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家外卖平台再次被约谈的消息引发热议。或许有人觉得这只是监管部门的常规操作,但只要深入外卖行业的肌理就会发现,这场看似普通的约谈背后,藏着关乎食品安全、商家生存与社会稳定的深层危机。
千万别天真地以为哪家外卖平台是善男信女,当资本的逐利心失去约束,最终受伤的将是整个社会的根基。
打开手机外卖软件,满18减18、1元喝奶茶、0元吃炸鸡的优惠券扑面而来,消费者看得心花怒放,仿佛占到了天大的便宜。但你真的以为,这些“福利”是平台自掏腰包给用户的馈赠吗?
真相远比想象中残酷。某奶茶店老板小李算过一笔账:平台推出“满18减18”的活动时,要求商家承担15元的补贴,平台仅象征性地拿出3元。这种“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游戏,让商家苦不堪言。
更霸道的是平台的算法霸权。若商家拒绝参与活动,店铺就会被排到行业末尾,一个月都可能无人问津。小李曾因拒绝高额补贴活动,店铺排名直接掉到百名之外,单日订单从300单暴跌至10单,无奈之下只能妥协。
可参与活动后,扣除平台抽成、外卖运费,一单奶茶到手仅赚1.2元,连水电费都不够。“要么被算法封杀,要么赔本赚吆喝,我们根本没有选择。”小李的话道出了无数商家的绝望。
这种“流氓条款”正在摧毁行业生态。当商家的利润被压榨到极致,活下去成了唯一目标,谁还会在乎食材的新鲜、制作的卫生?
很多消费者觉得:“我吃外卖就是图便宜,健不健康无所谓。”但如今的外卖平台竞争,早已越过了食品安全的红线,甚至威胁到社会稳定。
某测评机构的抽检结果触目惊心:同一家店的外卖酸菜鱼,钠含量比堂食高2.3倍,油脂含量增加18%。究其原因,重盐重油既能掩盖食材的不新鲜,又能降低成本。更有烧烤店老板直言:“外卖用的肉必须是冷冻拼接的,用新鲜肉亏不起。”
这种偷工减料并非个例,而是行业的无奈之举。当平台推出“0元购”,商家不仅要免费送食物,还要承担租金、人工成本。在南京某小区,一家麻辣烫店为了参与“满20减19”活动,用过期丸子、地沟油制作外卖,被查处时老板哭诉:“不这么做,明天就得关门。”
消费者看似是受益者,实则是最终的受害者。那些看似“捡来的便宜”,早已悄悄标注了健康的代价。当馊味被重辣掩盖,当变质食材披上“美味”的外衣,我们吃下的每一口廉价外卖,都可能成为日后健康隐患的导火索。
平台的恶性竞争,早已超出了商业范畴,演变成威胁社会稳定的风险。
在垄断地位的加持下,商家陷入“不投靠是关店,投靠了也是关店”的死循环。原本立志开百年老店的老板,如今只能躺平;厨师、店员看着即将失业的未来,负面情绪不断累积。
更恶劣的是,部分平台为搞垮对手,用优惠券下单后故意不领取,导致奶茶、小龙虾在门店发臭,最终被倒进下水道。有店员因目睹大量食物浪费而情绪失控,与平台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这样的事件正在各地上演。
消费者或许会说:“便宜不是我硬要的,商家可以不参与啊。”但在平台的霸权下,商家根本没有“不参与”的权利。这种“你死我活”的竞争模式,正在摧毁无数家庭的生计,激化社会矛盾。
当外卖平台的竞争从“让利”变成“掠夺”,当资本的贪婪越过安全与稳定的红线,监管的介入势在必行。三家平台被约谈,不是终点,而是规范行业的起点。
毕竟,一个健康的市场,不该让商家赔本送命,不该让消费者用健康换便宜,更不该让资本的无序扩张威胁社会根基。唯有守住安全底线、平衡各方利益,外卖行业才能真正走得长远。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