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作者:张思遥
7月9日,上海清美集团在百联西郊购物中心开出旗下首家生鲜标超。门店以“品上生活”为独立品牌,物业面积5888平方米,共经营6800多个SKU,覆盖生鲜、烘焙、熟食、食品、百货等品类。
据清美集团官方表示,品上生活定位为一个集农场直销、新鲜现做、场景体验、全渠道销配为一体的鲜食生活体验店,宣称自种、自养、自产、自销。例如鲜食品类主打自产自销、现做现售,共有12个档口经营美食产品;生鲜食品强调当日出清,按照4/6/8小时阶梯打折,涉及800个SKU。
从品类结构可以看出,品上生活更像是一家食品超市。这也是当前不少零售企业认同的发力方向,即通过把控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在食品品类中就价格、品质、口味等维度做出差异性。
比如说品上生活在向消费者宣传门店在售蔬菜为上海本地菜,自有1.1万亩种植基地,可以做到最快2小时直达门店。这其实对标了两个消费心理,一是新鲜,二是可溯源。而且,相比清美鲜食等此前开出社区店业态,品上生活的品类丰富度又得到了明显提升。
《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品上生活开业,透露出清美集团背后两个战略选择。
首先是在区域里做深度,而非跨区域扩张。清美集团旗下有清美鲜食、清美鲜家、清美云超以及最新开出的品上生活等多个零售业态,涉及社区超市、会员店、标超、线上到家业务,门店数在500家以上。但在区域扩张上,清美创立20余年还是以长三角区域为主,重点深耕上海市场。
其次是从做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在零售企业中,清美是为数不多先有上游供应链规模,再向下游零售端拓展的企业。这也是清美旗下业态能够保证商品品质性价比的重要原因。
“开超市最后比拼的其实是供应链,好的生鲜超市提供的不仅是美味,而是‘一如既往的美味’,这就需要强大的供应链做支撑。”清美集团市场部高级经理胡泉君对媒体表示。
对标食品超市
自种、自养、自产、自销
清美为什么要开大店?
从门店数来看,面积在12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店清美鲜家是清美的主力店型。2022年时,清美鲜家曾表示计划于当年年内开出500家新店,使整体门店数突破1000家。后期清美官方并未公布开店进展,但相继开出清美会员店、品上生活可以看出,清美有意进行多业态布局,发展较大店型,而非专注于社区店。
对比小业态和品上生活,后者变化主要在于品类结构和覆盖客群两个层面。
品上生活增加了烘焙、熟食、食品、百货等品类,更大的经营面积也意味着单品类经营度更深。其中食品销售占比高,生鲜以深加工商品为主,现场加工食品多样化等特点,是业界评判其是否属于典型食品超市的依据。以品上生活当前商品结构来看,它是想成为一家食品超市。
相比社区生鲜店来看,食品超市商品差异化更强,有利于企业满足更新的消费需求。同时,深加工商品也能为零售企业带来更高毛利,提升盈利能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曾表示,未来国内食品超市占比将达到70%。
这意味着,行业格局将被彻底打破,零售企业也将重新排位,因此需要认同这一趋势的企业提早布局。
优化客群是调衡品类的目的之一。有上海地区消费者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清美鲜食作为本地企业,在周边顾客心目中具有一定的品牌信任度。但客观来看还是以老年客群居多。这类消费者更愿意到社区周边的清美鲜食购买豆制品、蔬菜等品类。
那么,从选址在购物中心,开出品上生活就能看出,清美希望覆盖年轻客群。购物中心也会为品上生活带来顾客转化,提升其客流量。尤其是在即时零售业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区店的便利优势有所弱化,购物中心叠加食品超市能够增强门店“逛”属性,通过体验感使消费者回归线下。
在此基础上,品上生活宣称自种、自养、自产、自销。若能完全达成预期,这也会成为品上生活与同类型食品超市抢夺客群的差异化竞争力。
对于消费者来说,商品品质、食品安全以及性价比备受关注。品上生活如果能自控供应链,即可吸引相应客群。据了解,该店70%-80%的农产品来自清美在上海的十多家自营农场。“从农民采摘装筐,到物流车直接配送至超市,最终上架后再到消费者手中,用时最少仅2小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清美集团副总裁刘万龙对媒体表示。
同时,作为供应链企业,清美也能够通过品上生活更好展示其商品供应能力,同步拓展B端市场。未来,清美表示将持续拓展数字智慧农业、蛋品全面溯源系统、畜禽绿色饲养体系,进一步增强本地化供应能力。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清美鲜达主打B2B直配模式,依托自身全球供应链和中央工厂定制加工能力,采用冷链物流、热链物流、限时配送等灵活方式,能够为长三角地区企事业机关、学校食堂、酒店餐饮等提供上万款新鲜食材和日杂百货的定制和直送服务。
供应链企业向下游走
全产业链布局
整体来看,清美是一家供应链企业。向零售下游走,是清美完善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一步。
全产业链布局,体现在清美基本完成了种植、生产、加工、物流、仓储以及零售等关键环节。举例来说,清美在国内自建了非转基因大豆基地,蔬菜种植基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猪禽养殖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并建立严格的规范化基地管理模式和标准检验检疫体系,产品可追溯至种苗/种源环节。
同时,清美以多种采购模式并进的方式,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除国内自建基地、统采、直采、供应商采购等方式外,还进行海外采购。例如清美主要采购全球各大洲优质水产、肉制品、果蔬、乳制品等商品,并按照GMP和HACCP食品洁净10万级标准工厂设计建造中央厨房,引进百余条先进流水线,智能化自动化加工、环保型包装,杀菌密封。
其官方表示,整个生鲜加工过程提效降损显著。而供应链效率提升即有利于清美零售业态做出价格优势。
曾有上海本地媒体做过测算,清美鲜家一方面在常规定价时低于周边卖场20%左右。例如上海地区袋装豆浆通常售价1.8元一包,清美鲜家售价3.9元三包;冬瓜、娃娃菜等蔬菜售价低于生鲜电商平台30%左右。另一方面清美鲜家还会有每日品类打折和晚间打折促销等动作拉动销售。比如说从周一到周日,清美鲜家会依次对蔬菜水果、调味品酒类、熟食烘焙半成品菜、米面制品、盒装肉类等品类作出7折到8.5折左右的折扣力度。
现阶段,清美进行多业态布局,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零售企业纵深做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
尤其是开出食品超市,向食品加工拓展,更有利于清美在产业链上从原材料种植生产向加工制售升级。而且,趋于成熟的食品加工品类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标品。相比较散称生鲜、热鲜肉等非标品来说更易提升标准化。对于连锁零售企业来说,门店运营统一是规模化复制的重要前提。
衍生优势在于,开发标品一方面可以推动原材料的高效利用,从而降低损耗率,为让利消费者和保障毛利提供空间;另一方面标品也更适宜线上化运营。这在线上线下一体化背景下,是零售企业触达更多消费场景的商品能力。
事实上,清美也在发力线上渠道。其推出的清美云超主打线上超市模式,通过清美云超APP或小程序,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生鲜定制和到家服务。用户22:30前下单,次日即可新鲜送货到家。品上生活开出后,更是升级为周边5公里最快30分钟送达。
据清美官方表示,未来2年,清美计划在长三角核心城市开设20+大型直营门店,单店面积预计在5000~10000㎡,同步拓展社区mini店、冷链前置仓和线上到家服务模式,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清美极鲜供应网络”。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