭,背上三处刀伤,却始终护在太宗身前,寸步不离。

他又想起了崇德二年,1637年的春天,太宗皇帝率军攻入半岛,在凤凰城下遭遇半岛军的殊死抵抗。激战中,一支冷箭破空而来,直取皇太极面门。千钧一发之际,他猛扑上前,箭矢深深扎入他的肩胛,鲜血瞬间染红了战袍。他强忍剧痛,一把扶住踉跄的太宗,亲率百余亲兵,在数倍于己的半岛军中杀出一条血路。那一夜,他背着受伤的太宗,徒步三十里,直到与主力会合。

还有崇德六年,1641年的锦州之战。明军统帅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来援,清军陷入苦战。在混战中,明军一支精锐突袭皇太极所在的山头,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唯有他鳌拜,如同铁塔般立在太宗身前,手持长刀,连斩明军七员骁将,身被十余创而不退,硬是守住了阵地,等来了援军。

几代人的浴血奋战啊! 从努尔哈赤老汗王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到皇太极太宗皇帝励精图治,再到世祖顺治皇帝入主中原。多少白山黑水间的男儿,将热血洒在了从辽东到京师的这一路上?那些倒在松锦战场上的八旗们,那些在入关之战中马革裹尸的兄弟,他们的白骨铺就的道路,难道尽头,竟是让一个汉人降将的血脉,窃据了这九五至尊之位?

他们牺牲了一切所换来的大清,难道从根子上就已被调包、被玷污了吗?

墙上悬挂的那柄冷艳锯——大关刀,在摇曳的烛光中泛着幽冷的光泽。当年,小福临就是看着他舞动这柄刀,笑着说:"鳌少保,你就像我的关云长。"

"陛下……"鳌拜喃喃自语,眼中是决绝的火焰,"您的关羽,今日,要为您和太宗皇帝,清君侧,正血统!"

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他也要纵身一跃。哪怕会摔得粉身碎骨,他亦在所不惜。

翌日,鳌拜召集了他能信任的镶黄旗亲信。校场上,甲胄森然。他目光扫过这些追随他多年的面孔,声音沉郁如雷:

"儿郎们!以前,我带领你们打洪承畴!现在,我又要带领你们打洪承畴了!"

没有更多的解释,但这句充满悖论与杀气的话语,已足以点燃这些满洲武士心中的疑云与怒火。他们或许不完全明白"打"的是哪个洪承畴,但他们听出了主帅话语中那破釜沉舟的意志。

然而,鳌拜低估了对手的狠辣与速度。紫禁城内,早已不是他能掌控的地方。

当他接到入宫议事的通知,一如往常踏入武英殿时,身后的侍卫被悄然拦在门外。一丝警觉刚掠过心头,数名矫健的布库少年已如猎豹般从两侧扑上!这些少年,眼神冷漠,身手刁钻,绝非寻常摔跤手。

"我是来上朝的!你们要干什么?!"鳌拜又惊又怒,雄壮的身躯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他本是战场上的万人敌,岂会畏惧几个少年?他挥拳格挡,脚步沉稳,用的是正宗的满洲善扑术,讲究力道刚猛,贴身近搏。

然而,几招过后,鳌拜心头巨震。这些少年的招式路数诡异阴狠,擒拿锁关节,步伐联动竟暗合战阵之道!他们根本不是在进行一对一的摔跤,而是在用一套他熟悉又陌生的军中合击之术对付他!

"不对!"鳌拜格开一记狠辣的擒拿,厉声喝道,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这不是满族善扑术!这是戚家军拳法,关宁军大阵!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几名少年闻言,动作微微一滞,面面相觑。其中一人挺身而出,脸上带着故作的无辜:"鳌少保看来是老眼昏花了!我等听不懂鳌少保说的是什么意思。"

说话之人脸上突然露出一丝诡谲的笑容,那笑容里充满了嘲讽与戏弄:"但要说我等接下来要用的是什么拳脚,乃是正统'洪拳',还请鳌少保继续指点一二!"

"洪拳"二字,如同惊雷在他耳边炸响!是了,这哪里是什么布库少年!这分明是前朝锦衣卫审讯擒拿的刚猛招式,是洪承畴麾下那些降清的明军边军的看家本领!他们甚至懒得再彻底伪装,用这双关的"洪拳",在他临死前肆意嘲弄!

所有人都知道真相!从这些"布库少年",到那些沉默的侍卫,再到高高在上的皇帝和太后!他们共同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网,默语不言,冷眼旁观。

唯有他一人!唯有他瓜尔佳·鳌拜一人!真背对众生,孤身前行,想要戳破这弥天的谎言!

悲愤化作更强大的力量,他猛地挣脱纠缠,像一头被逼入绝境的猛虎,向着数步之外的龙椅,向着那个他心中的"伪帝",猛扑过去!五六米的距离,对于他这样的悍将,瞬息可至!他要亲手撕开这弥天大谎!

康熙端坐不动,只是冷冷地看着他,眼中没有一丝波澜,只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

千钧一发之际,侧里一名科尔沁出身的少年反应极快,合身猛撞,将鳌拜扑倒在地!其他少年一拥而上,用身体的重量死死将他压住,冰冷的镣铐"咔嚓"一声,锁住了他的手腕脚踝。

他被拖拽起来,浑身是血,形容狼狈。他努力抬起头,血污模糊的视线,不甘地投向那高高在上的龙椅。恍惚间,他仿佛回到了大凌河之战后的庆功宴上,那个被满汉蒙武将簇拥敬酒的皇太极,正对他投来赞许的目光……

"陛下!老奴……对得住您了!"他在心中无声嘶吼。

然后,他看到了,围拢过来的侍卫中,那些汉军旗的,甚至一些满蒙旗的年轻面孔,他们只是漠然地看着,无人动作。鳌拜他骤然明白了,索尼、噶布喇这些家族,为了后位的稳固,早已和那对母子达成了默契。利益,早已冲刷了忠诚。

"鳌拜!"康熙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平静中带着威严,"你知罪吗?"

"鳌拜无罪!"他昂着头,用尽全身力气吼道。

"你结党营私,陷害忠良,谋权篡政,蓄意谋反,你罪该万死了!"

"谋反?我谋反?"鳌拜气极反笑,声音嘶哑却如洪钟,震荡在乾清宫殿堂,"你才是真正谋反!"

康熙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鳌拜不再顾忌,他用尽生命最后的力气,将那个秘密咆哮而出:

"当年洪承畴在松山统帅明军,兵败被俘,一心求死不肯归顺!太宗皇太极派庄妃前去劝降,二人春宵一度,情愫暗生!太宗驾崩,那个妃子就成了太后!太后与洪承畴反复私通,生下一个孩子,从小就养在宫外!顺治十四年,宫内天花横行,先皇将嗣子玄烨送到宫外求医,不幸夭折!那太后为保权位,竟用私生子替换玄烨入宫!先皇无法忍受如此人伦大逆,心灰意冷,随后率军御驾亲征,结果不知为何,因军机泄露而遇害!而那个私生子,却成了皇帝!"

他每说一句,康熙的脸色就白一分,虽然极力维持镇定,但紧握的指节已然发白。

"陛下!"鳌拜环顾那些呆若木鸡的侍卫,做最后的努力,"在场所有侍卫!抓住这个汉人伪帝!康熙,退位吧!"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满堂的侍卫,如同泥塑木雕。

康熙缓缓起身,俯视着他,声音里带着一丝胜利者的怜悯:"无所谓,随便你说什么诋毁抹黑,反正我赢了。这些侍卫,都是赫舍里氏、乌雅氏、钮钴禄氏、佟佳氏的人。鳌拜,你说他们的家族,是帮我,还是帮你?"

"鳌拜,都铁证如山了,你还想狡辩什么?你叛逆谋反,该当何罪!"

那一刻,鳌拜什么都明白了。他输了,不是输在武力,而是输给了盘根错节的利益,输给了这早已被渗透的宫墙。他猛地看向站在角落的国丈噶布喇和大臣索尼,用母语满语厉声咒骂:

"谋不谋反,还不是你们说了算!"

"天杀的索尼!为了你的孙女能当皇后,帮着那蒙古女人扯谎,把老主子、先帝爷的家业都给卖了!你们比洪承畴那老贼还要无耻!"

年轻的汉臣陈廷敬听不懂满语,小声问噶布喇:"国丈大人,他在说什么?"

噶布喇斜睨了陈廷敬一眼,淡淡地说:"他在说皇帝万岁,臣都认罪。"

噶布喇斜对着旁边的记录人员说到:"写,记录在案,鳌拜狂妄自大,目中无君,武逆反叛,意图谋反,现在人赃俱获。"

"哈哈哈哈哈哈!"鳌拜闻言,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狂笑,笑声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嘲讽。笑声在乾清宫高大的梁柱间回荡,久久不散。

他不再挣扎,任由侍卫将他拖走。脸上湿热的,分不清是血,还是泪。

他失败了,像姜维一样失败了。但当年姜维的陛下尚在,而他的陛下,又在何方呢?他只知道,他尽力了。纵然身陷囹圄,纵然背负污名,他瓜尔佳·鳌拜,无愧于太宗皇帝的知遇之恩,无愧于先帝顺治的托孤之重。

他,或可坦荡地去见先帝于地下了,至于说大清怎么办?皇室的血脉怎么办?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只是,那由白骨与荣耀铸成的大清,终究是变了色,从黄龙变成了绿龙。

难道这就是历史的轮回吗?大清入了山海关,却最终被老洪入了玉门关。这洪衣大炮,这洪家枪法,实在是防不胜防啊。

如果大家觉得有意思,后面再和大家加更一下《大玉儿篇》、《康熙篇》、《顺治篇》、《多尔衮篇》等等,把这个虚构的故事,以每个人物自己的视角,再演绎一下。

最后我再次强调一下,这只是一个故事,虽然很逼真,但是切勿当真,只是一个段子而已,要看历史,以官修清史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2

标签:历史   忠臣   先帝   太极   皇帝   侍卫   康熙   顺治   少年   满洲   陛下   麾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