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伍佰里
编辑|伍佰里
央行砸出重磅数据——7月份一个月,咱们老百姓的存款硬生生减少1.1万亿!
直观点说,相当于每个中国人平均取走780多块钱,这波“提款潮”是不是来的太突然了?
毕竟在很多人心中,银行是个“保险柜”,尤其是老年人,不遇到什么大事是不会把钱取出来的。
至于为何会变成这样,答案有些戳心:存款利息很鸡肋,现在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放在银行里相当于“缩水”,这还是一些大银行,小银行就更不用说了。
但普通百姓也别慌!有减少就有地方增加的,这1.1万亿没凭空蒸发,全奔着两个地方去“搞钱”了。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财联社】【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经济日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为何这次居民存款降低如此罕见?看看往年数据就知道了。
“2023年居民存款增加了15.39万亿,2024年增加了16.1万亿,平均下来每月增加1万亿多。”
这个数据从2004年的10万亿就开始持续攀升,在2020年以后更是爆发式增长。
居民存款增加,一方面在于2020年经历疫情以后,很多人都意识到存钱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找工作越来越难,并且随时面临失业。大家都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用存钱来预防风险。
有个湖北的网友就表示,自从疫情后,经济下行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也改变了他的消费观念,开始变得谨慎,萌生了一定要存钱的想法。
另一方面是投资环境不稳定,各行各业都赚不到钱,别说打工人没挣到钱,很多老板都发不出工资。
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这几年发生了巨大变化,线下的实体店客流大幅度减少,许多传统行业像餐饮、零售的收入锐减。即使曾经看起来前景不错的房地产也因市场变化陷入困境。
这种情况下,投资实体不再是个赚钱的好途径,还不如把钱老老实实地存在银行,也不至于打水漂。
历史上几次存款大搬家往往跟楼市和股市挂钩,选对方向的人就能从中大赚一笔。
比如98年取消福利分房时,银行开始推出个人房贷,商品房全面开放,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买到就是赚到。
也是从那年开始,房地产行业开始发展起来成为支柱产业,在数十年里前景一片光明。
很多网友现在想起那段时期都表示,“放我回去,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买它一栋!”
第二次存款搬家就是2007年到2008年那段时间,咱们A股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
“上证指数2007年全年涨幅达96.66%,最高触及6124.04点,创下历史峰值。深证成指涨幅166.29%,最高达19600.03点。”
那段时间几乎人人都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想着从股市捞金,券商营业部每天排队开户,沪深两市的日均成交量能达数千亿。
全民参与的热情夸张到了什么程度?有大学生用自己的学费也要炒股,甚至有大爷大妈把自己的房产都给抵押了。
当时的上海黄浦,经常有人急着买大屏幕手机,然后再请营业员给自己安装炒股软件,确实不少人在里面赚到了第一桶金。
但如今,7月存款下降是否代表新一轮风口的预兆,这谁也说不准。
现在来看,楼市依旧不太稳,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6%,流通压力还在增大,因为它已经从投资品的定位渐渐变成消费品。
不是因为楼市,那难道取出的钱都流向股市了吗?
存款降低有部分季节性因素,7月是教育、旅游旺季,居民的支出在这月本来就集中。
现在很多学校都是提前交学费,而且正值孩子放暑假,家长们要么给孩子报补习班,要么带他们出去四处游玩。
再加上机票、酒店、景点价格在旺季都会水涨船高,一趟出行动辄花掉上万块,居民的消费支出自然上去了。
很多网友在看到居民存款减少的消息时,都评论“给暑假辅导班交学费了”“马上放假准备旅游”。
而且很多年轻人也愿意为体验式消费买单,比如把钱花在小众旅行团,或者买露营装备。这些消费习惯也在让很多人把钱取出来享受当下。
再有一点,六月份正值很多银行冲刺年中存款规模,这个时候银行会通过高息或礼品揽储来吸引客户存款。
等到7月考核结束后,利率又会回调,一部分短期存款就会在这时候流出。
不过这些只占资金的一小部分,大头还是流向了两个领域。
第一个原因是资金由银行转向了非银行金融机构,有组数据显示,在居民存款降低的同一时间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了2.14万亿元,这是近十年以来最高的数据。
结果也不出所料,很多人意识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后,纷纷查看7月A股详情。
“沪指上涨了3.74%,创业板指上涨了8.14%,深成指涨了将近12%,全是年内新高。”
单单7月,A股市场新开户数就达196.36万户,同比增长了70.54%!明显很多散户因为国家政策入场。
政府稳定股市的决心很坚决,“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政策层面的强力护盘,让不少人觉得:这次股市真的要“稳住”了。
不过广东的一位股民说任何时候都不能盲目跟风,毕竟一次数据只能代表短期波动,这钱能在股市待多久尚未可知。
居民存款下降还有个原因,就是很多人转成了长期储蓄。现在各大银行集体降息,3年期定存率已经跌破1.8%,而且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也都陆续下架了。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不愿意死死把钱绑在银行里。与其被低利息“锁死”,还不如转投收益更高、流动性更灵活的理财产品。
东方财富网的报告就扒出来,这波存款搬家是因为定期存款“活期化”,7到8月光居民定期存款就少了8426亿,比活期存款减得还多。
这意味着,很多人不再把钱长久地存在银行,而是转到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甚至短期投资工具里去“滚动生钱”。
就在9月25日,财联社最新发布,创业板指持续走强,4月8日低点以来累积涨幅超76%。市场持续升温,这给不少新开户的股民增加了很多信心。
7月存款减少不是偶然,这只是一个开始,如果后续股市能稳住,将会继续迎来居民存款的大转移。
只是目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普通人能做的不多,不能盲目进场,存钱就是在“赚钱”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财联社】【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