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兰妈谈育儿
听到一位家长的声音:“你家孩子也太乖、太优秀了,怎么养的?为什么我看自己家的孩子哪里都不顺眼呢”
听到这里,我的回答是:“如果你看孩子哪里都不顺眼,也许并不是孩子的问题,不信,你试着看孩子顺眼一次,是不是孩子就变得优秀多了呢”
果然,又过了几天,再次和那位家长聊天时,她竟然一反常态地夸起了孩子
原因是孩子在“顺眼”模式下突然变得更积极认真了,特别是学习方面,以前干什么都要催,自从看孩子顺眼后做什么也都使出以前都没有的力气
…

这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接纳力量,你看孩子“顺眼”了,孩子就能感受到你传递给他的认可、关怀、还有支持
这些都是积极正能量,也是兰妈过去陪读九年里慢慢领悟出的真相:养好孩子,一定要多给孩子传递更多健康、积极的成长能量

01
养好习惯
今天的事,必须要做到今日毕
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是的,习惯就是力量,一个孩子如果在儿时就养成了好习惯,那么长大后的行为举止,就像天性一样成为自然,从而还会影响着整个人生
亲戚的女儿,在今年高考中如愿考上了期待已久的中山大学
而这个消息,对我来说并没有多少惊讶,更多的是预料之中结果
记得去年和女孩奶奶聊天时,就告诉我:“孩子平时学习很刻苦,上学的时候走在路上都拿着书看,回到家后写作业更是一写就到了深夜”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问女孩“学习累不累”,她回答说:“不累,都成习惯了,要是每天不学些什么,我倒还觉得不习惯了”
是呀,学习好的孩子从来不会觉得累,一部分是本身实力雄厚,另一方面就是好习惯决定了好气色
我们家长要明白的也是如此,与其在如何学习上不停地提建议,倒不如在语言上多鼓励孩子“今天的事情要做到今天完成”
当孩子慢慢形成本能上的潜意识之后,行为上自然而然就会积极主动了

02
养好态度
自己的事,必须要自己去完成
态度是决定一切的开始
如果孩子有一个好的态度,那只要肯努力,自然就会收获到对应的结果
有一位妈妈问我:
“兰妈,我女儿说只要我答应她养一只小狗,她就答应我把学习搞好,我应该怎么办?是答应孩子的条件吗”
当时,我的回答是:
“学习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学习动力一开始就以物质为交换条件,孩子一旦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原本支撑她好好学习的念头也就没有了,那接下来的学习态度也自然就剩不了什么了”

是的,如果孩子告诉你“好好学习,就要你满足她什么”时,一定要果断拒绝
但并不是就不管孩子学习了,而是从端正态度上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本能
比如,你想孩子好好学习时,就不要把买来的书、和练习题当成孩子的任务,而是对孩子说:“这些书都是妈妈买给自己的,你千万不能碰呀”
接下来,你会发现,越不让孩子碰的东西就越是好奇,等到孩子“想要,想看”的想法达到了顶峰,你再把学习方式变成两个人的PK,孩子自然就会越学越得劲了

03
养好心理
遇事别孬,该面对的事逃不掉
征途生活时,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行动远胜于空谈”
是的,你有说话、讲道理、或者抱怨的功夫,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去改变结果了
遇到过一个心态特别好的妈妈,不管她女儿闯下什么样的祸事,她都能淡定从容地对孩子说:“没事,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我们就想办法去解决吧”
而多年之后,等到女儿遇到人生中的挫折,别人都以为她会消极一段时间不能好好生活时,她却满脸轻松地说“怕什么,失败恰恰是为下一次成功做准备,等到下一次成功的时候可就厉害了,我自己的实力又会上一个台阶”
看吧,心态好的人,永远都在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恰恰也正需要这种态度,孩子需要心态好,家长更需要心态好

记得前不久,女儿成绩没考好,我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谈话,婆婆说我“脾气真好,孩子该揍还是要好好教训一顿”
实际上,孩子没有考好成绩,也许本身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可把孩子揍一顿真的就能改变结果吗
并不能,太过极端的方式只会物极必反
虽然每一次和女儿的长时间谈话,我也会焦虑、也会口干舌燥地看不到结果,可女儿至少在学习态度上慢慢转变了很多
至少作业上没有再拖欠,上学也没有再迟到,就连成绩也在提升,尽管提升的幅度只是1~2分…
这就是我的心态,影响了孩子的心态,每天都在努力,每天也在成长
所以,搞好孩子学习,心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果孩子遇到困难想要放弃,那就要及时鼓励孩子:“别怕,勇敢地再坚持一会儿,就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如果孩子怕吃苦不肯再努力受罪,那就多说一些彩虹屁:“这是谁家的孩子呀,那么优秀,要是再努力一些,那可更了不得了”

04
养好坚持
结果没出,那一切都还有机会
坚持,是做好一件事的核心力量,你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那就必须在拥有彭拜想法的时候付出对等或者更多的努力和坚持
有一个8岁的小女孩,从小性格绵软,说话也声音小得需要人确认好几遍
妈妈为了培养她的胆量,做了很多、也试了很多不同的方法,可女孩每一次都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害怕地想要逃走”
没办法了,妈妈有那么一段时间只好接受事实,似乎也觉得女儿就是那样的人,没办法改变了
直到有一次,商场举办的古诗词文化大赛活动,课外班老师发来邀请函,女孩刚开始是直接拒绝的,可招架不住老师的一再邀请、和信任,女孩最终带着不太自信的声音说了一句:那好吧

比赛活动的那一天,很快也到来了
妈妈为了孩子能够做好充足准备,一大早就骑车带着孩子早早地赶到现场,可女孩一看到满是舞台的人就吓得不敢上台
最后,还是老师建议妈妈陪着女儿上台,在不断的语言鼓励、和信任目光暗示下,女孩才慢慢调整好心态,然后去参加比赛
也就是那一天过后,女孩回家后竟然奇迹般地主动打开学习机,做起了成语、和古诗词的PK练习题
看得出,学习和大脑一样,就是要越用越灵活,越用胆量、和自信心也越强
我们家长要做的,也是在孩子即将放弃的时候多一些语言鼓励,告诉孩子“不要怕,再坚持一下,如果实在累了就暂时休息一下,也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努力的方向对不对”

05
养好品行
不管啥事,都不能随便抱怨他人
抱怨,就像是一颗口香糖一样,只要沾上了灰层,就会越滚越脏,直到连你自己都嫌弃地有多远就丢多远
外婆就是一个喜欢抱怨的性格,小时候在我面前抱怨,以至于长大后的我一直自卑内向,总觉得别人的不开心都是我自己造成的
如今,她又经常当我的面抱怨说“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虽然有儿有女,可家里的活儿是一点都不帮忙干”
当时,听到这些话,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烦躁,和不能理解
面对外婆的不断语言表达,我也直接告诉她:“这个世界上,除了身体和健康是自己的,其它所有的事情都可有可无,您说您的日子不好过,那比您苦比您累的,还大有人在”
外婆解释“我说的是以后,现在我们还能动,以后动不了就是苦日子了”
我再次劝她“以后,还早着呢,再说了,还没有到以后,您就提前把日子苦、没人管你们的话挂嘴边,那人心都被伤透了,谁还乐意把关心你们、担心你们的话挂嘴边呢”

不仅如此,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一样,千万不要把没有发生事情,提前用悲观的言论挂在嘴边唠叨
也许你是对未来的焦虑和不安,可对于听到这些话的人来说:“这就是暗示,赤裸裸的打击和威胁”
所以,当你觉得孩子还需要多提升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对他们说:“以你的实力,还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过早下结论地抱怨说:“就你这点能力,以后到了社会上只有被淘汰的份儿”
只有这样,家长先做好自己,不去抱怨孩子,孩子才能跟着家长去学习,遇到事情的时候解决问题,不要光嘴上说说那样抱怨不停
这个理论,也相当于:先有好家长,才能后有好孩子
虽然这个过程家长会很辛苦、疲惫、甚至付出很多的精力,可当你看到孩子露出满是成就感的笑容时,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那么,关于养好孩子必做的一些事情,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