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法国巴黎的一起黄金盗窃案引起了广泛关注。被盗的黄金包括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时期的标本、18世纪由玻利维亚捐赠给法国科学学院的金块、1833年由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赠予博物馆的乌拉尔金块,还有一块1990年在澳洲发现的重量超过5公斤的金块,损失估计高达150万欧元。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自然金展品
图源:腾讯网
在这次盗窃案件中,窃贼将得手的珍贵自然金展品熔毁了,却不知自己摧毁了无价之宝。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自然金的魅力。

自然金展品的融毁,
我们失去了什么?
博物馆里的自然金展品,不是普通的金块和金条,每一块都是“会说话的金子”。
以巴黎失窃的自然金展品为例,一旦这些展品被熔化,将比普通金料被熔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堪称一场更大的悲剧,毕竟它们承载着重要的历史、科学以及艺术价值。
也就是说窃贼盗走的不仅仅是黄金,他们分别是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时期冒险家们赌上性命换来的时代见证;是18世纪玻利维亚矿工用血汗从深山里挖出的自然结晶;也是183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外交信物;而那块5公斤重的澳洲金块,更是见证了当年地质勘探的重大发现。

加州淘金时代
图源:factinate.com
而另一方面,这些自然金作为“原生金”,所承载的原产地科学信息是无法替代的。
因为每一件展品就像原产地的一张“地质身份证”,上面记录着晶体结构的“模样”,共生矿物的“种类清单”,还有微量元素那如同指纹般独一无二的“专属密码”。它好似地球这位伟大的“地质作家”,用亿万年的时间在原产地精心撰写的一本“地质日记”,每一页都承载着成矿作用的点点滴滴,是研究成矿作用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此外,很多自然金展品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雕琢”下,具有奇特的造型或完美的晶体,是不可再生、无法复制的自然艺术品,其审美价值远超本身原材料的价值。
而被窃的那块最大的自然金,重5024克,尺寸达到了52.8×35.2cm,本身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艺术品。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失窃的自然金展品
图源:腾讯网

解码自然金的自然魅力
“砂金”与“狗头金”
自然金的独特魅力,不仅仅在其本身“成分”,更在于其背后的“属性”。
金元素源于宇宙中“超新星爆发”和“中子星的并合”事件,之后在原始地球的形成过程中,融入了地球(具体形成过程)。
作为宇宙的馈赠,这些金元素由于密度高,早期是沉入地核的。但是经历了亿万年剧烈的地质活动,如在火山爆发过程中,伴随岩浆岩的入侵,这些金元素才会被带回地球浅表面。经历漫长的地质演化,这些金元素最终会汇聚形成金矿床。

砂金的形成过程
图源:beringseapaydirt.com
金矿床受地壳抬升等地质运动作用后,逐渐暴露于地表。随后,在复杂的地表环境条件下,金矿床遭受各类风化作用,导致其破碎解体。
破碎后的金矿碎片进一步受到物理搬运作用,例如被水流搬运。在搬运过程中,金碎片与砾石等不断发生碰撞、摩擦,其表面逐渐变得光滑,部分金碎片还会被磨蚀成极为细小的金粒,即所谓的“砂金”。

砂金
图源:Science Photo Library
正因如此,早期的淘金者们都把目光投向了一些河谷的沉积物中,怀揣着各自的渴望,追寻着这散落于溪水中的点点金光。
有的砂金在局部聚集后,经历构造挤压作用,形成更大的金块,被称为“狗头金”。“砂金”和“狗头金”都是次生金,不同于原生金,它们经历了地表风化搬运作用后沉积,不是在矿床的原始产地发现的。

湖南郴州展上的“狗头金”,产地:澳大利亚
图源:深圳市金雅福黄金珠宝博物馆
自然金的“完美搭档”——石英
我们平时逛博物馆或者看矿展的时候,可能留意到展出的大部分自然金,都和一种白色石头形成“完美搭档”。有的自然金长在白色石头的表面,有的和白色石头相互依偎,形成色彩与质感对比,极具观赏性,这种白色是石头就是石英。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源于自然金与石英形成条件的紧密契合。

自然金“火焰”“E1 Fuego”,产地:美国加利福利亚
图源:美国时尚矿物
石英这种矿物,在温度处于200~400℃、压力为中低压的热液环境里,就像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生长”的“温床”,特别容易结晶。
巧的是,金也和石英有着相似的“喜好”,在类似的温压条件下,最容易从热液里沉淀析出。当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在岩层的裂隙中流动、冷却形成石英脉时,金元素也不断地在其中富集、结晶,最后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自然金和石英紧密相伴的现象。
自然金的美妙形态
在矿物学中,自然金属于单质矿物。因为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金元素的形式存在,其主要成分是金,常含有银Ag、铜Cu、铁Fe、铂Pt、钯Pd等。
自然金属于等轴晶系,理论上是可以形成规则的八面体或立方晶体晶形,但在自然界中极其罕见,通常呈树枝状、粒状或鳞片状集合体,极其罕见。

世界上最大的自然金单晶体。第一块和第三块,由Rakovan于2014年鉴定认证的、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金单晶体。后来,他确定中间那块形似“高尔夫球”的标本并非单晶体。
图源:Miami University
通常在石英脉中,产出的是不规则的粒状或片状集合体,有的虽然生长空间受限,但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有稳定含金热液供给的条件下,会长成树枝状。这些展品在自然界极其罕见。

呈树枝状、粒状或鳞片状自然金集合体
图源:finemineral.com

世界著名自然金藏品巡礼
自然金中一些具有强烈艺术与收藏属性的展品,常常具有精美绝伦的形态,展现了大自然无与伦比的造型能力。它们和白色石英共生组合,形成的天然色彩与质感对比,也极具观赏性。而拥有完好晶形的自然金,在自然界中凤毛麟角,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终极珍品。
我们一起来品鉴那些世界闻名的“自然金”艺术品。
“信念之手”和“辛迪的骄傲”
“信念之手”(The Hand of Faith),其形态酷似人手,晶体粗大完美,是晶体形态与象征意义的完美结合。1980年9月26日,凯文·希利尔(Kevin Hillier)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金奥韦(Kingower)附近使用金属探测器发现了它。

“信念之手”(The Hand of Faith),产地:澳大利亚
图源:worldrecordacademy.org
这块金块重达875金衡盎司(约27.21公斤),埋藏于地表之下,是用金属探测器寻得的最大金块,其尺寸为47cm×20cm×9cm。这块金块的复制品在多家金块赌场内展出,包括劳克林金块赌场(Golden Nugget Laughlin)和大西洋城金块赌场(Golden Nugget Atlantic City)。
之后,在1985年,距离这块“信念之手”发现地仅500米处,发现了另外一块闻名世界的自然金“辛迪的骄傲”(Cindy's Pride),其命名源于发现者在挖掘出这块宝藏时身边陪伴的猎犬辛迪。其重约159.3金衡盎司(约5公斤)。
形态之美典范:美国“金龙”
美国加州的科罗拉多石英矿是著名的黄金矿带,产出过诸多世界著名的自然金标本。如金龙 (the dragon)、狐尾“Bristecone”、火焰“E1 Fuego”等。这些标本发现之初,含有绿泥石的粘土覆盖了整个矿囊,包裹了石英、黄金以及整个底岩。
为了不损坏标本,必须用工具小心的一点点去除。因为晶体和“金叶”多与基岩微妙的连接在一起,其中“矿囊之作”清洗和准备过程长达6个多月,最终不仅得到了精美的标本,也得到了保存最为完好的最精美的自然金矿囊!这为结晶学研究提供了无限可能。

“矿囊之作” ,产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图源:时尚矿物
而“金龙”也有着非常脆弱的基岩,在清洗了岩石后就露出了黄金的晶体。顶端晶体呈现出有趣的形状,在快要完工时,在底部发现了更多的石英覆盖的自然金晶体!两天后,金龙的腿部也完美呈现,它像极了一条摇头摆尾的龙立在白色基岩之上。虽然只含有约200g(7盎司)的黄金,却无可厚非地在全球著名的自然金标本,甚至是所有矿物标本中占据一席之地。

“金龙”,产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藏于休斯顿自然科学博物馆
图源:时尚矿物
“霹雳王”——世界上最长的自然金
其长度为52cm,重达3654克,2013年发现于澳大利亚西部著名的荷甘(Hogan)金矿。因其独特的形状酷似“闪电”,发现者为其赋予了这个名字。
2014年首次在美国图森矿博会上展出,引起轰动而世界瞩目;2015年在北京矿博会上亮相,引起包括CCTV在内的众多著名媒体的竞相报道。
由杂质含量较高的低品位自然金在富含氯化物的地下水作用下,重新聚集、沉积并结晶成为高品位的自然金精品。它整体为扁平的树枝状,表面粗糙,仔细观察它的顶部,可看到细小的平行连生的八面体状结晶形态。

世界上最长的自然金——“霹雳王”(Thunder Bolt)
产地:澳大利亚
图源:
https://kristalle.com/tucson-show-report-4-tgms/
“华北金蟾”
产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料堰金矿,纯度可达90%以上,是山西省有史记载以来发现并保存下来最大的一块狗头金,现藏于山西自然博物馆。
其重达425克,形酷似蟾蜍,故取名为“华北金蟾”,蕴含着东方文化中深远的吉祥寓意,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与向往。

“华北金蟾”,产地:中国山西大同
图源:https://www.ngtc.com.cn
此外,还有很多世界闻名的自然金藏品,如 “金临天下”、“大三角”等,你还知道哪些有著名的自然金藏品?欢迎评论区留言。

熔炉之外真正的价值
自然金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其能熔铸成多少克黄金,而在于其承载的地球记忆、造化神工和人文故事。尽管自然金展品遭遇了熔化的命运,其物质实体不复存在,然而,这些藏品蕴含的科学意义与艺术价值并未因此消散。通过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广泛的展示,它们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得以延续,获得了永恒的传承。
下次,当你在博物馆凝视这些珍贵的自然遗存时,一定能亲身感受这份来自地球深处的永恒魅力。
参考文献:
[1]Largest Gold Nugget Found with a Metal Detector: The Hand of Faith. https://www.worldrecordacademy.org/2023/.
[2] 听得见的博物馆:狗头金. 山西地质博物馆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宣传中心, 2020.05.27.
[3] 从宇宙星辰到地球深处的永恒馈赠——自然金,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2025.10.17.
[4]Mineralogist John Rakovan:Solving the mysteries of the world's finest gold specimen with Los Alamos Neutron Science Center. https:// Miami University
[5]“霹雳王”——世界最长自然金,刘光华自然遗产博物馆,矿物与宝石厅.
[6] Lode, Placer, and Alluvial, oh my! Which type of gold should I mine? https://beringseapaydirt.com/2023.3.7.
[7]CE美国时尚矿物开发项目-科罗拉多石英矿, 美国时尚矿物. 2016.4.28
[8] Tucson Show Report 4 – TGMS. https://kristalle.com/tucson-show-report-4-tgms/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科学审核:杜芝茂 上海天文馆天文研究中心藏品研究室主任
编辑:小小蒲公英
审校:张雪容、徐湮
文章为上海自然博物馆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想投稿吗?投稿请戳lvluotougao@sstm.org.cn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