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特朗普给豆农打包票,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却还是没啥进展。今年10月2日,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台放话:“四周后和中国谈大豆,这事稳了!”那语气笃定得仿佛协议已经签好字,就差摆酒庆祝。
可谁能想到,这牛皮吹得震天响,后续却连半点实在动作都没掏出来——专项谈判团队影都没有,具体方案没见着一个,甚至连通过外交渠道跟中国递个话、表个谈判诚意的事都懒得做。只留下美国农民攥着这句空话,天天盯着仓库里的大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会儿美国大豆收割的时节,本该是农户们笑着算账的丰收季,结果硬生生演成了“赔本赚吆喝”的灾难现场。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急得直跺脚,用“五级火警”形容眼下的乱局:“南部刚收的大豆,堆得跟小山似的,可中国买家的影子都见不着!”
美国农业部7月就亮过数据:农场债务快飙到5618亿美元,眼看要破历史纪录;上半年农场破产的数量,比2021年以来任何时候都多,不少家庭农场连周转资金都凑不出来。其实早在今年8月,美国农业界的不满就已显露——全美大豆种植者联盟21日给特朗普写了信,语气里满是焦虑:“赶紧和中国达成协议,别再耗着了,再拖下去农业损失就没法挽回!”只是当时特朗普满脑子都是“施压就能成”,压根没当回事。
面对特朗普“仅因谈判不买大豆”的胡搅蛮缠,我国压根没心思跟他掰扯,直接用行动戳破了他的幻想:一边稳稳维持着对美大豆10%的加征关税,半分不让;一边把采购的重心彻底转到南美,半点不犹豫。据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报告:今年前7个月,中国从巴西买了4226万吨大豆,光7月一个月就买了1039万吨,占当月进口总量的89%。
反观美国,同期对华大豆出口跌得厉害,更要命的是,从5月起,中国就没再预购过美国新季大豆——这在往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特朗普会如此狂妄,其实早有“底气”。今年3月,他借着芬太尼的由头,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中方随即于3月10日实施反制,对美大豆等商品加征关税。虽然后来谈了几轮有所调整,但他那套“施压就能让对方服软”的套路,之前对欧盟、墨西哥、加拿大确实屡试不爽。
6月他刚把钢铝进口关税翻倍至50%,欧盟就急着谈判怕反制措施落地,墨西哥赶紧上门求豁免,加拿大哪怕扛着高关税也不敢硬顶。见惯了其他国家乖乖低头,特朗普便想当然觉得:中国迟早也得吃这一套,只要把关税大棒举得够高,大豆订单自然会乖乖回来。
可他万万没料到,中国压根不吃这一套。更让白宫脸上挂不住的是,美国《政治报》捅出个大实话:近一个月,美国这边急得跟什么似的,多次想通过经贸渠道联系中国,哪怕敲定个谈判时间也行,可中国那边连电话都没接,半点缓和的意思都没有。特朗普原以为能拿捏住中国,结果倒好,自己先被晾在了原地,之前的嚣张气焰瞬间泄了大半。
以前美国仗着实力强,对中国的拿捏毫不掩饰:2008年拿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当要挟,逼着中国多买美国大豆;2016年又压着中国企业增加采购——那时候中国只能忍着。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的反制清单里,不光有大豆,还有美国的玉米、棉花等农产品,样样都戳在美国的痛处。
今年以来,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要么卡在关税壁垒上,要么被中国的采购转向挤得没活路,中粮集团早把话挑明了:“采购肯定优先选贸易条件对等的国家”——特朗普那套“施压就听话”的老办法,在中国这儿彻底失灵了。
直到“四周之期”一步步临近,白宫才后知后觉地慌了神:原来中国是真的不会妥协,不是耍什么套路。美国农业部急得团团转,赶紧开闭门会议商量“大豆卖不出去咋办”,结果开了一茬又一茬,连个像样的办法都没琢磨出来。更讽刺的是,特朗普之前还拍着胸脯说“用关税收入补贴农民”,可现在农场债务高得吓人,破产的农场一家接一家,这点补贴跟5618亿美元的债务、成堆破产的农场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
更让特朗普难堪的是,想找其他市场“补窟窿”,也处处碰壁。他的团队急得没办法,只好去跟印尼、越南推销过剩的大豆,可之前美国自己做的孽现在找上门了——美国对印尼收32%的关税,对越南收46%的关税,早就把美国大豆的价格优势折腾没了。印尼那边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转头就跟巴西签了更稳固的合作;越南就算愿意谈,也撂下狠话:要卖可以,美国得承担全部运输成本——这哪是卖大豆,分明是倒贴钱处理库存!
这场由特朗普自大撑起来的“大豆谈判闹剧”,到最后,活脱脱成了美国的“大型打脸现场”。今年的大豆贸易格局摆得明明白白:想靠单边施压占便宜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只有相互尊重、好好合作,才是经贸往来的正经路。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