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已装箱,这回,特朗普又败了一局

据路透社报道,短短48小时内,中国买家对阿根廷大豆订单从10船翻倍至20船,总计130万吨大豆已开始装箱,这批货预计将在在11月和明年4月分两批运抵中国。

这让美国豆农破防了,特朗普明明答应过,不久之后就会有所改善,现在看来,彻底没有了希望。

根据美国大豆协会统计,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还有128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超过900亿。可到了2025-2026作物年度,美国农业部的报告里,中国对美新季大豆采购量是“0”。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已经跌到五年低点,美国豆农每公顷的损失正在不断扩大。

美国议员们已经坐不住了。他们一边喊着美国正经历26年来最大的农业危机,一边给阿根廷扣上“背刺美国”的帽子。因为美国正在帮助阿根廷稳定经济,而阿根廷却转头和中国做生意,损害了美国农民的利益。

实际上,美国今日的处境,完完全全是他们民主选举的总统特朗普造成的。

今年2月,特朗普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的商品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加征了10%。

中方立马展开反制。随即叫停了中美大豆交易,转而把市场缺口分给了南美国家。

4月份,特朗普出台了所谓的“对等关税”,对中方的关税提高至34%。

中方也不惯着。继续在除美国以外的地方补仓,5月份,巴西出口中国的大豆量达到1211万吨,同比增加37.5%,创下2005年以来的同期新高。这次对阿根廷的集中采购,不过是这种多元化布局的延续。

美国不甘心失去中国市场,想出的办法不是解决自身问题,竟是搞垄断套路。这个思路也是奇葩,正常人都想不到那里去。

美国是咋搞的呢?大家耐心听我说啊。

巴西和阿根廷是中国农产品的两大进口国。巴西总统卢拉很是强硬,特朗普找不到任何拉拢的机会。阿根廷这边不同,总统米莱遇到了一些情况,他所在的政党在地方选举中失利,出现了信任危机,导致股市、汇率、债券全面暴跌。

米莱

美国“瞅准”时机,主动提出要帮助阿根廷解决问题,他们提出的方案包括货币互换、购买比索、收购美元债券等具体内容,但是有个条件,那就是让阿根廷把大豆低价卖给自己。因为这样的话,美国几乎就可以垄断全球的大豆供应链,中国就只能向美国采购,主动权就重新回到了美国手里。

可阿根廷也不傻,真听美国的就彻底得罪了中国。因为阿根廷的大豆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2023—2024年度,该国80%的大豆用于出口创汇,农业占GDP的比重约6%。于是米莱暂时取消谷物、牛肉等农产品的出口预扣税。这项政策直接降低了阿根廷大豆的出口成本,让其价格对中国买家更具吸引力。中国企业随即出手,两天内敲定20船订单,用真金白银给阿根廷经济“输血”。

这笔交易戳破了美方的垄断幻想。美国想搞垄断,中阿却用“零关税+直接采购”的模式实现了双赢。对阿根廷来说,中国订单是急需的外汇来源,能缓解其汇率压力。对中国来说,不仅填补了大豆需求缺口,还锁定了更具性价比的供应渠道。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在贸易博弈中受挫。5月份,中美在日内瓦举行经贸会谈,双方达成降低关税、建立磋商机制的共识,但美方并未落实承诺。中方用实际行动表明,贸易合作不能靠施压,更不能搞垄断。你愿意公平交易,我们可以谈;你想搞套路垄断,我们就找别人合作。

中阿的合作还在深化。除了大豆,中国企业今年7月还采购了3万吨阿根廷豆粕,这是2019年以来的首笔此类订单。交易员透露,只要通过检验检疫,后续会有更多订单跟进。这意味着中阿农业合作不只是单次采购,而是朝着长期稳定的方向发展。

特朗普政府该明白,时代变了,垄断市场的老办法行不通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有权利选择合作对象。美国豆农的损失,根源在于政府的关税政策和霸权思维。与其指责阿根廷“背刺”,不如反思如何拿出有诚意的合作方案。

130万吨大豆正在阿根廷港口装箱,这批货物运往中国的同时,也捎去了一个明确信号:贸易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任何垄断企图和霸权逻辑,最终只会让自己吞下苦果。特朗普想靠施压和算计夺回市场,这次显然又败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财经   中方   大豆   出手   阿根廷   美国   中国   关税   采购   巴西   订单   中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