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一处房产交易中心,市民在咨询台前排队办理业务,墙上的“公平交易”字样格外醒目。
“300平米的村证房以前只能卖150万,现在银行评估价直接涨到200万。”2025年5月,石家庄城中村村民老王手持新领到的房产证,笑逐颜开。
与此同时,在裕华区某次新小区,商品房业主们却在业主群里讨论激烈:“同户型回迁房挂牌价比我们低30%,房子怎么卖?”
这一喜一忧的背后,是石家庄楼市政策从“严控”到“救市”的180度大转弯。这场转变并非突然发生,而是一场精心布局、应对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
01 政策巨变,从限制到刺激的急转弯
时光倒回2017年,石家庄楼市曾迎来一剂猛药。当年,石家庄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补充意见》,明确规定“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自发文之日起新购住房的,五年内不得上市交易”。
这一严厉政策旨在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购买首套住房时,也需提供近3年内连续缴纳24个月及以上个税或社保证明。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这一总体定位成为了当时政策的基石。
然而,七年之后,石家庄的房地产政策已经完全转向。2024年6月,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优化当前房地产政策的措施》,推出了购房补贴、以旧换新等一揽子激励措施。
政策规定,购买90平方米以下住房补贴5000元/套;购买90-144平方米住房补贴10000元/套;购买144平方米以上住房补贴15000元/套。
更引人注目的是,2025年1月,石家庄市住建局和财政局联合发文,宣布将购房补贴政策有效期延长至2025年6月30日。政策延续的决定,表明政府对楼市支持的决心。
02 市场剧变,26万张房本冲击楼市
石家庄政策急转弯的背后,是市场供需关系的根本性质变。
2025年5月,一则官方数据引发石家庄楼市震荡:26万套无证房即将完成确权登记。这个数字相当于全市当前二手房挂牌量的3.8倍,意味着每7个石家庄家庭中就有一套房屋面临价值重构。
这场由政府主导的“产权规范化行动”,让石家庄173个城中村的居民迎来利好——村证房转市证后,拆迁补偿标准提升、抵押贷款渠道拓宽、交易限制解除。
然而,大量低价房源涌入市场,也给商品房业主带来了巨大压力。
贝壳找房数据显示,5月以来石家庄二环内二手房新增挂牌量激增45%,其中65%为刚取得房本的回迁房和村证房,部分房源挂牌价低于同地段商品房35%。
桥西区房产中介小李透露:“二环外新增挂牌价普遍在6000-8000元/㎡,北郡小区有业主挂出4800元/㎡的低价。”这种价格踩踏源于供给结构失衡——新增房源中78%为楼梯房、60%房龄超15年。
03 政策组合拳,全力激活房地产市场
面对市场的剧烈变化,石家庄市政府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除了购房补贴外,石家庄还推出了 “以旧换新” 政策。支持个人存量住房通过以旧换新方式换购新建商品住房,无论是通过市场交易还是市属国有企业收购方式,均补贴换购房人10000元/套。
同时,石家庄充分发挥公积金作用,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购买首套住房申请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20%。
更引人注目的是,双缴存人员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100万元,这一额度对于石家庄的房价水平来说,覆盖能力相当可观。
此外,石家庄还实施了“商转公”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贷款置换为住房公积金贷款,减轻了已购房群体的还款压力。
04 深层原因,土地财政与民生保障的双重压力
石家庄楼市政策大转弯的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确权风暴不仅改变了市场供需关系,还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26万套房产证预计带来8.5亿元契税收入,相当于石家庄2024年土地出让金的17%。
而土地市场本身已面临巨大压力——2024年石家庄土地流拍率达38%。在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背景下,激活房地产市场交易,促进契税等相关税收增长,成为政府的现实选择。
同时,公共服务缺口问题也随着确权行动浮现。某确权小区业委会主任反映:“2000户新增业主涌入,片区小学学位缺口达280个。”此类问题在32个重点学区显现,教育配套压力加大。
金融风险的隐忧也不容忽视。某银行风控部门指出:“确权农房评估价虚高25%,需警惕价格回调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成为政策调整的重要考量。
05 国家导向,从“严控”到“止跌回稳”的转变
石家庄的政策调整,与国家队房地产政策的整体转向一脉相承。
202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稳住楼市”首次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还进一步明确,“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这为地方政府调整房地产政策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
2025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明确了 “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 政策体系。
包括取消限购、限售、限价及普通与非普通住宅标准划分,降低住房公积金利率、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等。这些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为石家庄的政策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持。
06 未来展望,石家庄楼市的机遇与挑战
石家庄楼市政策的调整,已经初步显现效果。
2025年1-8月石家庄房地产市场数据显示,城发投集团以139.48亿元销售额领跑房企榜单。当地商品住宅成交均价15766元/㎡,120-160㎡户型成为市场主力。
这表明改善型需求已成为市场主导,购房者更注重居住品质升级。
然而,市场仍面临严峻挑战。26万套存量房入市后,新房去化周期从14个月延长至21个月。大量老旧房源涌入市场,导致二手房市场从“品质竞争”转向“价格博弈”。
针对不同群体,市场分析师提出了差异化策略:
多套房持有者应考虑抛售老旧房源,置换核心区次新房;
刚需购房者可关注二环内2015年后电梯房,此类房源受冲击较小;
村证房业主则可组建“资产联盟”,计划集体抵押融资发展项目。
长远观之,这场确权运动本质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产权制度革新。它既释放了城中村居民的资产潜力,也颠覆了传统商品房逻辑。
未来几年,石家庄楼市将进入新的运行轨道。政策层面可能会继续优化,尤其是在“好房子”建设、住房品质提升方面进一步发力。
石家庄楼市正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从“有没有”向 “好不好” 过渡。
所有市场参与者都需认识到,房地产市场的底层逻辑已经改变,过去那种只涨不跌、普涨大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