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再次警告:停止做这些事,比熬夜还伤肝,趁早改

【福利礼包赠送中】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现代医学里,肝脏疾病常常和生活方式挂钩。有这样一类人群,他们既不抽烟,也不喝酒,还不熬夜,然而肝功能却依旧异常

追溯这些人的生活习惯,便可发现些许共性。

比如,他们常年精神紧绷、吃饭不规律、不吃早餐、喜欢喝各种饮料代替水。

这些习惯表面无害,但肝脏长期承担额外代谢任务,慢慢就出现变化。

压力过大亦是肝脏遭受沉默损伤的幕后黑手。

当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会促使皮质醇等激素释放,进而干扰肝脏的糖代谢机制

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的人,往往血糖、血脂波动较大,胰岛素敏感度下降,肝脏内部的脂肪合成也更容易失控,久而久之形成脂肪堆积

这类“情绪性脂肪肝”,检查时常常让人措手不及。

至于饮料,很多人以为只要不含酒精就没事,实则不然。

各种奶茶、果味饮料、能量饮料中隐藏的糖分远超想象,哪怕是标榜“低糖”的产品,也往往掩盖了不少隐性成分。

《营养学报》的一项数据表明,长时间高糖摄入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为普通人的1.8倍。

糖分摄入越多,肝脏需要参与的代谢过程越复杂,加速胰岛素抵抗,是诱发肝损伤的隐形炸弹。

还有一件事也被忽略,那就是久坐不动。

肝脏属于被动器官,它不像肌肉那样依赖主动收缩,它的血液回流主要靠腹部活动推动。

长时间静坐,会导致肝脏微循环变差,代谢效率降低,久而久之影响解毒能力。

特别是一些办公族,坐得时间太长,哪怕不吃高油高糖,也容易肝功能异常

站起来活动,不只是为了腿,肝也在等着“帮一把”。

临床还有个有意思的发现:一些“讲究人”特别热衷清肠、排毒、喝酵素等方式,以为能给肝减负。

但真实情况刚好相反。很多所谓“酵素”产品含有不明菌种,容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一旦肠道菌群失衡,肝门静脉回流的物质结构就改变,会把多余内毒素输送回肝,增加肝脏解毒负担。

研究显示,肝脏每天清除的毒素总量跟人的行为密切相关。

清华大学医学院一项长期观察中提到,摄入不当药物与饮料、生活作息紊乱者,其谷丙转氨酶升高概率是对照组的3.5倍。

这些人群往往年轻、无明显症状,却在几年后检查时才发现肝组织已经发生实质性改变。

很多人对“肝损伤”这个词缺乏清晰认知,直到查出肝功能异常才开始慌乱。

肝脏不像心脏或胃,有明显的报警机制,它损伤时几乎没有任何疼痛感。

也正因如此,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往往都是“静悄悄”地一步步发展,等身体真正出现黄疸、疲乏、皮肤瘙痒时,往往已经不是早期

而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类危险因素,其实来自“药物”。

很多常见的保健品、降脂药、止痛药,都有一定肝毒性。

尤其是解热镇痛类药物,其中的对乙酰氨基酚,若过量摄入,哪怕一次性剂量不大,也有可能诱发药物性肝炎。

在门诊中,不少患者表示只是“多吃了几片感冒药”,但肝功能却急剧下降。

还需要注意一个更隐蔽的点——过度依赖保健食品。

近年来大量推崇所谓“护肝片”“养肝丸”,实际上很多产品并未经过严格临床验证。

有些甚至含有中西药复合成分,这类成分若与其他日常药物混服,会加剧肝细胞代谢负担。

肝脏是个“化学工厂”,它不怕累,但怕混乱。药物成分混杂、代谢通路重叠,是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机制。

再来讲饮食。许多中老年人习惯性地高盐饮食,对肝功能有一定刺激。

食盐摄入过量,肝脏需要通过改变代谢方式来维持体内水电平衡,这种状态下也容易诱发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脂肪堆积。

不止是油腻的食物会伤肝,长年过咸的饮食一样会造成慢性代谢紊乱。

而代谢紊乱,就是现代肝病背后的温床。

还有人会觉得:不抽烟不喝酒,那就安全了。

但数据其实不这么说。2022年一项覆盖全国22个城市的肝病调查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已经超过27%,在60岁以上人群中接近40%。

这说明即便没喝酒,光靠现代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能把肝脏“压垮”

这类肝病很容易被人误判为“小毛病”,一拖就是好几年。

说到这里,就要提出一个颠覆常识的观点:

真正决定肝脏健康的,不是单一因素,而是“代谢压力”。

什么是代谢压力?

就是肝脏在处理摄入物、代谢产物、药物和情绪激素时所承受的总负荷。

如果这个负荷长年得不到释放,即使生活作息看起来正常,肝功能也可能慢慢走下坡路。

这和很多人的认知是相悖的。

人们更愿意相信“吃点枸杞、喝点茶”就能养肝,却忽略了长期代谢紊乱带来的伤害。

养肝从来不是吃一味东西或做一个动作,而是一个系统性的清理过程

情绪调节、饮食结构、作息时间、运动强度,都得跟得上。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陈雅鑫,张明鑫.“护肝药”还是“伤肝药”?辟谣养肝误区![J].肝博士,2025,(02):42-4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4

标签:养生   医生   肝脏   肝功能   紊乱   药物   损伤   饮料   胰岛素   脂肪肝   成分   肝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