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巡检司:古代版“海上派出所”

前言

以下内容出自熊师贤的原创卡牌游戏《阡陌之上》,更多可关注公众号:师贤熊。

如果你历史会考考不过或不喜欢学习高中历史,可试着玩一玩这款游戏。

游戏创作初心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历史的畏难情绪

在玩中学习历史

《阡陌之上》卡牌游戏

这款卡牌游戏已涵盖

三百多个历史概念

(主要涉及高一历史纲要上下两册)

南宋绍兴年间的某个清晨,泉州渔民陈三郎摇着渔船,第一次登上了澎湖的土地。沙滩上散落着贝壳,远处的山坡上,几户逃难来的同乡正搭着草屋。"这里没有战乱,却有海盗。"同乡告诉他,眼里有不安,也有对安稳的期盼。

谁也想不到,这片渔民避难的海岛,日后会建起一座小小的衙门——澎湖巡检司。它像一枚不起眼的印章,盖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却清晰地印刻下中央政权对台澎地区的管辖印记,一盖就是六百年。

01 海岛上的烟火与秩序

《阡陌之上》

南宋的澎湖,更像个海上村落。从泉州渡海而来的百姓,在这里开垦荒地,晒制鱼干,羊群在山坡上啃着青草。可平静的日子总被海盗打破,有时是来自菲律宾的"夷寇",有时是附近海域的"海匪",他们抢走粮食和渔船,让岛上的炊烟都带着惶恐。

1171年,南宋朝廷终于注意到这片海上家园。官兵们带着木料渡海而来,盖起了两百间房屋,军民同住,既种庄稼,也练武艺。陈三郎的儿子成了岛上的"保甲长",协助官兵巡逻,他常对儿子说:"有朝廷的人在,心里踏实。"

澎湖正式归入福建晋江县管辖,就像一个远嫁的女儿,终于认祖归宗。岛上的渔民们,第一次在官府的名册上有了自己的名字,交赋税时,手里的鱼干和海盐,成了给朝廷的"家书"

02 元朝的战舰与那座小衙门

《阡陌之上》

1281年的夏天,澎湖的渔民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元朝的舰队浩浩荡荡驶过海面,桅杆像一片森林。他们不知道,这是忽必烈两次征讨日本失败后的返航船队

舰队在澎湖停泊补给时,一位蒙古将领站在船头,望着这片被海浪环抱的土地,对身边的人说:"这地方不能丢,将来还要用。"

不久后,澎湖巡检司正式设立。第一任巡检是个叫张兴的汉人,官阶九品,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他带着十几名士兵,住在简陋的衙署里,衙门口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写着"澎湖巡检司"五个字。

澎湖巡检司

张兴的日子过得像个"海上杂役"。早上带着士兵巡逻,抓偷渔网的小贼;中午去盐场看看,监督盐工们晒盐,确保税收;下午调解纠纷,谁家的羊啃了谁家的菜,他都要去评理;晚上还要提防海盗,衙署的灯笼整夜亮着,像大海上的一盏航标。

有次台风过后,一艘泉州来的商船在澎湖搁浅,船员们饥肠辘辘。张兴把他们接到衙署,煮了一锅鱼汤,还帮他们修船。商船老板要留下银子感谢,张兴摆摆手:"都是朝廷的百姓,客气啥。"

那时候的澎湖巡检司,更像个"海岛居委会+派出所"的结合体。士兵们既是兵,也是民,和岛上百姓混得像一家人。张兴常说:"官不大,事不少,可守住这片海,比啥都强。"

03 风浪中的坚守与传承

《阡陌之上》

明朝初年,朱元璋觉得澎湖太远,撤了巡检司,让百姓迁回大陆。可没过多久,海盗和倭寇就占了这片无主之地,泉州渔民们又开始遭殃。1563年,朝廷终于"后悔"了,重新恢复澎湖巡检司,就像找回了丢失的钥匙。

新任巡检王继光到任时,看到的是残破的衙署和惶恐的百姓。他带头修缮房屋,训练士兵,还在岛上立了块石碑,刻着"海疆永固"四个字。有次倭寇来犯,王继光带着士兵和百姓一起抵抗,他的儿子就在那场战斗中牺牲了,鲜血染红了澎湖的沙滩。

1622年,荷兰人乘着战舰来抢澎湖。明朝水师派来五十艘战舰,把荷兰人赶了出去。将士们在天后宫前立了块"红毛番勿扰"的石碑,字迹遒劲有力,像在对全世界宣告:这里是中国的土地。

那时候的澎湖巡检司,隶属关系总在变,一会儿归泉州,一会儿划给江浙行省,元末又回到福建,像个"搬家专业户"。可不管归谁管,那座小小的衙署,始终是中央政权在海疆的象征。

岛上的渔民们,看着巡检司的灯笼一代代传下去,心里就有了底。他们把闽南话带到这里,把妈祖像请到岛上,把蚵仔煎的做法教给子孙,这些带着大陆印记的文化,像种子一样在澎湖生根发芽。

04 石碑无言,海风有声

《阡陌之上》

如今的澎湖天后宫,那座"红毛番勿扰"的石碑还立在那里,历经风雨,字迹依然清晰。旁边的博物馆里,陈列着澎湖巡检司的印章和文书,那枚小小的铜印,虽已锈迹斑斑,却盖过无数重要的凭证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曾到澎湖巡检司的旧址祭拜,他对将士们说:"从元朝起,这里就归中国管,我们是来收复祖宗的土地。"后来康熙统一台湾,大臣们在奏折里也写道:"澎湖巡检司,乃我朝管辖台湾之明证。"

澎湖的老人们,还在给孩子讲巡检司的故事。他们说,以前的巡检官,骑着马在岛上巡逻,马蹄声能传到海边;说有个巡检官为了保护百姓,和海盗同归于尽;说那座小小的衙署,夜里总能看到灯火,那是官老爷在批改文书

其实,澎湖巡检司的官阶真的不高,事务真的很杂,俸禄真的不多。可就是这个九品小衙门,像一颗坚韧的种子,在波涛汹涌的海上扎了根,守护着两岸的联系,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当海风拂过澎湖的沙滩,仿佛还能听到当年巡检司的打更声,一声一声,沉稳而坚定。那声音里,有对职责的坚守,有对百姓的牵挂,更有对家国的忠诚。

这片海,这座岛,这个小小的衙门,共同谱写了一段关于守望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有些看似平凡的存在,却承载着不平凡的意义,就像澎湖巡检司,用六百年的坚守,诉说着一个永恒的真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05 澎湖巡检司

《阡陌之上》

解释:

澎湖巡检司

澎湖巡检司是元朝在海疆上竖起的“守护碑”。它管着澎湖和台湾,官员带着少量兵士,既查缉海盗,也登记来往船只,像位沉默的哨兵,守着东南海疆。

渔民出海时,看到巡检司的旗帜,便知这片海域有了朝廷的庇护;商船往来,在这里登记后,能安心穿梭于海峡两岸。这不是什么庞大的机构,却用朴素的职责,把澎湖与台湾纳入中央管辖的版图。

七百多年前那方小小的官署,藏着中国对这片海域的主权印记,像一粒坚韧的种子,在历史里扎下根,长成今天不容置疑的领土证明。

效果:

为暗卡,可发动下面的效果

效果:

当对手发动暗卡时,可以将此卡翻过来,使对手暗卡发动无效,并且我方再摸一张卡。

效果设计理由:你瞅瞅,历史上的巡检司,活脱脱就是“海上派出所”。巡逻船天天在海面上转悠,眼睛瞪得像铜铃,专抓那些横行霸道的海盗,严查偷偷摸摸的走私船,对付那些不请自来的“麻烦制造者”——不管是海盗扛着刀想抢商船,还是走私犯藏着禁运品想蒙混过关,只要被它盯上,准没好果子吃。

游戏里的暗卡,就像那些鬼鬼祟祟的海盗:暗着放的时候藏在牌堆里,谁也猜不透它憋着啥坏,说不定啥时候就猛地跳出来搞偷袭,打你个措手不及。

而这张卡作为暗卡时的效果,简直就是巡检司巡逻抓贼的翻版——等对手的暗卡刚要“动手”,它就像巡逻的官兵突然亮起灯笼,“唰”地一下翻出来拦住对方,当场让对手的暗卡效果作废。这情形跟当年官兵驾着快船追上走私船,“砰”地一声跳上去把人拿下,让一船禁运品全成了“废牌”,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另外,它还能让我方多摸一张牌,这细节也把巡检司的本事说透了。想想看,巡检司不光抓贼,还管着海上的盐税、贸易检查——收上来的盐税进了国库,规范贸易后商船往来更勤了,其实是悄悄给朝廷添了不少收入和资源。

游戏里多摸一张牌,就像多拿到一份“资源补给”,可能是银子,也可能是物资,正好对应它当年帮朝廷创收、促进海上交流的作用。

各位小伙伴

记住“澎湖巡检司”这张卡牌的效果了吗?

在对战中,熟记卡牌效果能更快上手喔!

该卡牌游戏已申请著作权保护,并获得证书,

有意合作者请留言,

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游戏   澎湖   派出所   海上   古代   衙署   阡陌   海盗   朝廷   岛上   渔民   泉州   商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