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的引伏灸(初伏加强贴)拉开了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养生健体的帷幕,广州街坊纷纷出门“趁墟”,热闹非凡。
珠江医院三伏天灸开贴
在珠江医院门诊大厅内艾香氤氲,市民们早早排起长队,有序等候三伏天灸治疗。活动现场除了老年人、带着小孩来贴药的家长,还有不少年轻人也结伴前来。
二十出头的小梅,因腰肌劳损和鼻炎前来贴三伏天灸。她对39健康网表示:“坐办公室对电脑时间久了,颈椎腰椎进常不舒服,加之吹空调,鼻炎加重。此前知道有三伏天灸但从没有试过,是闺蜜推荐我来的,闺蜜去年贴过觉得很有用。”
几分钟后,小梅的8个穴位都贴上“三伏贴”,据她描述贴药的感觉:刚刚贴上时,能感到一点冰凉,几分钟后开始有轻微的温热感,腰部很舒服,还能闻到一丝丝药味,让人感到心神安定。大概1小时后,她把药贴撕下,只见贴药部位的皮肤有一点点红,没有任何不适感。她说:“仿佛整个人都变得更加健康了!”
针对广州天气湿热,优化药方增强祛湿解毒之效
三伏天灸是中医“冬病夏治”的经典疗法,利用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通过艾灸刺激特定穴位,将药性深入渗透体内,达到祛湿驱寒、调理气血的效果。别看这每块药贴小小的,其实内里大有乾坤,它的原料由 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等道地优质中药材组成。
现场调配新鲜药膏,保证药力
据了解,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20日入伏,仅有30天的时间,为近10年来首次“短版”三伏。而三伏天灸的贴灸间隔也随之缩短,往年每贴天灸间隔约为20天,而今年每贴天灸间隔仅为10天。
珠江医院中医科主任王明介绍:“三伏天灸尤其适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冬季易发疾病。今年三伏天灸从7月10日开始,每10天为一个疗程,建议市民全程参与,同时配合冬季的三九天灸,以取得最佳疗效。”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珠江医院中医科与中药房在总结多年临床数据基础上,特别优化调整了天灸药方。王明主任介绍,“首先对药材进行了4-5次的测试,精选出最佳药材。第二中药处方也进行了优化,今年的新药方针对岭南地区湿热气候特点,在传统配方基础上精选道地药材,增加了祛湿通络的药材,优化中药组方配比,使药性更易渗透,既保留了温经散寒的传统功效,又增强了祛湿解毒的针对性效果。第三,根据病人体质灵活选取5-8个穴位进行贴药。”
对于贴药时长,他建议成年人一般贴敷1—2小时,儿童20分钟—1小时。具体时间遵医嘱,根据个体反应调整。
吹空调吃冷饮致阳气受损,三伏天灸帮你养护健康
以往来贴三伏天灸的,主要是老年人、小孩子,大多是有失眠、关节炎、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最近几年,来贴灸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大多是低头玩手机引起的颈椎腰椎痛,腱鞘炎、鼠标手等问题。
年轻人热捧三伏天灸
三伏天灸需要根据个人体质辨证施治,市民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王明主任指出,由于是在夏天阳气最盛的时候来补充阳气,所以一些火热的人,阳气比较旺盛的人群,并不适宜进行三伏贴。相反,阳虚体质,脾胃虚寒容易腹泻、手脚畏寒怕冷、亚健康状态人群,以及妇科寒症女性(比如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等人群是非常适合三伏天灸的。
现在都市办公白领,普遍吹空调多,冷饮奶茶、冰咖啡当成下午茶,久坐不动使得颈肩腰腿痛成为职业标配。对此,王明表示:“这类人群由于长期吹空调,尤其是夏天阳气比较旺盛的时候,过食寒凉或者是吹空调过多,阳气不可避免受损,医生是非常适合进行三伏贴,可以起到健康养护,为身体蓄能的作用。”
当然,对于近期体内湿热较重的办公白领,可以稍微缓一缓,建议先用中药调理身体,然后再进行贴敷。
此外,对于“上热下寒”明显的女性朋友,当下寒症状比较明显,比如有来月经容易腹泻、疼痛,也是适合三伏天灸,但要注意贴敷时间需相应缩短。贴敷时间过长,容易激活上焦的热盛,加重身体的不适。
王明主任强调:“中医讲究因人制宜,希望通过个性化方案,帮助市民实现身心平衡的健康状态。”
温馨提示:提前预约,把握天灸黄金期
2025 年三伏天灸具体贴敷时间为:引伏灸7月10日,初伏灸7月20日,中伏灸7月30日,末伏灸8月9日,末伏加强灸8月19日。广大市民可提前预约,抓住冬病夏治黄金时机,为健康“储蓄”。
(通讯员:马彦 伍晓丹 韩羽柔 图片:39健康摄+医院供图)
更新时间:2025-07-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