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美团食堂”来了,外卖业大变天

“一次点单,多家美食,统一配送。全程透明可视,食品安全可溯管理。”

7月1日,美团在北京试水半年后,正式推出了“浣熊食堂”项目,并宣布未来三年将在全国建设1200家。

美团从去年开始酝酿新物种,根本上是想解决食品安全和信任问题,试图用一场食品安全变革,加强市场的主导权。

今年,京东号称要做行业新模式,采取的是平台下场全直营模式,从场地、档口、厨师全是自己的。美团的方案则是把最苦的基建给做了,底座之上开放给商家来运营,不抢商家的生意,只为行业提供食品安全基础设施。

1. “美团食堂”

北京望京,一处不起眼建筑里,一群厨师正在透明厨房中忙碌。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被高清摄像头捕捉,实时传输到消费者的手机屏幕上。

上面这样的场景并不是美食真人秀表演,而是真实发生在美团最新推出的浣熊食堂。

“中心区域集中管理,四周分布着不同品牌的档口。”

浣熊食堂的灵感来自大学食堂,但与大学食堂不同,这里没有一张座椅,只服务于线上外卖。

说白了,浣熊食堂就是个不做堂食的餐饮阳光房。美团砸下真金白银搞标准化的场地,从装修到桌椅板凳,再到抽油烟机这些家伙事儿全给配齐了,然后把真功夫、鲜芋仙、全聚德这些商家招呼过来,让它们各自支个摊儿入驻进来。

消费者在美团外卖APP或微信小程序进入浣熊食堂页面,可以像逛超市一样,一次性选购多个品牌的不同餐品,由专属骑手统一打包配送。

这种“一单多点”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外卖“一次只能点一家店”的限制,而且解决了“凑单难”、“配送费重复”的痛点。

从商业模式来看,浣熊食堂与传统“共享厨房”有着本质区别。美团搞的这玩意儿是自己掏钱砸重资产,直接对着消费者端发力;可共享厨房说白了就是租厨房给商家用。

据浣熊食堂业务负责人透露,商家前期仅需投入五六万元即可启动一个外卖店,租金成本控制在总成本的10%以内。

2. “透明”革命

美团此时重金押注外卖基建,其目的直指行业痼疾。

2024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到了1.6万亿元,但增速已放缓至7.2%。更麻烦的是这两年“幽灵外卖”的事儿闹得挺凶,好多没证的商家偷偷挂别人的资质接单,后厨卫生差得没法看,消费者对这行的信任度正一点点往下掉。

艾瑞咨询有数据显示,到2024年12月的时候,咱们国内网上点外卖的用户数已经达到5.92亿人了,这差不多占到全体网民的一半还多。但这么大的市场,现在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信任方面出了问题,这已经成了行业往前发展的最大阻碍。

早在今年初,湖南省人大代表孟卫东就开始呼吁:“点外卖不能如同‘开盲盒’,食品安全要有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京东外卖打着“品质外卖”的旗号杀进市场,说要搞行业里最严的准入门槛,现在门店入驻的审核通过率才四成。可即便这样,还是有人发现它平台上公示的信息跟线下门店对不上号,连监管部门都把他们叫去约谈了。

显然,纯线上监管已力不从心。

对此,浣熊食堂的核心武器是“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凡是要进来的商家,都得先过14道审核关,像冷链物流资质、员工健康证这些都得备齐,而且美团还派专人在现场盯着。

在点餐页面,消费者能看到三大透明系统:食材溯源体系展示进货凭证与仓储温度记录;加工监督系统通过智能摄像头同步后厨画面;卫生评分机制根据清洁数据生成动态评分。

最具颠覆性的,是“店长食安日记”。每日详细公示进货清单、餐品加工过程、成品制作、午间巡检及晚间清洁全环节。

这种全透明操作,让消费者第一次能“看透”外卖的前世今生。

除了浣熊食堂之外,美团还计划三年投入1000亿元支持餐饮行业数字化升级,其中明厨亮灶直播功能将在年内扩展至20万家门店,构建全新的信任基础设施。

3. 外卖变局

美团之所以开始重拳出击食品安全,背后的原因是外卖市场正迎来十年未有之大变局。

今年2月,京东以“品质堂食外卖”为旗帜杀入战场,凭借零佣金和百亿补贴迅速破局。外卖行业正式从美团、饿了么双雄争霸,进入三足鼎立的新时代。

浣熊食堂看着像是个外卖扎堆的集合店,骨子里却是美团用来重定行业规矩的根基性布局。它最绝的地方在于,把从地里收成到端上餐桌这一整条线的食品安全体系都给串起来了。

在供应链端,商家通过美团“快驴进货”直连正大、圣农等200余家品牌供应商,确保食材源头可追溯;在生产端,明厨亮灶直播和食安日记实现操作透明化;在配送端,餐食封签技术守护“最后一公里”安全。

美团承诺“浣熊食堂不自营开店”,将流量、品牌和数据资源全部开放给合作商家。这种开放模式已初见成效。

从2024年12月启动试点到现在,北京、杭州这些地方的10家浣熊食堂,已经把全聚德、老乡鸡、德克士这些百来个餐饮牌子都拉进来了,前前后后服务了好几十万顾客。参与试点的商家订单量涨得最猛的能翻两倍,在眼下这餐饮行业不太景气的时候,成了挺亮眼的存在。

集中式厨房模式带来效率提升。据美团测算,浣熊食堂能降低30%履约成本,使平台抽成比例下降5-8个百分点。对饱受佣金压力的餐饮商家而言,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4. 重塑生态

从轻平台到重资产,美团正经历深刻转型。

浣熊食堂完全由美团自建自营,采用“高标准场地”建设。从财务角度看,这是一场豪赌,但美团似乎更看重长期价值:通过建立透明化、标准化的外卖基础设施,重构行业生态。

浣熊食堂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外卖产业从速度竞赛迈入质量时代。

过去十年,外卖市场规模从1250亿飙升至1.5万亿,渗透率从4%跃升至26%。当市场规模见顶,品质升级成为新赛点。

在美团的浣熊食堂开拓行业新模式后,京东全自营的七鲜美食MALL在哈尔滨开业,自营同样主打100%后厨直播。饿了么的“优店腾跃计划”则加码10亿元争夺优质商家。

低价不再是唯一武器,外卖行业竞争维度已从价格补贴,升级为食品安全、消费体验、产业效率的全方位比拼。

美团这边算过一笔账,要是把1200家浣熊食堂铺开,能拉上万家餐饮商家一起干,到时候全国都能覆盖上这种高品质的外卖网络。虽说这种砸重金搞硬件的模式,回本可能得等上好几年,但说不定真能把现在市场里“劣币驱逐良币”的歪风邪气给扭转过来。

这场由美团点燃的食安革命,正推动整个行业向透明化、品质化转型。幽灵厨房的时代,或许真的快要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科技   业大   外卖   食堂   浣熊   商家   行业   食品安全   厨房   消费者   模式   全聚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