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50亿仍血拼!中国影像巨头“内卷”,行业价格战要来了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当你拿着运动相机记录滑雪瞬间,又想用全景设备捕捉雪山全貌时,是否曾纠结该选哪款设备?

如今,两家企业开始疯狂内卷了,智能影像领域的两大巨头,大疆与影石,最近彻底撕破了“井水不犯河水”的默契。

一个突袭全景相机市场,一个闯入无人机领地,这场硬碰硬的较量,究竟会改写行业格局,还是让消费者迎来真正的福利?

7月厎,以无人机和运动相机闻名的大疆,突然抛出首款全景相机DJIOsmo360,目标直指影石的明星产品Insta360X5。

谁都没想到,影石的反击来得更快,仅隔半个月,8月14日,它就宣布联合第三方孵化出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A1”,直接踏进大疆的核心优势领域。

这一下,原本清晰的市场边界被彻底打破,智能影像市场的火药味瞬间弥漫开来。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影石明明是靠全景运动相机起家,怎么敢直接挑战大疆的无人机业务?这背后藏着影石对自身优势的精准定位。

在大多数消费者眼里,运动相机、全景相机、全景运动相机很容易混淆,其实三者差异明显:运动相机主打动态场景的高速捕捉与防抖耐造,全景相机核心是360°无死角拍摄,而全景运动相机则是二者的结合体。

影石正是抓住了全景运动相机这个细分赛道,把它从小众玩物推向了大众市场,从市场数据来看,影石在全景相机领域的地位确实够硬。

2023年它以67.2%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六年拿下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第一。

到2025年年中,影石创新董事长刘靖康透露,这一占比已接近70%。

不过仔细观察会发现,影石很少提自己在整个运动相机市场的表现,毕竟从大盘来看,2023年全球消费级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364.7亿元中,运动相机占了314.4亿元,全景相机仅50.3亿元,占比约14%。

影石巧妙地聚焦“全景相机”这个竞争维度,既放大了自身优势,也避开了与大疆、GoPro在运动相机领域的正面硬刚。

而且在全景相机领域,影石几乎没有真正的对手,曾经被它列为对比对象的日本理光和GoPro,都没有能与之抗衡的产品。

理光的Theta系列更多用于虚拟看房、工程巡检等专业场景,和消费级市场关联不大,GoPro虽然在2017年、2019年分别推出过Fusion和Max两款全景相机,但后续缺乏持续投入,对这个品类的态度甚至有些保守。

可以说,影石凭借一己之力培育出了消费级全景运动相机这个增量市场,而这个市场的潜力,早已被大疆看在眼里。

按照3年的设备更新周期,2025-2027年智能便携影像设备销量预计分别达到511万台、699万台、854万台,2024-2027年复合增速约41%。

若以2500元的终端单价计算,2027年行业销售额将达214亿元,海外市场未来三年也有望保持35%左右的复合增速。

更直观的是,各大社交平台上,全景视频成了旅行、运动、Vlog创作的爆款形式,不少创作者都开始“双机标配”用GoPro或大疆拍常规视角,用Insta360拍全景画面。

面对这样一个用户需求明确、规模快速扩张的市场,作为运动相机头部玩家的大疆,自然不会甘心缺席。

可让人好奇的是,大疆明明早就有进入全景运动相机领域的技术实力,为什么偏偏选在今年出手?

从硬件技术来看,全景运动相机本质是运动相机的细分品类,研发、元器件、供应链都没有难以突破的壁垒。

大疆多年积累的影像防抖技术、光学设计能力,以及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早就为它铺好了路,理论上早就能推出相关产品。

关键原因在于市场成熟度的判断,过去几年,全景运动相机还处于用户认知培育和产品形态探索阶段,大家不知道这东西具体能用来拍什么,应用场景模糊,而且核心供应链比如大底CMOS图像传感器、高精度镜组等,成本高、产能有限。

这时候入局,不仅要花大价钱教育市场,还要承担技术迭代的风险,回报根本不确定。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影石已经用OneX系列产品验证了市场需求,通过几年的用户教育,明确了全景相机在旅行记录、运动拍摄、Vlog创作等场景的价值,让这个赛道进入了稳定增长期。

供应链越来越成熟,尤其是CMOS图像传感器在大底化趋势下,产能提升、成本下降,以前只有高端设备才有的配置,现在能下放到消费级全景相机上,这让大疆能在合理成本内做出“旗舰级画质”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影石的产品并非没有短板,比如弱光成像效果、机身设计等,而这些正是大疆在无人机和手持影像设备上的强项。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时间点,今年是影石经典机型OneX3的换代周期,这款2022年发布的产品,到现在已经进入生命周期第三年,大量核心用户正准备换设备。

对大疆来说,这是最佳的“狙击时机”,不用自己做早期用户教育,还能直接瞄准影石的存量用户。

从大疆对Osmo360的宣传就能看出,它特意强调“出色的低光表现”,而这正是影石用户反馈最多的痛点,也是影响大家换机决策的关键因素。

要是大疆明年再推出产品,影石很可能已经完成下一代产品迭代,用户心智更稳固,到时候再想突破就难多了。

不过,这场较量的核心,其实不是硬件参数,也不是入场时机,而是软件体验和生态协同。


以前大家不用全景相机,很大原因是后期处理太麻烦,拍摄简单,但拼接耗时久、画质损失大,还容易出现裂缝。

影石能打开市场,关键就是把复杂的拼接算法放进手机App,实现一键成片,还加了“自由视角”功能,用户滑动屏幕就能切换机位。

而大疆的优势在于生态,它把DJIMimo、LightCut等应用的经验用到全景相机上,让拍摄、剪辑、云端存储、分享能在同一个生态里完成闭环。

防抖能力也是重要的竞争点,全景相机常用来拍运动场景,画面稳不稳直接影响观感。

影石靠FlowState防抖算法迭代,做到了不用云台也能拍出平滑画面,但大疆在无人机飞控和云台防抖上的积累更深厚,这能为全景相机的算法提供更强支撑,尤其是在极限运动和高频创作场景中,优势可能更明显。

AI应用则是更深层次的比拼。现在视频创作越来越追求“短、快、爆”,用户对一键生成、自动剪辑的需求越来越高。

影石的App已经能自动识别亮点片段、生成多机位成片并直接分享到社交平台。

大疆有机会凭借更成熟的AI算法,把剪辑和素材管理做得更智能,比如根据场景自动推荐镜头、根据动作捕捉生成转场效果,甚至结合云端算力完成复杂拼接,这些都能直接提升用户的创作效率。

其实全景相机的发展路径,很可能会和无人机类似,早期无人机竞争的是续航、云台和相机参数,但最终决定行业格局的,是飞控算法、避障能力和影像传输系统。

全景相机未来也会从比拼画质、分辨率,转向算法、防抖、AI剪辑的竞争,最终落到生态协同上,当无人机、全景相机等设备能在同一个软件里无缝衔接,素材能自动归档、统一剪辑、智能生成,用户就不再是某一台设备的使用者,而是整个生态的用户。

对影石来说,现在需要加速构建自己的社区和应用闭环,对大疆来说,这次进入全景相机市场,不仅是反击影石,更是补齐产品矩阵,打造“天空-地面-全景”的完整生态。

表面上看,这是两家巨头“以牙还牙”的对抗,但实际上,它们的较量正在推动整个智能影像行业向前走。

对消费者来说,这场硬碰硬的竞争,或许会带来更优质、更便捷的影像产品,而全景相机市场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数码   价格战   中国   巨头   影像   行业   全景   相机   无人机   市场   用户   设备   产品   算法   剪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