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银发经济时,究竟在谈论什么?——关于三亿“银龄新势力”的消费觉醒启示录
【一位投资者的自述】
三年前,我带着八千多万资金一头扎进银发产业时,朋友圈都夸我“做有温度的事业”。那时的我像许多创业者一样,以为给老人装上智能监测设备、建高端养老院、卖适老化用品,就是打开了万亿市场的钥匙。直到居家养老项目续费率低至5%,智能手环在老人抽屉里积灰,我才意识到:我可能一开始就选错了赛道。
配图为AI生成
在成都调研时,我曾亲眼看见一位阿姨把我们送的智能血压仪推到一边:“你们总说养老养老,我才退休两年,怎么就到了要被‘养’的时候?”这句话像一根细针扎破了行业泡沫——我们眼中的“关怀”,在新银发族那里可能是“被定义的衰老”。
那些造价百万的智慧养老院,最终住进去的多是失能老人;精心设计的老年用品店,客流量还不如社区棋牌室。不是老人不需要服务,而是当我们用“养老”作为前缀时,就已经把他们框进了“需要被照顾”的刻板印象里。就像上海那位退休教师王女士说的:“我每天要给孙子上课、去老年大学学钢琴,比上班还忙,哪有时间研究你们的智能设备?”
直到在西安遇到“银龄姐姐”社群的创始人李姐,我才真正看懂新银发族的消费密码。这个平均年龄58岁的社群里,姐妹们穿着旗袍走T台、背着相机环球旅行、甚至组队参加创业大赛。她们的微信群名是“永远30+”,相册里没有广场舞照片,只有徒步川藏线时拍的星空。
数据显示,中国50岁以上人群已超3亿,其中60%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年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他们不是“银发族”,而是“银龄新势力”:
- 拒绝“老年”标签:83%的受访者反感“老人专用”字样。
- 消费关键词:年轻态(医美抗衰需求年增45%)、社交货币(高端旅行定制订单涨200%)、价值感(知识付费用户中50岁以上占比达18%)。
- 钱包规律:为“让我看起来像30岁”的医美项目买单,为“能发朋友圈炫耀”的跨境旅行买单,为“证明我还有用”的技能培训买单。
深圳一位退休护士长的话很有代表性:“我花两万块学插花,不是为了养老,是要在女儿的婚礼上,亲手设计整个会场的花艺——这是我作为母亲的‘高光时刻’。”
配图为AI生成
“银龄姐姐”社群的意外爆发,为行业撕开了新的口子。这个没有任何适老化设计的社群,两年吸引1200名会员,人均年消费2.3万元,70%的消费来自社群内的资源对接——有人在这里找到书法班学生,有人通过社群接到翻译订单,更多人只是为了每周一次的“人生故事沙龙”而续费。
拆解他们的运营逻辑,会发现三个反传统的设计:
1. 身份重构:拒绝“会员”称呼,统一称“阁主”(取自“人生阁主”概念),每人都有专属身份牌和成长体系。
2. 价值共创:社群70%的活动由会员自主发起,从烘焙教学到法律援助,每个人都是资源提供者。
3. 场景破圈:线下活动场地多选艺术空间、创业园区,甚至和高校合作开设“银龄导师课”。
在杭州的一场社群分享会上,62岁的张姐穿着设计师品牌西装,对着台下年轻创业者说:“我们不是来消费的,是来给这个世界上课的——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岁月不败美人’。”
配图为AI生成
站在行业转折点回望,才发现我之前的思路有多局限:把银发经济等同于养老产业,本质上是用“解决问题”的思维做市场。但真正的机会,藏在“创造可能性”里——就像日本“银发川柳”大赛,让老人用三行诗吐槽生活,意外成为现象级文化IP;德国“SeniorEntrepreneur”项目,帮助退休者孵化创业项目,年产值超百亿欧元。
现在我常跟创业者说:“不要问老人需要什么,要问他们想成为什么。”当我们放下“照顾者”的姿态,以“赋能者”的身份出现时,会发现新银发族的需求清单长得超乎想象:
♦他们想成为“银发网红”,需要短视频培训和流量扶持。
♦他们想重启职场,需要适配50+的创业孵化平台。
♦他们想定义时尚,需要能表达人生态度的设计师品牌。
♦他们想传递智慧,需要可以分享经验的知识付费场景。
北京那位在社群里学会直播的王阿姨,现在每周三场“银龄读书会”,单场带货GMV破十万。她在直播间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不是在卖货,是在卖一种可能——让每个年龄都能活得热气腾腾的可能。”
配图为AI生成
1. 放下“老人思维”:不要用年龄定义人群,而要用生活状态分层。
2. 做价值的连接器:比起提供服务,更重要的是搭建让老人彼此成就的平台。
3. 向“年轻”学习:看看Z世代如何追求“人设自由”,银龄族其实在进行一场“年龄自由”的革命
如今我常带着团队去老年大学“上课”,在广场舞队伍里“调研”。当看到65岁的阿姨踩着爵士舞点说“我要在70岁前出一支原创MV”时,忽然明白:银发经济的本质,从来不是关于“如何优雅地变老”,而是关于“如何不让任何年龄限制人生的可能”。这或许才是这个时代,对三亿银龄新势力最基本的尊重。
亲爱的哥姐们,看了这位企业家的自述,您有什么感想呢?欢迎在评论区各抒己见哈,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就分享转发给更多的朋友吧!毕竟,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倾听“岁月”的声音,又渴望超越“年龄”的局限。
(全文完)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