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事关美国对全球征收关税一事,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按照此前美国公布的消息,7月9日是美国暂缓征收关税的最后期限。
在这一期间,美国要和全球达成“关税协定”。
结果到现在为止,除了此前和英国传出所谓“内部协定”之外,特朗普连一个国家的正常贸易协定都没有搞定。
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与美国白纸黑字达成协议。
今天是7月7日,距离7月9日只有两天的时间。
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朗普还有200多份贸易协定没有签署。
对此,特朗普对全球发出关税通牒。
那就是不会考虑延期,已经给全球多个国家邮寄信件,内容就是美国明确表示,如果这些国家拒绝和美国达成协议,那将会面临美国额外加征的关税税率。
可能从60%、70%不等。
同时特朗普还明确表示,将会对全球征收惩罚性关税,将于8月1日开始实施,最高税率可能达到70%。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就是美国对全球赤裸裸的威胁。
原因就是在此之前,发生一件让特朗普政府坐立难安的事情。
【特朗普宣称,将对全球征税】
那就是中国外长出访欧洲,将开启为期一周的访问。
出访的国家包括欧盟总部所在的比利时、德国和法国。
这次的访问很重要,除了出访比利时、德国和法国,同时还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外长卡拉斯,举行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来,此次我国高层出访欧洲,不仅要和欧盟一同“治病”,同时也要对欧盟释放足够强烈的信号。
因为此次出访的时间极为巧妙,不仅安排在了中欧高层经济对话之后,完成经济对话后再进行战略对话。
毕竟,此前碍于美国对伊朗展开轰炸,导致欧盟误认为美国对中东、中国彻底摊牌,然后欧盟暂停了中欧高层经济对话。
正是基于这一点,让中欧战略对话的气氛与众不同。
我们的本意是与欧盟展开合作,原因自然是欧盟原本就是世界多极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结果欧盟在关键时期,似乎要对美国妥协。
否则欧盟也不会取消中欧高层经济对话。
此举也改变我国对欧盟的看法,如果说在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之前我们对欧盟的态度是积极鼓励并尽最大程度信任。
在欧盟单方面取消中欧高层经济对话之后,代表着欧盟已经失去和中国同级别对话的机会。
这样一来,我们对欧盟似乎不会抱有太高的期望。
接下来,是斗还是和,就看欧盟自己如何抉择了。
甚至可以认为,此次出访就是明确告诫欧盟,如果坚定选择与美国联手对付中国,那将会是欧盟的噩梦。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美国会对全球发出关税通牒?
就是要通过威胁的手段,逼全球国家妥协和退让。
这样一来,似乎可以认为中美或要大打出手。
毕竟,此前我国外长出访,对欧盟释放了三个信号。
第一就是中欧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中方呼吁合作而不是对抗。
简单来说,中国不是美国,不搞强国必霸那一套。
而是选择和平、包容与合作。
【中国外长出访欧洲,释放三大信号】
第二就是稀土不是问题,关键看欧盟的立场和态度。
在我国用稀土卡美国脖子之后,美国已经开始妥协了,特朗普也没有对中国咄咄逼人。
对此,我国外长在与德国外长会面时表示,对军用和民用两用物项实施必要管制是行驶各国主权,也是应尽的国际义务。
中方的政策符合国际惯例,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对此,欧盟很清楚稀土对自己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稀土,企业就会面临停产和关门。
如果想要采购中国稀土,就需要遵守中国的规定。
第三就是欧盟如果站在中国的对立面,中国或被迫支持俄罗斯。
在中欧外长会晤之际,我国外长已经把话讲得很清楚,中国担心俄罗斯如果战败,美国会将全部精力放在中国身上。
对此,中国不能接受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失败。
这其实说得已经很清楚,那就是如果欧盟站在美国一边对付中国,那么中国也将被迫站在俄罗斯一边。
一旦被迫援助俄罗斯,欧盟一定会明白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欧盟应该能听懂我们的弦外之音。
在这一前提下,中美是否会大打出手?
此前很多人比较关注的是,中美之间是否有可能发生热战?是否会打到双方本土?
在君明看来,可能性极低。
原因是全球目前还在为大规模战争做准备的国家并不多。
其次是本土守备和出境进攻完全是两个概念。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中国不允许,世界大战就不可能发生。
毕竟,中国是全球唯一真正为世界大战做准备的国家。
因为以我国目前的军事力量,以及堪称恐怖的制造业能力,地球上几乎不存在可以对我国造成致命威胁的力量。
再加上我国在海外安全领域重点布局的是,周边安全和远洋干涉力量。
这一点从最近三个月的国际局势变化就能看得出来。
比如说在4月份召开的周边安全会议,随后与东盟多国开启“2+2”甚至是“3+3”的战略对话机制,把中国和东南亚的合作从经贸领域,拓展到安全领域。
在这种基础上,就可以建立区域性安全合作机制,实现对域外力量区域拒止的目标。
从5月下旬,中国海军在太平洋东部,举行了近年来全球规模最庞大的远洋演练。
6月初,中国双航母编队突破第二岛链,美国部署在周边的“华盛顿”号与“尼米兹”号航母,一艘在日本海港周边徘徊,另一艘则在菲律宾以西徘徊,随后驶向中东地区。
代表着曾经美国试图封锁中国的第一和第二岛链,已经不复存在。
【中国双航母现身西太,突破岛链】
对此,岛内某些逆子还认为,第一和第二岛链是中国建立用于防御美国的海上防线。
然后大言不惭,讨论一旦台海有事,美国能否突破第一和第二岛链的“愚蠢言论”。
在上个月中旬,我国还披露了福建舰海试工作稳步推进。
在6月17日,福建舰下水三周年之际,公开透露“中国海军三航母体系即将到来”。
再加上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许我们可以期待福建舰正式入役。
在6月底,还完整披露了发生在2022年的海空对峙画面。
辽宁舰航母编队在远洋任务中,遭遇某国双航母夹击,歼-15挂弹起飞与外军机缠斗,最终逼退外军。
同时,我国还与中亚五国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可是人类史上首次签署这一合作条约。
此前我国虽然经常提出所谓“友好睦邻”,但是此次不仅加上了“永久”,还以法律形势固化。
说明我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战略互信升级,达到了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
更代表着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有所加深。
再加上印巴空战之后,中械装备崭露头角,已经让诸多国家在武器采购方面,向中国倾斜。
不难看出,在最近三个月中,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已经得到改善。
在东部方向,中国海军突破第二岛链。
南部方向,我国将和东盟合作从经贸拓展到安全。
北部方向,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进一步加深。
西北部方向,我国与中亚签订《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在西南方向,印度也认清了中印之间的巨大差距。
更别提在中美关税战结束之后,外界也对中国的真正实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否则北约峰会联合声明中,也不会首次出现没有提到“中国威胁”这件事。
别忘了,在2024年的北约峰会上,欧洲可是表示愿意分担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压力,并要出兵亚太。
以此换取美国继续在欧洲保留军事力量。
虽然我们很清楚,欧盟的海军力量在我们面前不值一提,但是从北约峰会改变说辞之后,代表着我们不需要担心本土会发生热战。
这还是要说中国是全球唯一为世界大战做准备的国家。
因为全球为大规模战争做准备的国家并不多,大多集中在我国周边。
比如说俄罗斯、朝鲜、韩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欧洲有乌克兰、希腊、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等等。
到了21世纪,全球科技和产业实力的差距不断被拉开,大多数国家强化军事建设的必要性逐渐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军事装备依旧处于充实阶段。
虽然军费开支仅占据GDP的1.5%,但是在2030年,账面装备的数量或许可以超越美国海空军。
再加上中国的主战装备还是近十年服役质量最高的存在。
如果将开支占比提升为3.5%甚至是5%,那局面将无法想象。
甚至说句毫不夸张的话,以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全球大多数国家,如果脱离中国产业链提供的关键原材料,难以维持全面战争所需要的军事工业。
就连欧美的军工生产能力也将被削弱。
比如说钢铁、铝合金、钛合金、镍基合金、钨、锑、钴、镓、锗、稀土等金属材料。
硝化棉、硝酸、石墨等化工材料。
碳纤维、PEEK材料以及3D打印金属材料等等。
我国均具备全球主导地位。
反观美国,近年来总是搬石砸脚。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乌军对于155毫米炮弹需求量极大,但是西方产能却无法供应。
原因就是缺少硝化棉。
【乌军消耗速度过快,西方无法供应】
毕竟,我国硝化棉产量占据全球70%的份额,在军用硝化棉市场中占据80%以上的份额。
而全球硝化棉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新疆的短绒棉。
美国在2019年就开始抵制新疆棉,在2020年还宣布禁令。
此举导致美国生产的海马斯火箭弹和炮弹的质量严重下降。
更别提中美关税战爆发之后,我国对关键矿物出口实施管制,对美国造成严重影响。
比如说弹药合金与阻燃剂的关键原材料以及穿甲材料钨。
我国钨产量超过80%,锑产量超过50%。
在去年9月开始,我国管控锑出口之后,欧美被断供,全球锑价格暴涨。
不难看出,在军事工业必须使用的关键原材料都依赖中国的西方国家,自然不敢轻易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再加上我国考虑到大规模战争爆发之后,最大限度保留人力和生产力,对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要求,几乎是按照永固堡垒群打造。
在2008年之后,要求建设的居民小区、学校、商场、政府和公共建筑必须配备人防设施。
同时还建设了大量“地下钢铁长城”。
这都是我国为大规模战争而做准备的。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自然有点坐不住了,否则也不会对全球发出通牒。
说白了,特朗普已经无计可施,连一个贸易协定都无法签署,何谈搞定全球?
就连日本都没有搞定。
别忘了,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本土有大量美国士兵,堪称是美国“新世纪半殖民地”。
即便如此,日本面对特朗普那离谱的条件都表示难以接受。
自然不可能签署协议。
为此,特朗普甚至公开对日本破口大骂,“日本被惯坏了,日本向美国出口数百万辆汽车,近十年来,美国没有向日本出口一辆,对此,如果日本不能满足美国的要求,那么日本商品面临的将是30%至35%的关税”。
而石破茂对此表示,日本是美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为美国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
与其加征关税,不如通过贸易来维护国家利益。
言外之意就是说,即便特朗普公开发飙,日本也不会同意美国开出的谈判条件。
随后特朗普表示,美国有望和印度达成一项重要的贸易协议。
似乎可以说明,印度准备对美国妥协。
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当然不是。
印度不仅不是特朗普口中所谓的“乖宝宝”,反而是最调皮的那一个。
之所以特朗普会宣称美印有望达成协议,最大的原因就是此前特朗普政府对印度率先发出通牒,宣布将会对印度征收额外关税。
作为回应,印度在第一时间表示,将计划对美国征收7.25亿美元的关税额。
而且印度还向WTO提供了大量精确且符合规范的法律文件。
印度的底气就是2024年,印度对美国出口865亿美元,进口453亿美元,实现了412亿美元的顺差。
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无法成为印度硬刚美国的理由,但是在莫迪看来,特朗普要赢,印度也要赢。
这就导致双方僵持不下。
特朗普连日本都搞不定,只能对全球发出关税通牒。
与此同时,欧盟也表示,不会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这样一来,欧盟、印度、日本均不可能与美国在本月9日,签署贸易协定。
连这些国家都搞不定,美国自然不可能搞定其他国家。
【美国连印度都搞不定,何谈对付中国】
唯一有可能搞定的是越南。
此前特朗普公开表示,美国和越南已经达成协议。
按照协议,美国将对越南商品征收20%的关税,对通过越南转口其他国家的商品征收40%的关税。
同时,越南对美国“完全开放市场”,对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
对此,越南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似乎可以视为默认。
越南之所以默认,就是因为在2024年,越南的GDP只有4763亿美元。
进出口额高达7862亿美元。
出口为4055亿美元,进口为3807亿美元,属于典型的两头均依赖海外的国家。
其中越南对美国出口额为1196亿美元,占据越南总出口额的29.5%。
对美国进口额为263亿美元,对美国贸易顺差为933亿美元。
而越南出口额占据GDP总比例为85%。
原因就是越南没有核心产业。
那拿手机来说,假设一部手机的总价值为500美元,越南工厂只能拿到50美元的组装费用,其余的450美元是进口芯片和屏幕等部件的价值。
代表着越南的GDP只有50美元,而出口额为500美元。
至于印度,2024年GDP为3.85万亿美元,出口额为3741亿美元,服务出口为3875亿美元。
对美国的出口额为775亿美元。
也就是说,美国是印度第一大出口市场。
可是印度的总GDP接近越南的10倍,商品出口额不如越南。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想用商品关税来拿捏印度,几乎无法引起印度的重视。
但是越南做不到。
而我国在2024年的GDP达到18.9万亿美元,出口额为3.58万亿美元。
这一数据几乎和印度的GDP差不多了,还占据全球商品出口总额的14.64%。
但是我国出口额占据GDP的18.86%,远低于越南的85%,更低于全球平均的29.3%。
也就是说,我国并非完全依赖出口的国家,更不依赖欧美市场。
对此,越南自然无法选择与美国硬碰硬。
美国看到这一幕之后,自然希望把越南视为突破口。
只不过我国也想给全球树立榜样。
甚至已经明确表示,绝不接受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将坚决反制。
言外之意就是说,谁要违反谁就要被树立为中国反制的典型。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特朗普所谓全球关税通牒,似乎并不针对中国。
毕竟,特朗普很清楚,给中国发通牒,受伤的还是自己。
此人很清楚如今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差距。
这样一来,似乎可以认为所谓的关税通牒,实际上就是美国对全球各国进行压力测试。
测试结束之后,全球的实力排行或许要进行“大洗牌”,我国毫无疑问,必然是名列前茅。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自然不会选择与中国大打出手。
说白了,如今美国似乎已经不具备和中国动手的实力与勇气。
这一局面,是我们无数先辈用智慧和汗水,甚至是生命换来的。
对此,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庆幸我们出生在这个和平年代,庆幸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