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想借稀土抹黑中国,没等来更多稀土,先收到一份5年加税通知

自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起,欧盟便试图给中国的稀土政策贴上“武器化”标签,即便中国已经表示愿对欧盟符合条件的申请建立绿色通道,欧盟仍对中国稀土喋喋不休,并试图借此抹黑中国。

不过现实很快就给欧盟泼了盆冷水,6月30日,欧盟不仅没有等来心心念念的中国稀土,反而收到了一份5年加税通知,并且自今日起便开始正式实施。

稀土出口管制

4月初,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加征“对等关税”,仅仅两天后,中方迅速反击,除关税措施外,对钐、钆、铽等7类关键中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这符合国际通行的军民两用物项管理规则,旨在维护国家安全,而且早在去年12月,中国就已对镓、锗、石墨等两用物项的出口管制收紧了。

稀土元素是制造战斗机、导弹、电动汽车电机的核心材料,直接关系到高端制造业命脉。虽然在地壳中并非极度稀缺,但能低成本大规模提炼的国家屈指可数,中国几乎垄断了全球重稀土加工市场,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3年约90%的精炼稀土由中国供应。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稀土管制消息一出,就引发了欧洲制造业的强烈震荡。

尽管5月中美达成临时关税休战协议,中方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却未松动,反而升级为严格的一批一证许可制,新规要求企业必须详细申报最终用户信息,以严防可能出现的漏洞。

这种持续收紧的态势让欧洲企业措手不及,中国欧盟商会5月底紧急预警,称欧洲部分企业库存仅能维持数日,面临全线停产风险。秘书长邓尼特坦言,政策缺乏过渡期让企业猝不及防,难以规避生产危机。

与此同时,欧盟高层的一些反应也被认为偏离了实际,冯德莱恩在G7峰会上就稀土问题作秀,欧盟官员拉加雷斯甚至猜测中方这是在“杀鸡儆猴”。中国稀土管制引发的供应链地震,实实在在地让欧洲工厂的流水线感受到了来自稀土矿产的巨大影响力。

频频抹黑中国

面对供应链危机,欧盟高层的第一反应不是寻求务实的解决方案,而是选择了高调炒作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G7峰会上围绕稀土展开的政治作秀,进一步暴露了欧盟决策层对产业困境的认知偏差和战略焦虑。

这种倾向在其他欧盟官员的表态中也很明显,欧盟委员会贸易副总干事玛丽亚声称中方管制“令人不安”,指责“出口管制范围不断扩大”,拉加雷斯更是危言耸听,称“欧洲企业可能成为中美竞争的意外受害者”。

这些言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对军民两用物项的出口管制完全符合国际规范,中国外交部也多次强调,这些措施是“非歧视性,不针对特定国家”。

在这场舆论混战中,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的发言堪称神逻辑,一面恳请中国理解欧洲企业的“恐惧”,一面抱怨“自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40%而欧盟对华出口下降30%”,要求所谓“公平竞争”。

这个说法本身就存在明显漏洞,实际上,仅在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反增23%至创纪录的1170亿美元,伴随着漏洞暴露,欧盟的叙事也显得苍白无力。

近几个月来,欧盟试图通过不断借稀土问题抹黑中国,利用舆论压力迫使中方放松管制。但很明显,这一策略并未奏效,中国方面反而又发出了一份新的延续5年的征收反倾销税通知。

近几个月来,欧盟频频借稀土抹黑中国,想借助舆论的压力迫使中国放开稀土管制,但很显然,欧盟的目的并还没有得逞,在关键矿产问题上,中国无意在压力下退让昨日又发出了一份延续5年的征收反倾销税通知。

五年反倾销税落地

就在6月30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一纸公告,将对欧盟、英国等进口不锈钢产品继续征收反倾销税五年,最高税率达103.1%。

从开展调查到最终作出决策,中国历时六载,这一期间,反倾销税的确定可视为中国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2019年7月,中国首次对欧盟等国不锈钢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后历经英国脱欧过渡期调整、印尼企业复审调查、WTO争端裁决执行等多轮复杂程序,商务部在最新期终复审中裁定:

若终止措施,倾销与产业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

欧盟与英国的企业依旧要承受43%的高额关税,此税率远高于印尼的20.2%,这种差异化的税率设计,清晰传递出对不公平贸易行为的精准反制。

政策出台之时,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这一关键节点,7月中欧领导人峰会将在华举办,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亦有访华计划。

在这个本应加强合作的时刻,欧盟却将稀土问题列为双边议程首要议题,甚至视为经济安全的试金石。欧盟官员瓦莱·拉加雷斯宣称“中国给了我们‘去风险’的现成案例”时,似乎未曾反思,是谁先挥舞去风险大棒?又是谁在将经济问题政治化?

当下欧盟所面临的困境并非资源短缺,而是战略层面的矛盾,其既妄图削减对华依赖,又难以承受产业断链的剧痛,既指责中国的管制措施,却又对自身贸易行为视而不见。中国以稀土管制维护核心利益、捍卫产业公平,每一步都立足于国际贸易规则基准线。

将资源问题政治化只会加剧供应链脆弱性,在相互依存的全球产业链中,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永远建立在对市场规则的共同遵守,以及对产业现实的理性认知上。欧盟官员只有放下稀土政治化观念,或许才能看清,背离规则的贸易博弈才是各国贸易的真正风险。

主要信源

“中方已发放出口许可证”,欧盟官员仍对中国稀土喋喋不休——观察者网2025-06-27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等地的进口不锈钢钢坯等继续征收反倾销税——中国新闻网2025-06-30

中国欧盟商会:稀土要消耗光了,批吧——观察者网2025-05-29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2

标签:财经   稀土   中国   欧盟   通知   更多   管制   欧洲   中方   企业   产业   关税   官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