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雪录》:郑白石自称下官,大理寺卿和京兆府尹哪个品级更高?

燕迟和秦莞进京后皇上任命燕迟为刑部侍郎,并且同意秦莞在刑部协助办案,京城连续发生多起大案,皇上下令京兆府、刑部和大理寺三家协同查案,京兆府和大理寺来的都是主官,分别是京兆府尹郑白石和大理寺卿李牧云,刑部来的不是主官刑部尚书,而是刑部侍郎燕迟,但燕迟是睿王世子,级别只高不低,那么京兆府尹、大理寺卿和刑部侍郎哪个品级更高呢?

大理寺的正式称呼始于北齐(之前称之为廷尉),并一直延续至清末光绪帝将大理寺升格为大理院,期间有些朝代曾短暂改名,但基本上都延续了大理寺的名称。

京兆府的正式名称始于唐玄宗时期,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将雍州改为京兆府(此前多称京兆尹或京兆郡),宋朝沿用,元朝至元九年(1272年)改京兆府为安西路,至元十六年(1279年)又改为安西路总管府,京兆府的正式名称由此退出历史舞台。

《朝雪录》中的朝代大周虽然是个架空的朝代,但从大理寺和京兆府并存的情况来看,大周的原型应该是唐朝或宋朝,这两个朝代京兆府尹、大理寺卿和刑部侍郎分别是什么品级呢?

唐朝三品以上基本都是虚衔,比如三公、三孤、太子三师、太子三少等等,所以正三品差不多就是宰相了。

唐朝六部尚书正三品,如果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就相当于宰相了,比如狄仁杰升任地官侍郎也就是户部侍郎并代理尚书事务的时候就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意味着他就是宰相了。

唐朝中书省的次官称为中书侍郎,门下省的次官称为门下侍郎,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和吏部侍郎是正四品上,六部除吏部侍郎外的侍郎是正四品下。

大理寺的主官是大理寺卿,次官是大理寺少卿,唐朝大理寺卿设一人,从三品;大理寺少卿设两人,从四品上。

唐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个府的府尹品级和大理寺卿一样也是从三品。

所以《朝雪录》中的大周原型如果是唐朝,大理寺卿李牧云和京兆府尹郑白石都是从三品,刑部侍郎燕迟则是正四品下,差了两个等级。

唐朝官员品级是九品十八级三十阶,每品分正从,四品以下再分上下;宋朝则是九品十八级,只有正从之分,没有了上下之分。

宋朝六部尚书从二品,六部侍郎从三品,可见宋朝六部官员的品级比唐朝高。

宋朝元丰改制后包括大理寺卿在内的七寺卿品级为从四品,地位和品级都不如唐朝。

北宋四京为开封府、河南府、应天府、大名府,京兆府不在四京之内,地位可能略低于四京,开封府府尹为从三品,京兆府府尹估计是正四品。

所以《朝雪录》中的大周原型如果是北宋,大理寺卿李牧云从四品,京兆府尹郑白石正四品,刑部侍郎从三品,李牧云的品级最低。

《天道血色罚罪案》虽然天道社社长宁不易自杀了,但天道社副社长和其他核心成员并未落网,京兆府尹郑白石认为案子还没结束,所以他在案卷上特意注明案件未结清,大理寺卿李牧云却劝说郑白石以结案处理,因为皇上义子燕离牵涉其中还差点被宁不易杀了,郑白石权衡再三同意了,当时他说的是下官回去会改正后重新呈送给皇上。

郑白石和李牧云在燕迟面前自称下官还说得过去,因为燕迟除了是刑部侍郎之外还是睿王世子,但郑白石在李牧云面前自称下官就明显不合理了,因为京兆府尹的品级至少和大理寺卿平级,如果原型是宋朝那还略高一级,两人行礼应该是李牧云自称下官才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历史   大理寺   京兆   府尹   下官   品级   侍郎   刑部   唐朝   宋朝   门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