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野史有多野?洪承畴鸠占鹊巢生康熙,清业马上变洪业

多年以前,在街道旁的电线杆上,经常贴有“重金求子”的小广告。小广告的内容一般是,某富豪无法生育,因此富豪的老婆求一健壮男性,借种生子。谁能想到的是,这种荒谬的故事居然发生在了满清皇室之上。

最近,有一个“野史”非常流行,说的是康熙不是顺治的儿子,反而是洪承畴的儿子,那么所谓的“满清”,岂不是要改名为“汉清”了!俗话说得好,“野史也是史”,今天我就带大家扒一扒这则“野史”背后的故事。

一、基因检测与血统疑云

2025年6月的时候,吉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隋明儒发表了《基于古DNA技术的Y染色体分析在法医遗传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隋同学在摘要部分有这么一段话:

“Y染色体由于其非重组区域的特性,严格遵循父系遗传规律,成为追溯家族血缘关系和解析族群演化的关键工具。”

《基于古DNA技术的Y染色体分析在法医遗传学中的应用研究》

这句话还是挺关键的。意思就是Y染色体只有男性后裔有,因此可以通过Y染色体的追踪确认他的祖先是谁。因此隋同学就是收集了成都凤凰山明墓、郑藩墓地、鲁庄墓地和周藩永宁王府遗址等,研究推断出O2a1b1b1a3a1c-MF12415为朱元璋家族的祖源位点。确认了这个之后,只要是基因里面带有这一串代码的,那就可以确定是朱元璋的子孙后代了。

有人会问了,这研究的是明朝的啊,和康熙皇帝有什么关系啊?

因为这个时候,有人在某乎平台上发问了,既然朱元璋家族古DNA公布了,那么为什么爱新觉罗家族的古DNA还没公布啊?按理来说爱新觉罗家族离现在更近,有谱系可查的后人更多,做起检测来应该更方便才对。

有人在下面是如此回复的:

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曾经在全国征集爱新觉罗家族的样本,其中有两家能够提供完整的族谱证明的。

根据Y染色体的测量结果,爱新觉罗家族的Y染色体遗传标志为C-F14749。

结果在对清西陵光绪皇帝的残骸检测出来的Y染色体的结果是O1b-F1759。

这代表着什么呢?代表着光绪皇帝或者是测量的爱新觉罗家族中,有一支的血统不纯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家族一个是努尔哈赤之子多铎的后人,一个是皇太极之子豪格的后人。如果这两个家族的血统一致且都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出问题的只有一家,那就是光绪皇帝的血缘出了问题。

另外,光绪皇帝的O1b-F1759染色体只分布于汉族之中,也就是说,光绪皇帝不仅血统不纯,而且很有可能是个汉人。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这位作者大开脑洞,认为康熙是最有可能被换了的人!因为具备作案时间和作案条件的只有康熙一个。

另外,根据笔者观察,这件事情之所以发酵得如此之快,离不开一部电影,即《澎湖海战》的上映。在《澎湖海战》这部电影中,将满清作为正派书写,而将郑氏政权作为了反派。这种做法让不少观众都伤了心,因此当有满清“黑料”爆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比较兴奋,纷纷进行讨论和转载,因此助长了这一事件的传播。

二、康熙的父亲竟然是洪承畴?

为什么说康熙可能是被换了的人?不同的作者给出了两个不同的脑洞。

脑洞一:康熙在得天花的时候被换种了。康熙在小时候得了天花,在当时,天花是难以医治的烈性传染病,除了依靠个人抵抗力硬撑之外,几乎没有别的方法。

因此宫中将幼年康熙送出宫中,寄养在民间,一直到康熙天花痊愈才接回宫中,康熙被替换一事,可能就发生在这一阶段之中。

康熙因为得了天花,在痊愈之后,脸上长了很多麻子,可以说是样貌大变,因此即便是康熙被替换了,估计也很难被人发现。

如果再大胆一点猜测,康熙在宫外的时候,因为天花过于严重,康熙病死了。但是乳母害怕担责任,因此在民间抱养了一个孩子,谎称是康熙,从而使得康熙被替换了。

脑洞二:康熙实际上是洪承畴的儿子。这则脑洞来得更加劲爆,它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洪承畴被满清俘虏后,拒不投降。因此皇太极派出了孝庄去劝降皇太极。在孝庄的柔情之下,洪承畴这块钢铁也变成了绕指柔,之后便有了康熙。因为有了这个儿子的存在,洪承畴摇身一变,变身为满清的忠臣,立下大功。

但是这个“洪康熙”不能养在宫中,因此便将这个“洪康熙”养在了宫外。之后“真康熙”出生,大约比“洪康熙”小3岁左右。后来通过“真康熙”生天花出宫一事,将“洪康熙”与“真康熙”进行了掉包,最终实现了“狸猫换太子”。

网友们找到了几个有趣的证据:

第一,康熙的年龄只有九岁(虚岁),但是根据高丽的使臣观察,康熙长得像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其中原因可能是因为“洪康熙”掉包了“真康熙”。

第二,康熙得了天花之后容貌大变。容貌大变可能不是因为天花的原因,而是康熙被掉包的原因。

第三,康熙之前的清朝皇帝,多死于高血压、糖尿病等,但是康熙之后的清朝皇帝,多死于心源性猝死,可见在家族遗传病上出现了改变。

因此在这种很奇怪的脑洞下,康熙成为了洪承畴的儿子,正式成为“洪康熙”。

非常有意思的是,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汉学家叫做魏斐德。魏斐德有一本非常著名的作品叫做《洪业:清朝开国史》。现在想想,这么一本书叫做《洪业》,洪承畴的基业,说来也是很滑稽了。

三、真相几何?来自一位学者的辟谣

以上的论点看似有道理,但是实际上问题很大啊。

就网友猜测的脑洞来说,康熙九岁的时候长得像十二三岁的样子,这是完全可能的,可能康熙就是有些早熟,营养好,发育得快。

至于说遗传病问题,也是可以解释的。因为康熙之前的皇帝,不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基本上都是要打仗的。打仗是极其辛苦的事,这些皇帝可能压力大或者依靠吃饭来排泄压力,导致自己得上糖尿病或者高血压也正常。到了康熙之后,皇帝基本上可以比较安稳地坐天下,自然不担心这方面的问题。

而最有力的证据,来自一名中央民族大学的学者提出的证词。

这位学者当年是第一个发现正确的努尔哈赤的Y染色体的研究者。这位学者提出了以下几条证据,以证明清朝血统未乱套:

证据一:有可靠雍正后代的基因证明其与努尔哈赤的基因中的C基因一致。这位学者在2019年,采集过一位可靠的雍正的后代的基因。这个基因来自雍正第五子以及恭亲王弘昼的后代。结果是努尔哈赤的C2b1a2b1-F14751基因,完全吻合。

而且据作者说,还有一个有可靠族谱的乾隆的后代他还没有采集。

这也就是说明,从努尔哈赤到雍正,清朝的血统没有混乱,因此也不存在康熙被“掉包”一事。

证据二:光绪皇帝的基因并未被测量。这位学者指出,正八经的上古DNA取得突破的事件是在2010年,在此之前,几乎没有可靠的检测。而光绪皇帝测砒霜的事件是在2004年,当时测量技术还不成熟,因此没有给光绪皇帝测过DNA。这也就是说明,所谓的光绪皇帝的DNA完全是假的。

这位学者还补充说,光绪皇帝的遗骸的保管单位后来有没有测过DNA,他真不知道。但是结合这位学者是业内人士来看,那估计是真没有测量过。

但是这位学者的言论,还是遭受到了一些网友的质疑。

这位学者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这里亲自采样时说是爱新觉罗的有15人,其中有8个是C2b1a2b1-F14751,其余的七个人有2个C,5个O……另外源基因测过4个自称爱新觉罗的,2个和努尔哈赤一致,另外两个不同,都是O。

因此是否可以理解就是,19个人里面,出现了比较高比例的O,如果这些人的族谱确实为真,那么说明爱新觉罗家族的基因确实出现了混乱。因此有网友称,会不会存在“抱养”支系的情况。也就是说,皇室血脉是混乱的,但是因为有抱养的支系,反而起到了一定的血脉的修正作用。

如何结合网友的疑问来说,检测的主要对象集中于清中前期人物,而且缺少对皇室直系基因的检测,因此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是悬而未决的。

究竟真相是什么样子?恐怕要经过更多的科学调查和基因检测才能知道真相。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历史   鸠占鹊巢   野史   清朝   康熙   光绪   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   皇帝   染色体   基因   天花   家族   学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