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这次真栽了。
iPhone 17 Air上市才两个月,富士康就把生产线拆得只剩一条半。
你要知道,这可是苹果啊!当年iPhone 4一出,全世界排队抢货。现在呢?官网首批货5分钟抢光,结果正式开售后冷得像霜打的茄子,渠道价直接破发。
iPhone Air的销量只有苹果预期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库克在财报会上被问到各型号销量,他直接说“我确实是故意回避这个问题的”。你看,连库克自己都不好意思提这茬儿。

什么叫为了面子丢里子?iPhone Air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5.64毫米的机身厚度,确实薄得离谱,但你猜怎么着?为了这点厚度,苹果把该砍的不该砍的全砍了。电池只有3149毫安,比标准版的3692毫安少了一大截;摄像头缩成单摄;扬声器也妥协了。最气人的是价格,256GB版本7999元,只比Pro便宜1000块。
你说这不是坑人吗?花7999买个阉割版,还不如加1000直接上Pro,或者省2000买标准版。
而且轻薄这事儿本身就很抽象。你想想看,买回家第一件事是什么?套个手机壳啊!一套壳,厚度优势全没了。不套壳?现在苹果那耐划伤表现,你敢裸奔?况且轻薄机身散热能差、机身强度弱、信号也可能受影响,这些问题用户心里都有数。
再说了,现在谁买手机还看轻薄?2015年那会儿,手机越薄越时尚,现在呢?大家要的是续航、要的是拍照、要的是性能。你给我整个5.6毫米的刀片,电池小得可怜,我拿它干嘛?
而且iPhone Air只支持eSIM,国内用户想激活得跑营业厅,换卡也得跑营业厅,有些型号还得回号码归属地才能操作。以前插张SIM卡搞定的事,现在得专门请假去营业厅折腾。

iPhone Air定价7999起,在整个iPhone 17系列里卡得死死的。
标准版5999,Pro版8999,Air呢?7999。没错,就卡在中间。区别是什么?Pro有三摄、有更大电池、有更强散热,Air啥都没有,就一个薄。
这就好比什么?就好比餐厅给你上菜,标准套餐50块,豪华套餐100块有鱼有肉,结果Air套餐要80块,但只给你一个精致的盘子。你说这生意能做得长久?
这次iPhone 17标准版这次升级挺猛,不再像以前那样挤牙膏了。很多本来想买Air的用户一对比,直接选了标准版。性价比摆在那儿,谁不会算账?
况且Pro系列和标准版已经把市场覆盖得明明白白了,你Air到底是给谁准备的?预算够的上Pro,预算不够的买标准版,你这不上不下的定位,除了给自己添堵还能干嘛?

富士康拆掉了几乎所有iPhone Air生产线,只留1.5条处理尾单,预计11月底全面停产。另一家供应商立讯精密直接在10月底就彻底停产了。
苹果已经把明年秋季发布iPhone Air 2的计划从产品路线图里删了。本来计划好的VC均热板散热、双摄、更大电池,全都泡汤。有消息说可能推迟到2027年春季,跟iPhone 18一起发,但谁知道到时候还发不发?
这种临时撤档的操作,在苹果历史上极为罕见。你想想看,从iPhone 4到iPhone 16,苹果什么时候因为销量不行就砍产品线?这次真是栽大了。

iPhone Air的失败,不只是苹果一家的事儿。
三星那边已经取消了Galaxy S26 Edge的开发计划,这款也是主打轻薄的旗舰机。三星看到苹果栽跟头,赶紧把原来砍掉的Plus机型重启,导致Galaxy S26系列发布时间都往后推了。
苹果用自己的惨痛教训给整个行业上了一课:轻薄旗舰,消费者不买账。
以前手机越薄越有逼格,现在大家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功能。续航够不够?拍照清不清楚?性能强不强?这些才是硬指标。你给我整个5.6毫米的艺术品,结果电池小、相机差、还不支持实体SIM卡,我要它干嘛?

苹果这次想玩情绪价值,想靠设计感收割高端用户,结果发现时代变了。用户不再为虚头巴脑的东西买单。
苹果以前靠重新定义标准吃遍天下,现在呢?它想重新定义轻薄,结果市场根本不接受这个标准。用户已经学聪明了,你再怎么吹,我就看性价比、看配置、看实用性。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